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傳世作品幾乎沒有,書法應該是什麼樣子,有意且筋脈相連
書畫
03-04
千百年來,在書法界將王羲之傳的神乎其神,究竟他的書法真跡是什麼樣子,似乎這個問題一下子困住很多人,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幾乎沒有真跡傳世,在今天能夠見到了一些碑帖,往往也是後世的臨摹品,並非真跡,王羲之的書法審美應該是能夠傳承下來,我個人認為不外乎兩點,一是,書法貴在有「意」,二是,筋脈相連,下面就這個方面談點個人淺顯的認識,請指正。
一、書法貴在有「意」,何為「意」呢?其實指的就是創作過程中點畫結構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線條張力所對讀者產生的一種效應,藉助於這種所謂的點畫語言來表達作者的意思,具體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方面形質超脫,另一個方面是務虛,這種特點其實就是魏晉時期的玄學內容,聯繫魏晉時期的時代背景我們不難發現,魏晉時期的人們向外拓展發現了自然之物,向內發現了自我的情感,以書法這種載體的形式體現自我價值和尊嚴。
二、書法要能夠筋脈相連,雖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真跡沒有很好的傳承到今天,但是他的審美觀念以及審美情趣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比方說「意在筆先」,往白處說就是書寫要先磨墨,然後靜下心思考如何去寫,寫什麼,寫多大的字,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筋脈相連,意在筆下等等問題,一個字的每一個點畫和下一個點畫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繫,每一個細節筆家都要很好的掌控,我們都知道書法不等同於書寫,書法在創作前都要有很多的思想波動,甚至氣氛都有很高的要求,應該說是一種衝動,將這種衝動通過手、腕等等有效地傳遞到筆端,做書過程應該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狀態,是一種技術含量很高的活。
※他是戲裡的和珅,現實中的演員,書法入木三分,讓書協大家汗顏
※林冠明行草靈動清灑得魏晉之風,寬博大度得廟堂之氣,得蘭亭獎
TAG:書法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