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清政府對於鴉片痛下「殺手」?
清朝政府雖頻繁頒布詔令,但卻很少實施。了解這一點的人對於上述改革的效果都感到懷疑,因為數百萬中國人都喜歡對改革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執行詔令的成千上萬的官員自己也是癮君子。吸食鴉片的壞習慣一旦在個人生活中紮根,就會創造出許多病態心理,使得治癒難上加難。
圖1:清人吸食鴉片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項改革竟然極為成功,取得了不少讓人滿意的成果。這表明,當中國決心要集中力量做某項改革的時候,只需付出真心便可成功。儘管一些官員覺得這項改革無關緊要,並對此充滿敵意,但如果他們消極不作為,懲罰會來得迅速而猛烈。
1910年9月27日,清朝頒布一道詔令要求檢察機關調查懲處吉林、河南、山西、黑龍江、福建、廣西、雲南和新疆的總督及行政長官。「在國家全面打擊鴉片輸入和種植的時候,官員疏忽管治吸食鴉片的行為或者打擊力度不夠都會被視為犯罪。」這項改革雖然曾因兩個王爺的阻攔而暫停,但此事卻使部分地方官相信,在整個大清帝國內,不能對這些進行鴉片貿易、種植和吸食鴉片的人存有絲毫憐憫。
數千英畝曾用來種植鴉片的土地現在都被用來種植稻米和蔬菜。數不清的鴉片加工廠被關閉。數量龐大的鴉片器具被焚毀,在漢口就有5000條煙槍被一次性燒毀。
朱爾典(John Jordan)爵士是英國駐中國公使,他在給英國政府的報告中說:
圖2:朱爾典
清政府對於這個問題的處置正變得毫不猶豫,但對於此問題,即便一個歐洲國家或者所有的現代國家,以及那些能影響清政府決策的強權國家都未必願意去真心面對。
「更嚴重的問題是,」朱爾典爵士繼續說——清政府度支部(晚清財政部的稱謂。)不得不面對印度政府曾遇到的難題,犧牲了鴉片帶來的許多財政收入。這項改革已導致中國損失了至少4000萬英鎊的收入。
我們對於中國人民的鬥爭給予深刻同情,他們一直在努力消除鴉片的罪惡,因為鴉片削弱了國家的根基,腐蝕了民族的生命力。而在此之前,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如此堅決而成功地處置了鴉片問題。我們絲毫不能懷疑中國政府已然醒悟,認真考慮了鴉片的危害,並進行了大規模的鬥爭以剷除這種危害。這種鬥爭應獲得全世界基督教國家的支持。
《中國革命1911:一位傳教士眼中的辛亥鏡像》,阿瑟·賈德森·布朗著,季我努譯,重慶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作者 :阿瑟·賈德森·布朗 ,著名傳教士、美國遠東問題專家。他曾遊歷多國,並與多國皇室政要有密切往來。布朗曾分別於1901—1902年和1909年到訪中國,並對中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社會調查,先後寫下了17本調查日記。在華期間,布朗利用傳教士的身份往來於官方和民間,並與袁世凱有過親密接觸。不同於西方傲慢的學者,布朗對中國乃至遠東地區有獨到而清醒的認識,著有《中國革命1911:一位傳教士眼中的辛亥鏡像》《近東與遠東》《遠東的主人》等多部作品。
譯者 :季我努學社,國內著名民間學術團體,以整理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為職志,代表性作品有《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歷史影像全集》等。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蘇子韜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被侵略者當頭一棒打醒的中國!
※為了保護南京城內的難民,魏特琳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TAG:影像中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