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員獲得的經濟補償如何繳個稅?一文讀懂
人力資源心理學
優秀HR必關注的公眾號
關注
每天13:00不見不散
大家都知道,經濟補償金也是需要繳納個稅的。那麼,解除勞動關係補償應該如何計稅?和工齡長短有關係嗎?HR有必要了解一下~
近日,北京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轉發《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
《通知》明確規定:
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北京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公式為:
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01
舉個例子:假設A、B均為北京市某公司員工,在解除勞動合同時,A獲得了20萬元經濟補償,而B獲得了35萬元經濟補償,當地上年社會職工的平均工資為8000元。
那麼,由於A所獲得的經濟補償數額未超過當地社平工資的3倍(8000×12×3=288000元),因此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而B需要繳納的個稅為:(350000-288000)×10%-2520=3680元。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
(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而按照舊的政策,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以視為一次性取得多個月的工資、薪金收入,並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即,將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本人在企業中的實際工作年限數,最後得出的數字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然後按照稅法的相關規定,計算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但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年限數不得超過12年,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公式為:
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工作年限-免徵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工作年限。
其中,免徵額以各地實際情況為準。
、
02
舉個例子:北京某單位的C和D解除勞動合同時獲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均為40萬元,當地上年社會職工的平均工資為8000元。其中,C在該單位工作15年,而D在該單位工作了4年。那麼,在新舊政策之下,C和D要繳納的個稅分別是多少呢?
新政策下
C和D的應納稅所得額均為:400000-8000×12×3=112000元。
C和D所獲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均超過當地社平工資的3倍,因此,應繳納的個稅均為:112000×10%-2520=8680元。
舊政策下
因C和D的工作年限不同,兩人需要繳納的個稅金額也有所不同(個稅起征點為5000元)。
C應繳納的個稅為:[(112000÷12-5000)×10%-210]×15≈3350元。
D應繳納的個稅為:[(112000÷4-5000)×25%-2660]×4=12360元。
2018年10月-12月
工資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及速算扣除數
由此可見,在新政策之下,因解除勞動合同而獲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所需要繳納的個稅金額不再受工齡時間長短的影響,而僅與具體的經濟補償數額有關。
但由於新政策取消了工齡平攤的稅檔優惠,因此,工齡較長的員工需繳納的個稅金額將有所增加,而工齡較短的員工需繳納的個稅則相應減少。
來 源 /談科說技、勞動午報
-END-
微信又又又要改版啦~
給我你的「小星星」,
跟步驟星標,
再也不怕看不到最新HR資訊~
※關於工資條的用處,你不得不知道的5個問題
※節後首個工作日,好像有人在你的辦公室安裝了監控!
TAG:人力資源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