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抗戰初蔣因何說出「敬之誤事誤國」?未被派發的攻堅利器指什麼?

抗戰初蔣因何說出「敬之誤事誤國」?未被派發的攻堅利器指什麼?

淞滬會戰失利後,蔣介石曾痛悔不已,他檢討道:

抗戰第一星期不能全力消滅滬上日軍,何部長未將所有巷戰及攻擊武器發給使用,待余想到戰車與平射炮催促使用時,則已過其時,敵正式陸軍已在虯江碼頭與吳淞登陸矣。敬之,誤事誤國!(摘自《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1》作者:楊天石)

敬之是誰?蔣介石又因何發此感慨?未被派發的攻堅利器又指的什麼?

敬之,就是何應欽,曾任黃浦軍校的總教官。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時,何應欽正在四川整軍,被蔣介石緊急召回南京,出任第四戰區司令。那麼,他又因何事,被蔣痛斥「誤事誤國」呢?

原來,淞滬會戰爆發的最初幾天,中日雙方反覆爭奪據點,戰況十分慘烈。到了8月19日,張治中(時任第五軍軍長)經過反覆思考後決心實施中間突破,貫穿楊樹浦租界至匯山碼頭截斷日軍左右翼聯絡,而後向東西壓迫包圍,以求一舉殲滅滬上之敵。

這一改變可以說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中國第36師激戰一夜後,連續突破了華德路、百老匯路,直逼匯山碼頭,日軍支持不住逃竄到外灘白渡橋。36師乘勝追擊,最終卻被一道鐵柵門阻住了進攻勢頭。

這道鐵柵門異常堅固,日軍憑此據守,36師攻堅武器不足,鐵柵門久攻不下。團長鬍家驥見狀心急如焚,不顧身負五處輕傷率先爬上鐵門,其餘士兵見狀立刻跟上,未曾想遭到敵軍側方炮火猛烈射擊,部隊傷亡慘重。36師師長宋希濂果斷下令該團後撤,雙方形成對峙局面。中國軍隊就此錯失全殲滬上之敵的大好時機。

那麼,中國軍隊當時是否完全缺乏攻堅武器呢?並非如此。當時中國軍隊還是裝備了一些攻堅武器的,戰車不論平射炮(戰防炮)還是有一些的,所以才有蔣痛斥何應欽的事情。

那些未被派發的攻堅利器指的什麼?實際上只能是購自德國的pak35/36型37毫米戰防炮。

pak35/36型37毫米戰防炮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發,1934開始裝備德軍。該炮炮管長1665毫米,最大射程4000米,有效射程300至600米。射速為13發/分,戰鬥全重432公斤,採用橡膠輪胎。可以在100米距離擊穿34毫米均質鋼甲,500米距離穿甲能力為29毫米。這種炮既可以反坦克,也可以攻擊敵方的據點、火力點、碉堡等目標。

抗戰全面爆發前,中國曾向德國購買該炮。1935年運抵中國60門(也有說首批20門的),1936年再訂購124門,不過其中104門運到中國後發現是德國淘汰的木輪PaK L/45型,只有20門是可由車輛牽引的Pak35/36型。

這批戰防炮運到中國後,計劃裝備調整師中的第36師、第87師、第88師、中央軍校教導總隊、裝甲兵團和稅警總團。其中,每個調整師、稅警總團有1個4門制戰防炮連。戰防炮連轄2至3個炮排,每排2個炮班,每班1門戰防炮。

宋希濂的36師按照道理應該已經裝備了這種炮,為什麼在實戰中沒有使用,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按照蔣的說法,是何應欽沒有將所有攻堅武器發給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歪史正說 的精彩文章:

《流浪地球》中國人的科幻巨制,片中武器為何毫無科幻感?

TAG:歪史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