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大多孩子對玩具總是三分鐘熱度?研究:其實根源都在於父母

為什麼大多孩子對玩具總是三分鐘熱度?研究:其實根源都在於父母

最近,媽媽小孟發現自家的孩子在玩玩具時莫名其妙地暴躁,本來坐在爬行墊上玩積木玩得好好的,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開始摔玩具、發脾氣,之後不管小孟怎麼哄孩子、勸孩子都沒用,孩子還是一如既往,小孟只好向孩子爸訴苦,但孩子爸爸告訴小孟,孩子的這種行為不是一次兩次了。小孟把這件事分享到朋友圈裡,結果發現很多寶媽都遇到了這個問題,小孟這才發現原來是自己以為買益智玩具就能益智,沒有考慮到上面標註的適宜年齡段,給孩子買了不合適的玩具,孩子這是在跟自己生氣呢。

其實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孩子也像媽媽小孟家的孩子一樣,對於玩具大都是三分鐘熱度,剛買來積木時興沖沖地抱著不肯撒手,可還沒玩兩天,就氣沖沖地把積木推倒、摔地上,是孩子天生喜新厭舊嗎?不是,造成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便是孩子在玩玩具的過程中,遇到了克服不了的困難。也許說到這裡很多家長感覺奇怪,不就是玩個玩具嘛,小孩子的玩具也沒什麼難度,怎麼會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難呢?誒,別著急,說這話的家長們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來看的,並不能代表小孩子玩玩具時不會出現克服不了的困難,這裡我們舉幾個例子,大家可以站在孩子的視角來感受一下:

1.玩具太多,不知道「寵幸」哪一個

很多家長都喜歡讓孩子置身於一堆玩具之中,以為孩子會和玩具「有很長一段友好相處的時間」,這樣家長們就能做自己的事情了,但結果往往與之相反,孩子沒多久就對玩具感到厭倦了。為什麼呢?美國育兒專家表示,過多的玩具會讓孩子注意力分散,無法集中玩某個玩具。如果父母不從中只因孩子,而只是把孩子放到一堆「選擇」之中,寶寶一般會不斷地換其他玩具玩,這樣下去孩子很容易形成浮躁和注意力渙散的毛病。並且英國牛津大學學者認為,玩具成山的孩子智力比玩具少的同齡孩子智力水平低。

2.父母「攪局」,破壞心情

本來孩子玩小汽車玩得好好的,父母或爺爺奶奶在一旁不是問「寶寶來喝點水」就是在問「寶寶,你餓不餓」,孩子專註經常受到打斷,那麼孩子產生煩躁的情緒也就自然而然了,只是孩子現在太小還分不清是誰的問題,只知道自己不想和這些玩具一起玩了。還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玩積木時還沒堆出一個結果就把它給推倒了,而且這種狀況一遍又一遍,於是家長在孩子堆積木的過程中按照自己的想法插手,最後積木是堆好了,孩子卻興緻全無。

3.玩具難度太高

有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明明孩子才三歲多,就直接給孩子選了適合十二歲以上年齡段孩子玩的玩具,卻不考慮孩子現在的身心發育水平需要什麼樣子的玩具,結果孩子難以領悟到或者說感受到這個玩具的好玩之處,自然就想要把它丟在一邊了,如果家長們大肆宣揚誰誰誰能把這個玩具玩得特別溜,而孩子試了幾次都不能做到的話,那孩子摔玩具也是很正常的。

那麼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要說一下父母應該怎樣給孩子選擇玩具,或者說,應該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玩具的問題了。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能夠玩的玩具也是不同的,對於玩具選擇的重要性,父母可不能忽視,那麼玩具該怎麼按照年齡給孩子選呢?這就涉及到孩子專註力的問題了,來看看這些建議:

1.2歲以下,孩子更多時間是無意識的專註,這時孩子很難自主控制自己的注意力,3歲,專註力只有5分鐘,所以選擇玩具也就要選擇一些難度不大的,比如毛絨玩具、玩具小汽車等。

2.4歲,專註力會提升到8分鐘;5歲,專註力也只有10分鐘,這時玩具火車是大部分人的選擇,也可以選擇一些危險係數不高的玩具。

3.7歲左右學齡期的孩子,專註力能持續20分鐘就已經達標了,但也可以應付一些難度較大的玩具了,如那些市面上常見的益智玩具等,而這時的孩子也有了一定的選擇能力,也可以讓孩子們自己選擇。

4.小學期間可以讓孩子選擇一些難度中等的益智玩具,而到了中學階段就能讓孩子玩一些難度較高的益智玩具了,很多家長會選擇蘊含著中國古代智慧的魯班鎖、九連環等等。

5.另外,玩具的選擇一定要最大程度地尊重孩子的意見,畢竟玩具是買來給孩子玩的,但不能盲目縱容孩子的選擇,畢竟孩子還沒有一個成熟的金錢觀,沒有達到一定的審美水平。而且一般情況下,玩具的說明中都會有適宜年齡段,家長們可以按照這一點選購。

給孩子選玩具的確需要考慮很多,的確是個麻煩事,但家長們也不要因此就不給孩子或很少給孩子買玩具,玩具其實對於孩子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玩具可以陪伴孩子,現在獨生子女較多,父母又不能一天24小時陪伴孩子,所以玩具可以起到一個陪伴作用;另一方面,適當的、益智的玩具可以促進孩子的身心發育,尤其是智力發育,所以還是不容小覷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科醫生鮑秀蘭 的精彩文章:

冰箱里這種「食物」,是白血病的「幫凶」,為了家人孩子趁早扔
嬰兒一哭就抱會不會被慣壞?答案跟你想得不一樣!

TAG:兒科醫生鮑秀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