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歷史考證,函谷關、大散關,老子出的究竟是哪一個「關」?

歷史考證,函谷關、大散關,老子出的究竟是哪一個「關」?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又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哲學第一人」。他為世人留下的《道德經》一部,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不朽經典。

那麼《道德經》一書寫成於何地呢?

《史記》載:「老子修道德,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長期以來,國內外研究老子的專家學者,對老子著書之「關」,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認識:

一種說法認為,是今河南省靈寶縣東北的函谷關;

另一種說法認為,是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的大散關。

筆者同意後一種說法,並試圖從兩關的地理位置,時代環境,歷史遺存,史志雜記,函谷關的兩則民間傳說等幾方面加以論證。

一、從兩關所處的地理位置來論

函谷關在今河南省靈寶縣東北殽山之中,大散關在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的大散嶺上。就兩關所處的地理位置而言,函谷關在東,大散關在西,兩關都在周都洛邑之西。但關鍵的是,函谷關距洛邑較近,而大散關距洛邑較遠,且遠近距離是函谷關的三倍以上。由此可見,老子騎青牛由周都洛邑出發,向西只需行走一兩天便可到達函谷關,而要到大散關,則需十日左右。

一方面西入函谷關是才進入了秦國,秦國仍是周朝的諸侯國之一。只有西出大散關,才是離開了秦國,離開了周朝。就老子去周之意來看,只有西出大散關才是「去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離開了周朝;

另一方面,如果老子所出之關是函谷關,那麼老子未走出今河南西部就「莫知其所終」了。如果是大散關,那就可以很好地說明老子走過「八百里秦川」之後才真正「莫知其所終」。因此,就函谷關、大散關兩關的地理位置分析而論,著經地當在大散關。

二、從兩關所處的時代背景來論

當代學者專家,大多從孔子的生卒年代,周景王、周敬王在位年代,以及春秋末期幾個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等,推論出老子的生卒年代,大約是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間。

就這個時間點而論,遍查各類史料,都無「函谷關」這個名稱出現。現有的史料記載中,明確出現「函谷關」這一名稱的,是在秦惠文王繼位之後,也就是秦國商鞅變法之後。商鞅變法,史書有載,起自公元前359年,即秦孝公3年。至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繼位,才有商鞅為躲避秦惠文王以及公子虔和公孫賈等人的追殺,逃出「函谷關」的記載,這是函谷關在史料中的第一次出現。這已經距老子生活的年代相距一二百年了。

而大散關則不同,據史料載,大散關為古散國之關隘,古散國是西周建立時,分封給功臣散宜生的封國,也就是說,早在西周武王分封百國時,已經建立了。到東周時,散國敗落,散關為秦所佔,中間也曾為古蜀國所佔,而最終古蜀國也被秦國所滅。

所以,可以說在整個東周即春秋戰國時期,大散關絕大多數時間為秦國所有,是秦國西出的大門,是老子西出的必經之地。同時,只有西出大散關,才有可能與尹喜「或言西入夷狄」,才有可能與尹喜「俱之流沙之西」,「播跡於流沙」。

三、從兩關現有的歷史遺存來論

在函谷關,現存的歷史遺存,包括古函谷關及其所附屬的大道院、觀星台、靈符洞、太初宮、藏經閣以及碑林。周邊很少歷史遺存,這些遺存,雖初次建造時間可追溯到唐代,但現在多為明清以後的建築。

大散關則不同,在大散關所屬歷史遺存中,除「老子趕山鞭」石化木外,雖不見與老子有關的過多歷史遺存,但其所在地及其周邊卻有不少老子遺迹的存在。在大散關所處的大散嶺之附近,有以老子之字命名的山叫伯陽山,有以老子之字命名的水叫伯陽水,有以老子之字命名的地叫伯陽鎮。歷史上還曾有伯陽縣。當然,也自然少不了道教宮觀,更有以「老子騎牛過玄關」而聞名於世的「寶雞八景」之一「風透玄關」之天台山玄關。

由大散關向東面走,約一百多公里路程,便是「天下道教祖庭」,老子弟子尹喜的修道之所——樓觀台,在樓觀台及其附近,遍布著說經台、觀星台、上善池、啟玄殿、老子祠、望仙亭等一大批與老子密切相關的歷史遺存。

由大散關西出,便是今甘肅省的天水市轄區,這個地處大散關西北、與大散關隔秦嶺相對而望的地方,更是有許多的老子歷史遺迹。有相傳為老子教化鄉民的「教化溝」,有相傳為老子與尹喜一同講經傳道的「尹道寺」,有相傳老子的青牛死後葬牛頭而幻化出的河水「牛頭河」,以及「柏林觀」、「玉泉觀」、「伯陽鎮」、「伯陽鄉」等等。

這些真實存在的歷史遺迹,不僅是對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後「不知所終」言論的否定,也是老子著經大散關的有力佐證。

四、從史志雜記來論

關於函谷關是老子著經地,不僅有當代許多專家學者的認同,更有相關史冊記載,這裡不再一一辨析。

僅就記敘大散關為老子著經地的各類正史、野史、雜記做以論證。主要有:

一是《寶雞縣誌》中記載道:「周尹喜為散關令」,老子曾「將西出散關以升崑崙」,人稱老子「老子騎牛過玄關」。

二是東晉葛洪《抱朴子》中記載:「老子西遊遇關令尹喜於散關,為喜著《道德經》一卷,謂之《老子》」。

三是東晉干寶《搜神記》中所記載:「老子將西入關,關令尹喜……乃要之途也。」雖未明言散關,一句「西入關」,已將此關直指大散關。

四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十七《渭水上》有渭水「又過上邽縣」的記載,注云:「水東入散關……渭水又東,伯陽谷水入焉……西北注入伯陽水……屈而東逕伯陽城南,渭之伯陽川……蓋李耳西入,往逕所由,故山原畎谷,往往播其名」。

由此可見,酈道元雖未明言大散關為老子著經地,但卻已經用辯證的方式,將老子著經地鎖定在了大散關。

五、從函谷關兩則民間傳說來論

民間傳說不是信史,但它是正史的補充與佐證。

函谷關流傳著有關老子的兩則民間傳說:

其一是說:老子騎青牛,別周都,望西而去隱居,周王朝不準其「掛冠封印」而去,派兵追來,在函谷關外,眼看就要追上,老子作法,只見紫氣東來,青牛騰雲入關,周追兵追入紫雲之中,不辨東西南北,無果而回。

另一則民間傳說則說:老子在西出過關之前,曾有過一次短暫的「西遊於秦」的經歷,即早在西隱出關之前,曾兩次出入函谷關。

前一則傳說並不被後世廣大老子學者專家所認同,因為其是對老子的神化,是大眾對老子崇拜至極的演義之作。若果有此一事,那麼,老子函谷關著經既非道法自然之地,更非清靜無為之地,如何著成真經?後一則民間傳說,已為許多老子學者專家所認同,那麼問題來了,老子在很短的時間內,出、入、又出,可謂是三過函谷關,為什麼前兩次尹喜不「強」老子著經呢?如果說前兩次出入函谷關,老子與尹喜已經相識,那麼,第三次過關時,老子為「故人」著經,又何來「強為」之說?

結論不言而喻,無論老子過函谷關幾次,都不可能在函谷關遇見尹喜,因為尹喜是大散關的關令,駐守的是秦國的西大門,大散關。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風水決 的精彩文章:

丹道修鍊,《上清黃庭內景經》!
樁功「的妙處你體會過嗎?站立不動姿如樹,遍體氣血任流行!

TAG:道教風水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