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不吼不叫不嘮叨,也能讓孩子合作的說話技巧
一位家長說:我也希望自己不用說那麼多話,孩子就馬上領會我的意思,按照我要求的去做。但是,即便我說得明明白白,孩子卻經常不按我說的去做,「好好說他也不聽啊」。沒辦法,我不得不加重語氣,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每次都要帶著情緒,把話說重一點,還要說很多遍他才聽。孩子現在越來越皮了,要不當聽不見,要不就對著干,吼幾句才老實…
這種說話聽上去很在理:孩子總是不聽話,才導致不得不對他發脾氣。但是仔細琢磨一下,會發現至少有兩點值得探討。
首先,「聽話」。認為孩子按照父母說的去做,「聽話」才是對的。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聽自己的話沒什麼問題。自己都是為孩子將來考慮,讓孩子身體好、學習好、多才多藝、懂禮貌、有好的人際關係、有好的生活習慣…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聽話是應該的、必須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這些期望和要求,方向上當然是對的,但是「聽話」這樣的成長路線不對。孩子應該是逐漸學會,在使命感、成就感、責任感的指引下,遵循慣例、規則、約定,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個逐步放手的過程。一味地要求孩子「聽話」,按照指令做事,是達不到這樣的目的的。
其次,「總是」。這是預設了「孩子每次都不想做對的、好的事情」這樣一個立場,必須強制他才會去做。
孩子當然有不愛學習、害怕困難、追求當下快樂的一面,但是我們要知道,孩子一定還有追求成就感、想有更好表現的「愛學習」的時候,一定有想征服困難、提高自己能力的時候,一定有想自主、承擔起責任的時候…
我們要認識到孩子身上有這兩種力量,去觀察和發現孩子身上「好的」力量,讓孩子「好的」一面得到更多關注,通過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的方式,「好的」一面會成長得更快。
什麼是合作?
合作,是向著同一個終點或目標共同努力。
教導孩子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我們的期望和要求,和孩子的需求總是有很多矛盾的地方。這時,如果總是強制的方式,讓孩子聽話,實際上是把孩子放在對立面上。我們的態度越強烈,孩子越會反抗。最後,即便是要求去做一件簡單的事情,孩子也不願意去做。
那麼有沒有好的替代方法,既不傷害孩子自尊、不會讓他們有逆反心理?讓孩子願意與我們配合,而且容易操作?
下面我們分享五種有幫助的說話技巧。
一、描述事實
使用描述的語言,描述我們所看到的事實,或者描述問題。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避免了指責和埋怨。讓孩子在注意到這個事實或者問題的基礎上,去思考「該做什麼」。
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要避免使用「你」作為開頭。比如,「你把墨水灑到地板上了」。我們會發現,加上了「你」之後,會讓人覺得是在被指責,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我們要描述的是當前的結果,基於這個結果,孩子就會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這樣的說法避免了產生「因為你做了什麼,導致這個結果」這個追究責任的導向。
二、提示
提示是教給孩子的一些學習、生活的經驗。我們願意給孩子提示,孩子也能體會到我們對他的信任。他會對自己說:媽媽讓我知道這些,是因為相信我能做好。
比如,「集中注意力,才能寫得又快又好」、「眼鏡不注意保護的話,容易刮花,就沒法戴了」、「運動時穿的衣服,每次要換洗,才不會有汗味」…
提示的技巧並不難,難的是我們在提示之後,習慣於再多加一句攻擊性的話,比如:
「集中注意力,才能寫得又快又好」,「提醒你多少次了,還總是走神!」;
「眼鏡不注意保護的話,容易刮花,就沒法戴了」,「你就不能小心點嗎?」;
「運動時穿的衣服,每次要換洗,才不會有汗味」,「這件衣服幾天沒洗了?臭死了!」…
三、用手勢,或者短句
用手勢或者短句,有時候比長篇大論講道理,或者反反覆復的嘮叨,效果更好。
用簡單的詞語或者手勢來表達,代替強制性的命令,也是在給孩子一個發揮他們主觀能動性的機會。
比如,我們讓孩子「小點聲」,孩子就會去想,我是吵到家裡人了,還是吵到鄰居了?
告訴孩子「你的外衣」,孩子就會想:因為天氣冷?那麼除了外衣還要考慮別的嗎?出去還要不要帶水之類的?
四、提供選擇
提供選擇,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避免孩子被命令而產生抵觸。
自主性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即便是有限的選擇,有導向的選擇,也能滿足孩子的自主性需求。
當然,要注意避免給出威脅性的選擇,比如「要麼今天寫完,要麼明天寫10篇」。
五、描述你的感受
我們不是聖人,我們也有情緒和感受,不必永遠對孩子保持耐心。用適當的方法說出我們的感受,會減輕我們的心理負擔,孩子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
描述我們的情緒和感受時,只要避免指責和埋怨,採用類似下面這樣的表達,孩子是有能力接受的:
「我現在心煩意亂,沒心思幫你檢查作業。8點半,我會檢查簽字的」;
「我現在心情不好,但是跟你沒有關係。現在別招惹我,容易發火。」
孩子的感受得到尊重後,他們也會學著尊重我們的感受,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
比起一味地強制孩子聽話,運用一些技巧鼓勵孩子合作,才能讓孩子更願意配合。當然,不是每個技巧都適用於每個孩子,也不是每個技巧都適合每個父母,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見效。學習和應用新的方式,會遇到一些困難,對我們是一個挑戰,但是,我們需要通過這樣的學習和實踐,和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