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鴉片戰爭戰敗到洋務運動,清朝為何錯過整整二十年的改革良機?

從鴉片戰爭戰敗到洋務運動,清朝為何錯過整整二十年的改革良機?

(黑船事件復原畫)

鴉片戰爭,對中國人來說是一段慘痛的記憶,面對英國侵略者,清朝一敗再敗終至割地賠款,數千年領先世界的農業大國也由此沉淪了,開啟了百年的屈辱歷史。後人在審視這段歷史的時候,得出的結論無非就是「落後就要挨打」、「封建制度的腐朽」諸如此類的教訓。然而,對比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同樣在遭受美國強開國門的「黑船事件」之後的表現——經過倒幕運動與明治維新,實現了富國強兵,此後邁入列強行列。

我不禁有一個疑問,清朝在經受鴉片戰爭的慘敗之後為何沒有立即進行改革?而在之後太平天國起義的刺激下開始了學習西方器物技術的洋務運動,由此白白浪費了20年的改革良機。這個問題蔣廷黻先生在《中國近代史》一書中略有涉及,他從中國人守舊性太重;中國文化是士大夫階層的生命線;士大夫階級缺乏獨立、大無畏的精神三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蔣廷黻在書中直言這個問題還有值得研究之處,為此,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以自己淺薄的學識歸納了三個原因,以饗各位讀者。

難以驚醒的天朝迷夢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華夷之辨」的說法,被譽為禮儀之邦的中原王朝在各朝各代無不是周邊小國學習效仿的對象,向中國稱臣納貢,這便是中國古代的宗藩體系。清朝時期亦是如此,於是自大的滿清統治者便有了「天朝上國」的幻想,在對外交往中總會不務實(當時人看來是務實的)地強調「天朝體面」,比如乾隆、嘉慶朝的馬嘎爾尼使團、阿美士德使團訪華,卻因為跪拜禮儀、稱臣納貢的問題無法達成一致,引起軒然大波。

(乾隆接見馬嘎爾尼使團)

到了道光皇帝的時候,雖然大清王朝已經日漸衰頹,但在「閉關鎖國」目光的短視下,清朝仍然擁有著同國際世界脫軌的東亞世界的宗主身份,維持著天朝的體面。可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間的鴉片戰爭中,清軍面對英國侵略者一敗再敗,泱泱大國卻打不過小小島夷,天朝的體面也早已丟光。按理說,此時清朝應該幡然醒悟,不再執迷天朝上國的美夢,可事實上,清朝統治者可不這麼想!

有這樣一則事例可以說明,歷史學者茅海建在搜尋鴉片戰爭的第一手資料的時候,驚訝地發現清朝軍機處大臣將鴉片戰爭時前線與中央來往的奏摺文書歸類為「剿捕檔」,這是什麼意思呢?「剿捕檔」是用來抄錄平叛鎮反事件諭旨的簿冊,不言而喻,清政府竟然把英國當作了桀驁不馴的蠻夷屬國!因此,在定海失陷後,道光帝才會覺得臉面掛不住,派遣「本朝大兵進剿」。這也難怪在清軍數次慘敗後,道光皇帝從不認為是武器裝備不如人,而歸咎於「用人不當」,也才有了東南前線上前敵主帥從林則徐、琦善,再到伊裡布、顏伯燾等人的數次撤換。

(鴉片戰爭)

再有,從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一系列反應來說,「天朝體面」始終未被放下,蔣廷黻說過,「該爭的不爭,不該爭的全都爭了。」清朝在簽訂條約時執著於皇帝顏面、天朝體制,比如對文書上並行「大清大皇帝」與「夷婦」(維多利亞女王)十分不滿,還有不肯在通商問題上讓步;但是在領事裁判權、治外法權等問題上一概同意,至於割讓香港島,道光皇帝諭旨「暫行賞借」(我大清地大物博,不差這點土地),完全沒有意識到西方資本主義擴張的本質,反而一副天朝恩澤四方的姿態,足見其可笑、無知之極!

(中英《南京條約》)

清朝在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後,美、法、俄等國家蜂擁而至,半哄半騙地與中國又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比如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這些國家為了限制英國在華勢力,謀求更大的利益,打了一些小算盤。比如,法國提出建議讓清朝派遣士兵前往巴黎學習炮船水戰之法,以便將來克制英人,史料記載,「派官赴伊國,學習修船鑄炮水戰兵法,萬一將來英夷再有滋事,不難制勝。」可是清政府以「不合天朝體制」為由拒絕了。美國大使顧盛來中國時準備了一份大禮,諸如蒸汽船模型、航海地圖、地球儀、步槍、有關造船、海陸軍戰術、化學的書籍,可清朝談判官員將之視為「奇技淫巧」回絕了,而這些正是戰敗的中國開眼看世界的急需之物。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水師戰船)

可見,無論是鴉片戰爭前,還是慘敗後,清政府始終沉湎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無法自拔,這也決定了清政府不會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更不會彎下腰,失掉天朝體面地去學習「夷人」。

沉默昏聵的士人階層

這一點其實與蔣廷黻先生的說法差不多,正是因為中國文化的守舊性,士大夫階層在戰敗後依然處於昏聵懵懂之中,大多數人都在苦讀四書五經,迷戀科舉仕進,全然沒有意識到中國「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就在眼前,因此,哪怕上文講到的美國帶來的國禮中國接受了,恐怕也無人去研究!東南沿海戰事發生的時候,除了一批參與進來的官員有些了解,絕大多數官員甚至連沿海與哪一國交戰都不知道,可見官紳士子對國事的漠不關心。

這裡僅舉一例,曾國藩我們都很熟悉,這位晚清洋務的首倡者、剿滅太平天國的功臣,武功赫赫,但他此時卻在離皇城不遠的掛甲屯埋頭讀書,期望有一天能「文章報國」,在他每天的日記里則看不到一處有關東南時事的記載。這位晚清重臣此時尚且如此,更遑論其他人呢?

(沉默的林則徐)

而這些昏聵懵懂的士大夫中,有一個人被後人寄予厚望,那就是被譽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林則徐在遭到貶謫後,寫給友人這樣一封書信:「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內地之放排炮,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後,須輾轉移時,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他意識到了在武器技術方面清朝與英國的差距,這比昏聵無知的官員不知道高明多少。

可是林則徐害怕皇帝震怒、害怕朝廷清議的指摘,他選擇了沉默。他之後的書信證明了這一點:「東南事局,口不敢宣,無固無時不懸於心目間,不知何所終極……海邦近事,得了且了。」因此,唯一知曉實情的實權官員囿於個人名節與朝廷局勢沉寂下去了,對戰敗後的改革並無任何推動作用。

年老耳順的道光皇帝

《宣宗本紀》記載,「宣宗恭儉之德,寬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道光並不是什麼荒淫的皇帝,他一生克勤克儉,在位期間平定了張格爾叛亂和各地匪亂,足以稱得上守成之君。道光皇帝(1782年-1850年)已經登基執政20年了,到鴉片戰爭結束時他已經是位60歲的老人了,也就是孔子說的「耳順」的年紀,執政多年已經讓他很疲憊了,年老耳順的他總希望在臣子的奏摺里聽到一些好話,不喜橫生事端,再說祖宗之法足夠完備,他「蕭規曹隨」就夠了。

(愛新覺羅·旻寧,即道光皇帝)

於是,清朝與英國人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在臣子的奏摺里成了《萬年和約》,「既稱萬年和約,便當永遠信守,即謂我朝有恩施各國。」臣子們告訴他只要把守「五口通商重利」,天朝依然是天朝,桀驁不馴的蠻夷必然不會輕啟釁端,從此便「永相和好」,天下太平,這正合老年道光清靜無為的本心。

陳旭麓在《道光是怎樣一個皇帝》中對此有著極好的評價:「時代變了,道光帝渾然不覺,結果腳隨之跟入新時代,而頭腦卻依舊留在舊時代。在專制社會中,旨意決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斷送了機會。」在這變革的時代「守成無為」成了最不可取的和最壞的選擇,年老耳順的道光卻一味恪守祖宗之法使中國錯過了改革良機。

國史君的總結

縱觀中日這兩段有著相同開始卻有著不同結局的歷史,原因實在令人痛惜。鴉片戰爭的巨炮驚不醒「天朝上國」的迷夢,使大清君臣看不清世界大勢;作為統治階級的士大夫,或昏聵或沉默,對中國的變局漠不關心;作為一國之君的道光皇帝年老耳順,缺乏改革的激情,這三方面的原因使中國在鴉片戰爭戰敗後錯過了整整二十年的改革良機。其實鴉片戰爭的慘敗並不致命,致命的是失敗後卻不知反思,導致二十年後悲劇重演(第二次鴉片戰爭),如果清朝利用那二十年推行改革,中國近代可能就是另一番局面。如今鴉片戰爭硝煙已去,殷鑒不遠,其中的細節值得後人深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不是林妹妹!耿直boy劉備的暴躁史
他生於清末,一生無黑點無爭議:家喻戶曉,功留青史,無風流韻事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