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德的兩個計劃都很完美,只是前後相差十天,結果卻大不相同

蘇德的兩個計劃都很完美,只是前後相差十天,結果卻大不相同

從希特勒上台開始,德國就才從一戰的潰敗當中緩過來,慢慢成為了在一次的侵略者,他們四處挑起戰火,將整個歐洲大陸都攪的不得安寧。對於希特勒的這種行為,大部分國家都採取了不抵抗的政策,他們認為只要不涉及到自身利益,其他都是可以容忍的,就這樣,希特勒的胃口被逐步養大,甚至不惜在進攻波蘭的時候,和曾經的敵人蘇聯聯手。

至1941年的時候,希特勒已經在歐洲大陸佔領了大部分國家,就連法國都不例外,各種資源充沛使得他們底氣十足,也就英國還能有道天險守著與之抗衡,其他國家在這個時候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雖然蘇聯在瓜分波蘭的時候,和德國是合作關係,但是這種關係僅僅建立在利益之上,誰也沒有打算能永久保持。而蘇聯在隨後的工業建設當中,還進行了多次肅反運動,讓整個國家陷入一種疲軟的狀態,和德國相比差距顯而易見。

一直往西發展的德國由於多次取得勝利,讓希特勒覺得英國也只是時間問題,於是他開始將目光轉向自己曾經的「好夥伴」蘇聯身上。從其與芬蘭的戰爭當中,希特勒分析蘇聯戰鬥力已經下降,此時正是拿下的好時機,於是他開始制定方案。而這個方案就是巴巴羅薩計劃。他們打算從各個方面對蘇聯進行全面打擊,最終佔領主要城市,將其主力殲滅,逼迫他們投降。

其實對於德國的行動計劃,蘇聯雖然不能詳細得知,但是發起進攻的時間還是有間諜通報的,不過蘇聯對此並沒有上心,他們認為德國會在拿下英國之後才有心思看其他地方。而德國也在轉移空軍等力量的時候,一直在麻痹蘇聯,說自己的這項舉動是為了躲避英國,所以最終蘇聯在沒什麼準備的情況下被德國進攻。

那麼德國真的沒有一點防備嗎?從各項表現來看好像確實是這樣,但是蘇聯也絕不是善茬,因為他們也制定了針對德國的大雷雨計劃。就是為了等德國在西線戰爭當中出現困境時,他們能夠立即出兵,將整個東歐拿下,然後再向西歐發展。而且從時間來看,這份計劃比德國那份制定的還要早,所以後來德國進攻蘇聯時,那位參謀長在感嘆,如果是6月12號進攻德國就好了,這個時間僅和德國向蘇聯發起進攻的時間相差了十天,結果就大不一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鐘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數十萬大軍鼓舞士氣,沒有話筒和擴音設備,後面人怎麼聽見?
此國閱兵儀式最特殊,所有人真槍實彈上場,隨後直接趕赴前線

TAG:分鐘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