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畫欣賞:南宋 夏珪《溪山清遠圖卷》
夏珪 (活動於南宋1180年—1238年前後)字禹玉,浙江錢塘人。寧宗朝(1195年-1224年)畫院待詔,賜金帶。與李唐、劉松年、馬遠合稱為南宋四大家。善畫山水、人物、與馬遠齊名,時稱馬夏。《格古要論》稱「其意尚蒼古而簡淡」,並謂其善用禿筆,畫樓閣亭台不用尺界,只信手為之,筆意精密,奇怪突兀,氣韻頗高,當為一代名手。
《溪山清遠圖卷》,紙本水墨,縱46.5厘米,橫889.1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為十張紙接成,除第一段為二十五公分外,後九段均大約九十六公分左右。揣測此圖無作者署款或與首段殘缺有關。拖尾有明初陳川跋長詩,言有吳生者持《夏珪溪山清遠圖》來請詩,當為此卷定名,時洪武戊午十一年(1378年);另平顯(十四世紀)亦和陳川韻於後。而除上二跋外,幅內之收藏印甚少,本幅卷尾有「黔寧」、「公餘」兩半印,上印之「黔寧王子子孫孫永寶之」為沐璘(十五世紀)鈐,璘為沐英(1345年-1392年)曾孫,而英為明太祖養子,嘗仰重平顯之博學多聞,徵召其為教讀卒,另「公餘」白文半印不知為誰,然從篆法判斷當係明人作風。「欽賜臣權」則為清世祖賜宋權(1598年-1652年)所有,權傳其子宋犖(1634年-1713年),後歸清宮。
畫中景物變化甚多,時而山峰突起,時而河流彎曲。畫家哂醚鮃暋揭暫透┮暤炔煌嵌熱【埃蠱鴟姆鍘n和層層疊疊的巖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為不同的視點在各個獨立的段落裏,產生獨特的空間結構。筆墨緊密鬆秀,景物佈列得宜。舊謂「長幅難於深遠,褊幅難於深高。」夏珪此長卷景物繁複,畫家哂醚觥健┮暤雀鞣N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巒、層疊的巖壁因不同的視點在各個獨立的段落裡,產生特有的空間結構。「上下互見,前後相照,高低遠近,深湸笮。[顯紆直,夷險靜躁,各得其宜。」張寧盛讚夏珪純熟穩健的作風甚得其精要。
畫松樹林木筆墨變化非常多;畫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這種技法是從李唐的斧劈皴變化出來。畫家以乾枯的筆墨勾畫石壁輪廓,再用夾雜著大量水分的筆墨迅速化開,使畫面上產生水墨交融,淋漓暢快的感覺。
※書畫家推介:周芝谷 書畫作品選
※拍賣風向:越來越被追捧的錢維城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