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魅族無孔手機眾籌失敗,只有 29 人付錢

魅族無孔手機眾籌失敗,只有 29 人付錢

魅族無孔手機眾籌失敗,只有 29 人付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3 月 3 日,魅族無孔手機 Zero 在眾籌網站 Indiegogo 的活動結束,官方設定了 10 萬美元的目標,但最終僅完成 45%,只有 29 人支持,申購掉 24 台手機。其中包括 23 台 1299 美元「全球限量工程師手製版」和唯一一台 2999 美元的「極客搶先版」。

魅族 Zero 在 Indiegogo 上的宣傳語是「全球首款無孔手機」。該機應用了 Unibody 一體化陶瓷機身,全身無孔、無實體按鍵設計,支持 IP68 級防塵防水,可在水下浸泡 30 分鐘。

魅族應用了 mSound2.0 屏幕發聲技術、屏幕指紋、虛擬側壓按鍵、mEngine2.0 線性馬達、eSIM 虛擬卡、空中發卡、18W 無線快充、無線 USB 3.0 等技術。具體到功能上,就是用無線充電代替插電孔,用屏幕發聲代替揚聲器孔,用藍牙耳機代替耳機孔,用 eSIM 虛擬卡代替插卡孔。

這款手機採用 5.99 英寸 AMOLED 超清全面屏,驍龍 845+6GB LPDDR4X,配備 2000 萬像素的人臉識別前置攝像頭,後置延續魅族 16th 的索尼 IMX3801200 萬像素、IM350 2000 萬像素雙攝組合。

拿到真機的人非常有限,我們沒有機會獲得太多評測信息。目前只有《福布斯》專欄作家 Ben Sin 發表了一篇魅族 Zero 的測評文章和一個測評視頻。他的感受是,這款手機的科技感確實很強,抓握時感覺質地堅硬而且順滑,這是無孔技術最大的優點。

魅族無孔手機眾籌失敗,只有 29 人付錢

Ben Sin 表示,魅族 Zero 附帶了一款 Qi 無線充電器,手機可以在 1 小時 30 分鐘內完成一次無線充電,效率尚可。但和所有無線充電枕一樣,你必須一直把手機平放在上面,不能一邊充電一邊側躺著玩手機。因為沒有揚聲器孔,所以它像小米 Mix 一樣通過屏幕震動來發聲,Ben Sin 感覺音質不錯,在安靜的空間內聽得很清楚,但是在嘈雜環境內會差一些。

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它沒有 SIM 卡插孔,所以用戶只能去辦一張 eSIM 虛擬卡。Ben Sin 說,但是現在支持 eSIM 虛擬卡的運營商非常少,而且不管是要放進去還是拿出來都得去找運營商的專業人員操作,就算想換手機也不能簡單地把卡拿出來。如果手機丟了要補辦卡的話就更麻煩。

最終 Ben Sin 得出的結論是,魅族 Zero 可能更適合收藏家或者技術愛好者,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可能會比較難用。「我不確定取消揚聲器孔能夠帶來任何實際意義的好處,它更像是一個概念手機,能夠讓人更多地思考未來。」

把孔減少是一個趨勢。從蘋果開始,各家手機廠紛紛去掉了耳機孔,最先是 iPhone 7,緊跟著有小米 6、堅果 PRO、努比亞 Z17、Google Pixel 2、HTC U11 等等。它帶來了很多討論,比如手機耳機被強制更新換代,手機耳機和電腦耳機孔不再適配,藍牙耳機聲音有延遲等等問題。

兩年前蘋果也在考慮移除 iPhone X 的 lightening 插孔,但我們直到現在也沒有見到蘋果的無線充電枕。不管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用戶體驗上,取消這個孔都有些太早。另外取消 SIM 卡插口就更是一個只有概念機才做得出來的設計了。

為什麼這些品牌都要取消手機孔呢?以 iPhone 為例,從使用體驗的角度出發,一是為了更美觀,在去掉耳機介面之後,iPhone 底部的造型更加對稱;二是為了更好的防水防塵;三是為了更加輕薄、電池更大;四是為了提升音質效果。

可是實際上這種做法不一定會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首先,取消耳機孔對於手機的輕薄度提升並沒有那麼大,一些保留了耳機孔的手機甚至可以做到更輕更薄,在續航能力上二者也並非有多大的區別。其次,在防水方面,去掉耳機插孔的手機效果也並沒有那麼顯著。那些去掉了耳機孔的手機只堵上了一個口,但與插孔消失帶來的不便相比,反而有些得不償失。

魅族創始人黃章也在 1 月談起了這款手機,他本人似乎也承認這款手機不太完美。在微博回復網友的提問時,他說了三句話:「目前還是『有孔』實用。」「5G 要等到 2020 年,並且價格至少要貴 100-200 美金。」「我們無線快充已經可以做到 24W 了,但實際電池只能得到 18W 左右,效率比 24W 有線的低。」

題圖/魅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繼佳士得之後,蘇富比也將首次拍賣人工智慧藝術作品
#Cover:精英大學的學生評價母校時,他們的目光可能會被什麼左右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