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死刑犯為何不逃跑?不是不想逃,而是不敢逃,原因有三點

古代死刑犯為何不逃跑?不是不想逃,而是不敢逃,原因有三點

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古代的死刑犯,基本就在家裡等死。古代沒有通訊工具和偵查儀器,更沒有驗DNA或者驗指紋的設備,那麼死刑犯為什麼不選擇逃跑呢?

逍遙法外的日子誰不想呢?不是死刑犯不願意選擇逃跑,而是不敢逃。因為古代政策非常嚴,首先是如果逃跑的話,會受到很多因素的牽連,其主要原因有三點。

逃跑下場會更慘

在古代,官府要抓的人逃跑,抓回來後會對選擇對他使用酷刑。古代的酷刑非常多,比如我們熟悉的滿清十大酷刑。

如果死刑犯選擇逃跑被抓回來的話,有可能會實行凌遲。普通死刑犯不逃跑的話,也就一刀砍下來。但如果要凌遲的話,那可是要割3357刀,想想就知道有多殘忍了。

所以古代那些對人生比較看得開的死刑犯,反正橫豎都是死,長痛不如短痛,一刀砍下來,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擔心連累親人

面對那些重罪的人,古代有一個條律,叫做「連坐」。何謂「連坐」?連坐就是一人犯法,其家屬、親族、鄰居等連帶受罰,這就是「連坐」。

「連坐」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一般的燒殺淫掠死刑犯,家屬最多也就罰一點錢。不過如果逃跑的話,而且歷來都有父債子償的習俗,有可能會牽連兒子坐牢。

那些稍微還存在一點良心,為家人著想的死刑犯,就會考慮到親人的安危。所以放棄逃跑,也是出於保護親人的一種行為。

逃到荒山野嶺很難生存

有些人認為,古代沒有類似身份證的個人證件,所以要隱姓埋名的話,官府也奈何不了。如果真的要這樣認為的話,那就錯了。

古代雖然沒有身份證,但卻有戶籍制度。在戶籍制度上,自己、家人、親屬的所有財物和信息都記錄在上面。所以,如果死刑犯真要逃的話,只能逃到荒山野嶺。

不過古代的荒山野嶺非常恐怖,白天要自己獵殺野獸,晚上又要躲避野獸獵殺。所以一個人在荒山野嶺是很難生存的,還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還有就是雖然古代沒有什麼追蹤器,但面對逃犯,官府也會發送懸賞令。可能有些人認為懸賞令沒多大用處,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古代普通老百姓,一年最多也就吃幾十次豬肉。但懸賞令的錢,只要為官府提供線索,就能得到兩三年的豬肉錢。面對錢的誘惑,還是有很多人蠢蠢欲動的。所以在古代,懸賞令的「威力」非常大。

其實在古代,普通的死刑犯不一定就都得死。只要不是欺君叛國等大罪,都有可能遇到特赦。古代大牢的死刑犯非常多,而且皇帝又喜歡彰顯自己的仁慈,所以經常就會遇到特赦這種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是男性特有的「選擇」,那就是閹割做太監。比如司馬遷,就是自願閹割免去死罪,忍辱負重,這才完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中的《史記》。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是你在古代獲罪,會選擇逃跑嗎?

期待各位讀者留下精彩的評論!【一筆春秋】也希望成為你們的朋友,原創不易,關注收藏轉發點贊是最大的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筆春秋 的精彩文章:

郭子儀功高震主,肅宗反而不擔心,他的為人處世,值得用在職場上

TAG:一筆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