媯水河名字由來及唐-五代延懷涿盆地歷史文化轉向(連載14)
9潘泉何以叫媯水?
如果我們確定媯州之名來自於流經延慶、懷來的「媯水」,那麼涿鹿的「媯水河」的名字就不難推論到了:河水的名字是因為州的名字而賦予的。即先有媯州,後有媯水。其實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結果:潘泉本身就在媯州之中,這自然是媯州之水,叫媯水,其實沒有毛病,更何況,附近還有舜廟、黃帝、蚩尤的祭祀的遺迹和《水經注》這樣的歷史記錄在。所以,我們說保岱作為當初媯州的州治所在,城中的水叫「媯水」是一種自然的結果。頗有約定俗成的味道。至於舜都是否在此,則不是我所敢討論的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否則實在難以解釋,這潘泉何以突然就改叫「媯水」了。畢竟,這裡必然要有一個過渡。而這個過渡,自然也要有一個強有力的背景。而武德七年還叫北燕州呢。更何況在貞觀四年之前,我們很難找到潘泉之水可以改變名稱叫媯水的更有力的背景資料了。要知道清夷水的歷史記憶最遲也保存到了天寶之後。那媯州的潘泉何以就會被遺忘而忽然一躍變為「媯水」?這裡最大的可以影響潘泉變為媯水的因素就是貞觀八年的媯州的設置,一個龐大的相當於今天省級的行政單位的首府設置在了今天的保岱村。到垂拱二年增加了清夷軍,這裡一座以前的縣級單位的城鎮,容納了懷戎縣、媯州、清夷軍,三個行政單位在這裡集中辦公。軍政俱全,堪稱大鎮雄城!因此,因城而改名,絕不是辱沒了這裡,更不是辱沒了這裡的媯水河和媯州州治的名字。如果還叫潘泉,豈非是太不識抬舉,顯得老土了?此時,將媯州州治之內這條潘泉之水稱為「媯水」就是極為有面子的事情了。大大升格了。本來這不過是一個縣城中的小河,現在是省城、省軍區都在這裡辦公,還再叫以前的名字嘛?人都是往高處走的。用媯州之名來命名潘泉之水,正是如此的社會心理的結果。河北省的省會是石家莊,有多少人還記得「石門」這箇舊名字?早已進入博物館了。這個道理是相同的。
反之,如果我們沉迷於這裡的舜跡和《括地誌》及之後的歷史典籍的記載,那麼我們首先的問題是無法解讀為什麼此地自後漢以來叫「潘縣」,城內之水名曰「潘泉」了。更不要說歷史上這裡曾經被搬遷空過。也就是說,這裡自然會存在著歷史記憶的斷檔。這點與我們現在的延慶人是一樣的。現在的延慶在明初洪武年間被清空,到永樂時期因為首都遷到北京,處於拱衛十三陵的需要又重建。自然之前這裡的歷史記憶,後來的從其他來到此處的新延慶人是不知道的。以至於我們會將其他地區的傳說故事,如《水淹曹州》這樣的內容作為我們民間文學的重要內容。這都是因為當代的延慶人其實是永樂時期移民的後裔的原因。
至於此地如果作為舜都,與歷史記錄,考古證據、其他地區的舜的傳說典故、以及國內頂級學者對於上古史的研究成果之相衝突,更不待煩言了。
沉迷於三皇五帝古老歷史記憶而不能自拔,必然會讓我們喪失對歷史真正原因的探索,從而遺忘了我們真正的歷史遺產和當地的文化價值。
至於在本文開頭引述介紹涿鹿媯水河的那篇引文中提到冀州。顧劼剛、劉起釪合著的《尚書校釋譯論》一書引《呂氏春秋?有始覽》:「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爾雅》同此說)《周禮?職方):「河內日冀州。」又引《蔡傳》:「冀州,帝都之地,三面距河,兗河之西,雍河之東,豫河之北。」
而後解釋道:
《通典?州郡》始按《禹貢》九州詳列秦至唐代各府州郡名,《輿地廣記》亦按州詳載宋代各府州名,《禹貢錐指》先備列了州境內所當春秋歷隋迄金各代州郡,又詳舉清代府縣地名,對本州(冀州)西、南、東三面距河與鄰州分界情況作了敘述,而北境標明極於陰山。北境的西頭止於東受降城(今托克托境);東頭抵醫巫閭山,以大遼水為限;東頭之北又迄於柳城(今朝陽境),即相當現在的山西全省,略帶河南省的北部,還有河北省西邊小半部,以及內蒙古陰山以南,東及遼寧省遼河以西的大部。這是(禹頁》作者假想的王畿,即是天子直接管理的地方。
冀州之名得自古代晉南的冀國(今山西河津縣境)。《晉語》記楚成王說讓置重耳回去做「冀州之土」的令君,是冀州原來就是指晉國境。自後先秦文獻中不少把州指中土。《路史》說:「中國總謂之冀州。」顯見隨時代的演進而擴大其應用範圍,凡華夏聲教所及之地,可稱為中國的也可稱為冀州。《禹貢》作者搜集州名時,冀州一詞仍保留其朔義,不過隨著三晉的地域而作了些擴展(詳起釪撰《禹貢冀州地理從考》)。【1】
可見,冀州之名最早是來自古代晉南的冀國,乃是今天山西之河津縣。定舜都於今天河北張家口之涿鹿縣保岱,起碼於古史資料記載所衝突。雖然當今河北稱為冀州,以為古史資料記載舜的冀州之人,那麼冀州就可以推斷乃今天河北省轄區之內,其實謬以千里也。
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媯州的名字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形成的。是多種因素一起作用的結果。我們強調了外來粟特文化的作用,但是這並不否定舜廟遺迹的歷史記憶。傳統文化對舜的相關的歷史記載、粟特人的媯水河故鄉記憶,唐代政府的安撫突厥和粟特人的政策、以及司馬遷給阿姆河按照古希臘發音翻譯的漢代名字,都在貞觀八年一起發生了作用。這個作用是「化學」的結果,就是在它出現後,你很難分清原始參與作用的原始原料了。之所以說這個名字起的藝術性,也正在於此,渾然天成!也只有這種解釋,才能回答為什麼使用了舜的相關材料起名字,而不是用黃帝的材料?其實用黃帝的材料更好。因為在成書早於唐王朝的北齊魏收的《魏書》開篇就寫了鮮卑人是黃帝之後,已經將鮮卑的帝系納入到黃帝系統之中了。而且,阪泉,蚩尤等等比起舜的相關材料更多,何以李唐棄黃帝的資料不用非用舜的?在《水經注》中,我們知道,只有一個歷山、舜廟而已。而且這種地方的文化記憶也不是唯一的,在全國不具有唯一性。合理的推理只能是之所以棄黃帝的歷史資料不用而用舜的歷史資料來起名字,就是因為當時舜的資料中與某些其他因素可以發生聯繫,並達到某種目的。那麼當時最大的,最重要的外來因素是什麼呢?大批的粟特人和粟特化很深的突厥人到了這一地區生活,而他們劼利可汗死了,自然有對突厥人的安撫的需要。而粟特語作為粟特人和突厥人的共同語言,和國際化的商業語言,其影響力肯定是最大的,在這裡,恰恰是其中的故鄉的河流阿姆河的早就存在於《史記》中的「媯水」一詞,成為可以連接雙方的橋樑。而黃帝的資料中卻沒有這樣的內容可以被巧妙地嫁接使用。這是黃帝的歷史資料和舜的歷史資料相比而言的最大不同。故此,唐王朝只能用舜的歷史記憶來嫁接外來文明,而形成唐代的「世界文明」。我們前面分析過,阿姆河是當地非常重要的河流,對當地的歷史文化、戰爭、政治格局、商業貿易和農業綠洲都有著極大的影響。這個極大的影響,成為這些來自西域人的生命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被帶到了今天的張家口地區和北京的延慶區,與漢文化一起作用,產生了世界文化史和翻譯史上的經典翻譯成果:媯州。
準確的說這個媯州也不是翻譯的結果。我們所說的翻譯其實應該是指意思上的翻譯,而這個媯水的妙處則是對粟特人和突厥人來說是音譯的漢字書寫的表現方法,並沒有改了意思。而對於李唐來說則是與聖跡相關,是可以解釋為寄寓了深刻的含義。兩者就是這麼奇特的共居在「媯水」和之後的「媯州」二字的殼內。
在此我們可以將唐代玄奘大師關於翻譯理論的「五不翻」介紹於此,作為參考。讓我們從翻譯理論角度窺視下唐代對於「媯水」翻譯的奧秘何在。當然這隻能是供我們參考,開拓思維。畢竟,這套理論的提出要晚於貞觀八年媯州名字的提出。
1,秘密故不翻。對於具有神秘色彩的概念不翻譯其本來的意思,而是採取音譯的處理方法。其目的是造成概念的神秘性,讓佛教徒產生敬畏感,達到宣傳推廣佛教的作用。比如我們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的大悲咒。2,多含故不翻。有的詞語涵義十分豐富,意義廣闊,在漢語中無法找到對應詞能完整地涵蓋其所有意義。比如西方哲學中的「存在」概念其實就是多意詞。各家理解不同,所形成的哲學流派也不同。我們常說存在決定意識,這裡是把存在當作與物質一詞近似的使用。而黑格爾在他的《精神現象學》中就分析處存在不存在的意思來。3此無故不翻。也就是我們漢文明中沒有的東西不翻譯其意思,而是做音譯處理,如我們熟知的白蘭地,咖啡等等,還有外國的地名也是如此。4順古故不翻。對於一些約定俗稱的辭彙,如人名,地名等,已經廣泛傳播,人們已經知曉,為了防止混亂,我們要沿襲以往的翻譯。這點,我覺得是非常符合阿姆河的漢文名字:媯水。這是原有的古籍中的名字。借來用就行了。5生善故不翻。有些有著特殊意義的辭彙,如果意譯,顯得輕淺,而音譯,因為保留了神秘感,顯得莊重,飽含敬意。最典型的例子當屬「龍」的譯法。我們知道,「dragon」一詞在英文中的形象是兇殘的,邪惡的,所以把「龍」譯為「dragon」大大損害了「龍」在中國這一高貴,威嚴的形象。現在,已有學者建議把漢語中的「龍」音譯成「loong」,對此筆者十分贊同。另如如般若、釋迦牟尼、菩提薩埵等,不譯為「智慧」、「能仁」、「道心眾生」等,因為前者能令人生尊重之念,而後者則易被人輕視。【2】
綜合來看,媯水和媯州還有讓人向聖、歸儒的味道,符合第五條「生善」。可以說這個媯水的意思根本是以音譯為基本方法,以生善、順古為基本翻譯原則的結果。
據台灣學者曹仕邦考證,「五不翻」原則最早記載於南宋法雲《翻譯名義序》第一卷〈十種通號〉第一「婆伽婆」條。所以,我們只能說借用古代的翻譯佛經的理論來看,這只是提供一種參考。【3】
腳註:
【1】 顧劼剛、劉起釪合著的《尚書校釋譯論》557頁——559頁。中華書局,2018年第一版。
【2】論玄奘佛經翻譯的「五不翻」原則 - 百度文庫
https://wenku.baidu.com/view/47470e83bb4cf7ec4afed0b9.html;還參考了https://baike.baidu.com/item/五種不翻/4263032?fr=aladdin;玄奘翻譯理論及方法探究_校園英語雜誌社
http://www.xiaoyuanyingyu.com/lunwen/2272.html
【3】材料轉引自論玄奘佛經翻譯的「五不翻」原則 - 百度文庫
https://wenku.baidu.com/view/47470e83bb4cf7ec4afed0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