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春白茶採摘在即,分享一篇白茶避坑指南,遇到這三類白茶請避開!

春白茶採摘在即,分享一篇白茶避坑指南,遇到這三類白茶請避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與南唐後主頗為相似的宋徽宗在治國安邦上一塌糊塗,還落得個亡國之名的下場,但他在詩情畫意,風花雪月的事情上卻頗有造詣。

當真是錯生帝王家。

他愛好書畫,人稱「書畫皇帝」,獨創「瘦金體」獨步天下,至於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踢球打彈,品茶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說。

尤其在品茶一事上,更是頗為講究,還精心撰寫《大觀茶論》一書,為後世流傳至今。

書中,一句「凡芽如雀舌穀粒者為斗品,一槍一旗為揀芽,一槍二旗為次之,余斯為下茶。」足一見得宋徽宗對茶葉製作工藝的要求之高。

他極為推崇茶芽的鮮嫩,與茶葉的本真滋味。

而白茶,滋味自然純真,香味清新誘人,自然俘獲了這「混世皇帝」的心。

宋徽宗也在書中極盡溢美之詞對白茶大加讚賞,只一句「與常茶不同」便可看出他對白茶的推崇備至。

但,那時的制茶工藝自然是比不上現在,但世人對白茶的熱愛依舊可見一斑。

近年來,隨著白茶在茶圈中聲名鵲起,許多茶友也開始慢慢接觸白茶,之後喜愛上白茶。

茶農們也為了對得起茶友們對白茶的厚愛,在制茶時精心製作,嚴格把控,但總有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甚至直接造假,只為牟利,那心思竟不如古人純凈簡單。

現下三月已過,春白茶不久上市,村姑陳為了讓茶友們買到心儀的白茶,今天特地出一篇避坑指南。

茶友們若是碰到下面這幾種茶千萬不要買!

《2》

一不買:色澤灰暗,顏色發黃髮黑的白茶餅

白茶是微發酵茶,製作工藝也尤為特殊,不炒青不揉捻,保留了白茶最自然、純真的風味。

春白茶,外觀看上去,是亮麗的,綠白相間的,像是著了綠衣白衫的大家閨秀,給人清新明麗之感。秋白茶,外觀看上去,是如同秋季山景一般色彩豐富,層林盡染的。

春白茶的散茶經過壓制之後,新白茶餅,色澤依舊延續了散茶時期清新的綠色,亮眼的白色。

秋白茶的壓成的餅,看上去五彩斑斕,葉片上還附著著厚厚的蠟質層,將茶餅放在陽光下,泛著瑩潤的光。

總而言之,看上去給人賞心悅目之感。

這樣的茶餅,不僅山場極好,製作出來更要歷經精準的採摘,嚴格的製作工藝,等一系列極為嚴謹的工序,最終得之。

這時,有些不良的商家,為了將自家一些品質堪憂的茶賣出,就做了了制茶界最為深惡痛絕之事——做舊。

將那些品質堪憂的白茶,進行高溫蒸壓,導致白茶整體的色素被破壞,再加上高溫烘烤,讓葉片變得灰暗,盡顯疲態,一點精神頭都沒有,就像那垂垂老矣,疾病纏身的老人。

做舊之後,這些不良商家就鼓吹,這烏漆嘛黑的茶餅是幾十年陳的老白茶,極為罕有,有些剛入門的茶友,不懂這所謂的「話術」,就不可避免的掉如做舊茶的坑內,心生氣惱,又無可奈何。

因此,列為看官若是看到白茶餅,顏色不多,過於單一,色澤灰暗,就要提高警惕。

這樣的茶,堅決不買!

二不買:香銷魂斷、香氣弱的白茶

正常的白茶,光是隔著一層包裝紙,就能聞到那幽幽的香味。

新白茶中,白毫銀針的毫香是高揚的,清新的,縱使隔著三層包裝,那香味都會想你撒歡似的跑來,厚顏討一杯茶喝。

白牡丹,花香馥郁芬芳,鬱郁霏霏,還帶著清新的毫香,尾調上還會帶些清淺的竹葉香、鮮筍香等,這般濃郁的香味,怎可能輕易的就被那幾層包裝擋了路?

春壽眉,香味潤甜,活潑俏皮,像扎著麻花辮,蹦跳著去學堂的少女;秋壽眉,香味成熟,沉穩內斂,像過了青春期的少年,長出了胡茬,散發著老練的氣質。

一打開包裝袋,其間的香味就爭先恐後的涌了上來,一層消了一層補上,十分有趣。

就像參加接力跑時,一棒一棒的傳遞下去,香味經久不絕。

用沸水沖泡之後,葉片間蘊含的芳香物質被激發出來,悠然的裹挾在湯水中。

啜上一口,舌尖輕輕的攪拌茶湯,就像打開了花界的大門,岸芷汀蘭,鬱郁紛紛,婉兮清揚,彌久不散。

輕輕呼氣,滿嘴香味,吐氣如蘭,像是離騷里的香草美人。

如果,買來的白茶,只是隔著最裡面的包裝紙聞,香氣很弱,打開紙聞,香氣依舊弱勢,沒有什麼變化。

這就說明了這款茶中的芳香物質可能在某些階段被消耗殆盡了,比如:本身的山場不好,制茶時工藝粗糙,儲存時受潮變質,都可導致香味消散。

若是,喝茶時,無香可言,就像那竹林七賢中不可一日無酒的劉伶,少了不少樂趣。

由此可見,這香銷魂斷之茶,不可買!

三不買:寡淡無味的白茶

有一回,同一位茶友去茶室喝茶,那泡茶的小妹,直接抓了一大把茶放在蓋碗中,之後注水出湯。

看到這一幕,村姑陳瞳孔都放大了,心下疑惑:「放這麼多茶,泡茶小妹不知道湯水會苦澀嗎?」

不過當時也沒多說什麼,畢竟茶湯味道好才是硬道理,還是嘗嘗茶湯口味再說。

誰曾想,放了那麼多的干茶,泡出的茶湯口味依舊稀薄,毫無稠厚之感。

當下便放下茶杯,與茶友相視搖頭苦笑。

這種沒味道的茶,還是如汪曾祺老先生說的那般拿去煮茶葉蛋,便罷了,至於拿這種茶來淺斟慢飲,就不再「妄想」了。

品質高的白茶,內質極為豐富,茶湯入口,是潤的,稠的,柔的,有勁道的,絕非單薄的,寡淡的,稀薄的。

內質豐富的白茶,新茶,口感鮮爽甘和,在嘴中香甜滋潤,絲滑美好;老茶,口感稠潤厚實,湯感如米漿一般包裹在舌頭上,飽滿圓潤。

內質淺薄的白茶,入口毫無茶味可言。

這時有些茶友自然而然的要加大投茶量,或者開始坐杯,這樣一來,茶湯的口感就會變的苦澀,甚至有的白茶,即使加大投茶量,長時間坐杯,口感依舊單薄,水味居多。

這樣的白茶,煮茶葉蛋估計都沒甚味道,直接做花下肥倒是合適。

《3》

優質白茶,外貌是新鮮的,有活力的,即便歷經了歲月的沉澱,也依舊不失當年風采,還帶著特有的韻味。

香味,在干茶時,便是濃郁的、芬芳的、豐富的、一層未平一層又起,落水之後,馥郁的香味與茶湯交融,在嘴中細細啜上一番,桂馥蘭香,彷彿躺在鮮花樹下,身上蓋滿了花瓣。

口感,自然也是潤滑的、甘和的、稠潤的、鮮爽的,湯水在口腔中蕩漾,就像一艘載滿貨物的船,在平靜的海面慢慢前進,流向喉嚨,潤滑之感極好。

這種感覺,亦如金庸先生筆下、待在谷底十六年的小龍女,貌若仙子,冰肌玉骨、武功輕靈飄逸,一招一式雖看似嫵媚,卻可一招制敵、內心堅強,寬容豁達。

若是一款白茶,外貌粗鄙醜陋,香味寡淡,口感稀薄,這樣的白茶,是堅決不能買的!

有道是:「錦繡樓前看賣花,麝香山下摘新茶。」

過不了多久,春白茶就要上市了,各位茶友在買茶時可一定要擦亮眼睛,千萬別掉到這些坑中。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新手入門需要讀懂的十大白茶基本常識,實用,可收藏閱讀!
如何判斷白茶是受潮還是正常陳化,這幾點,茶友們早知道早受益!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