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再毀一座蘇軍紀念碑,大鎚砸6小時巍然不動,德國人卻當寶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到過德國柏林旅遊的朋友去參觀著名的勃蘭登堡門的時候,一定會經過一處雄偉的烈士陵園,這並不是為了紀念德軍士兵的陵園,而是為了紀念進攻柏林的蘇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犧牲的戰士的。
這個叫做蒂爾加滕的烈士陵園位於希特勒所幻想的第三帝國首都「日耳曼尼亞」的南北中軸線和東西中軸線上,就像是一處鎮壓納粹的法陣!德國對這個陵園也非常重視,在冷戰時期由於這處地址位於西方佔領區,甚至允許蘇軍戰士到這裡為陵園站崗。直到今天這裡仍然是柏林民眾紀念反法西斯勝利的一處重要場所。
圖片:位於柏林市中心的蒂爾加滕烈士陵園經常舉行反法西斯紀念活動。
與德國人對於歷史的反省態度不一樣,最近烏克蘭又颳起了一陣搗毀蘇軍二戰紀念碑的風潮。
上周六,烏克蘭利沃夫城的一座30米高的二戰紀念碑被當地政府拆毀。為了合法拆除這座高大雄偉的紀念碑,當地政府甚至對其進行測評,最後以危險建築物的名義將其拆除。
這座建於1970年的二戰紀念碑在利沃夫當局的施工隊面前可謂非常頑強,一點沒有「危房」的樣子。
上周三晚間的時候,利沃夫當局的施工隊妄圖使用起重機將這座高大的紀念碑推倒,但事實證明,起重機的功率和鋼絲繩的長度不足以勝任這項工作。
上周四他們又進行了第二次嘗試中,建築工人用大鎚在混凝土紀念碑上砸了整整六個小時,結果毫無作用。然後又試圖用角磨機切割紀念碑的金屬核心,但他們的努力再次白費。
圖片:烏克蘭利沃夫當局晚上偷偷將紀念碑割斷。
上周六晚上他們再次捲土重來,最後他們採用切割方式從底部將整根紀念碑割斷。這座巨大的混凝土紀念碑轟然倒地,向空中揚起了厚厚的灰塵。
利沃夫當局之所以用以危險建築的名義拆除這座紀念碑,主要是因為根據烏克蘭2015年通過的相關法規規定,雖然禁止一切蘇聯標誌進入烏克蘭,但是二戰紀念館、紀念碑並不在這個行列中。因此如果正常流程的話,這座紀念碑是不可能被拆除的,所以當局想出了危險建築需要拆除這一招。
這座紀念碑是整個紀念園區的一部分,在拆除紀念碑前,已經有一個含有蘇聯步兵、海軍步兵、坦克兵、炮兵和飛行員的銅像被拆除後帶到當地博物館。
圖片:烏克蘭新納粹分子拆除哈爾科夫的列寧雕像。
利沃夫是烏克蘭民族主義最盛行的地方,也是當年二戰德軍入侵後最先叛變投靠德國人的地方。這座紀念蘇聯戰勝納粹德國的紀念碑長期以來一直是當地民族主義者的眼中釘,他們把蘇聯描繪成入侵烏克蘭西部的侵略者。
自2014年西方支持的一場政變讓現任政府上台以來,強烈的反蘇情緒已成為基輔官方政策的一部分。各地使用多種借口拆除帶有蘇聯遺產的紀念碑,並將帶有蘇聯烙印的街道名字改名,僅到2017年1月,烏克蘭就有約1320尊列寧雕像被推倒,51493條街道被重新命名。
圖片:在烏克蘭當局的縱容下,新納粹分子拆除二戰紀念碑。
與此同時,基輔一直在頌揚烏克蘭民族主義人物,最核心的就是在二戰期間直接與納粹政權合作的斯捷潘·班德拉。
以利沃夫為例,該市在鋸斷蘇軍紀念碑的同時,於今年2月底公布了建設一塊紀念弗拉基米爾·庫比約維奇的紀念碑的計劃,而這個人正是二戰時期臭名昭著的武裝黨衛軍烏克蘭「加利西亞」師的創始人,這支部隊主要由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成,跟著德國人耀武揚威,最終被蘇聯紅軍消滅。
※95後女飛行員現身印度航展,站台宣傳LCA戰機,另一身份驚人
※要打仗先練胃:空降兵演練沒有炊事班,敵後作戰連吃7天野戰口糧
TAG:虹攝庫爾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