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與張謇文武雙狀元,上書光緒救國,大刀刻「忠義」「報國」

他,與張謇文武雙狀元,上書光緒救國,大刀刻「忠義」「報國」

光緒二十年,正值慈禧老佛爺六十大壽。老佛爺一高興,特設武舉恩科。此時,天下學武之人摩拳擦掌,紛紛要參加這次的恩科。在這次的恩科武舉中,大清又得一員猛將。此人乃江西人張鴻翥(zhù)。張鴻翥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從小在地里風吹日晒的干農活,練就了一身肌肉塊,身體倍棒。長大成人後,他虎背熊腰,身體魁梧,尤其是臂力更是無人能及。同鄉的武術大師鄭志鴻看到張鴻翥是個學武的好苗子,於是在農閑期間把自己的武藝盡傳張鴻翥。張鴻翥為了驗證自己的功夫達到何種境界。於是,他參加了家鄉江西的鄉試。

沒想到一戰,就榜上有名,成為當地武舉人。師父知道張鴻翥絕非久居人下之人,讓他去京師參加兵部的會試。然而,京師遠在千里之遙,張鴻翥一個農民,家境貧寒,連盤纏都湊不齊。師父看出了張鴻翥的難處,於是慷慨解囊資助了二百塊銀元、一錠白銀。張鴻翥帶著全村人的希望,奔向千里之外的京師。

射箭

沒想到張鴻翥一路過關斬將來到京師,還是一等一的高手。一次,當張鴻翥在演武廳校場練習武藝時,卻被一位貝勒看中。只見張鴻翥輕鬆舉起三百多斤重的大刀,一口氣上下舞了三十多次,接著又連續拉開三百斤的硬弓四十多次。最讓貝勒刮目相看的是在張鴻翥練習射箭時,箭箭皆中靶心。貝勒看後大驚道:「我先祖靠馬上騎射馳騁天下,而勇技能達這種程度也沒幾人。」這位皇族貝勒自然不能錯過這個武才,並特地收他作弟子。武舉會試對張鴻翥那也是輕鬆加自如,一舉中榜。真正讓張鴻翥引以為傲的是在慈禧恩科的武舉殿試中,張經過騎射、演刀、搏虎、拋練四場比武,一舉奪得頭魁。之後光緒欽點其為大清武狀元,並授頭等侍衛。

舉石

然而此時,大清正被列強入侵,國家存亡危在旦夕。張鴻翥看在眼裡,痛在心上。以前,他想報國卻無門,現在他是大清的武狀元,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報效國家。當他聽說維新變法正在試圖救亡圖存,以圖國家復興。於是,這位武狀元與同科文狀元張謇聯名上書支持維新變法。這是科舉以來唯一一次文武雙狀元同時上書皇帝。之後,張鴻翥為了時刻謹記報效國家之志,在自己所用的寶刀上刻上「忠義」「報國」四個大字,時刻激勵自己。

武藝

張鴻翥雖滿腔熱血,但卻無力報國。因為現在已早不是冷兵器時代,馬上馳騁,沙場刀劍的戰爭早已成過去時。看到西洋的槍炮,數次打敗自己國家的冷兵器,張鴻翥下決心要學習西洋先進的槍炮。當時,身為湖北參將的他跑到漢陽兵工廠,學習西洋的槍炮結構原理以及槍炮使用技巧。但他不知道大清的國運氣數已盡,僅憑他一人早已無力回天。大清國隨著辛亥革命的到來土崩瓦解。當年,那個大清的武狀元放下一切,放下報國的雄心,回到家鄉,過起了農村恬淡的生活。1931年,張鴻翥在家中病逝,享年63歲。生不逢時的張鴻翥原本想憑藉自己的武藝報效國家,但時代沒有讓他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他無怨無悔,因為他為此奮鬥過,努力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四點通 的精彩文章:

晚清,三個最德不配位的王公大臣,不如兩位老婦人,失敗已註定
第一代播音員,把春江花月夜,念成夜月花江春,全國只一人聽出

TAG:歷史四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