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老子為什麼說「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為什麼說「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有一句名言,叫做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看到這句話,我們最容易將它理解為從虛無中可以生出實有來。作這一理解的錯誤在於我們將老子經文中有和無等同於我們現代哲學中的有無概念了。我們一般要將有理解為實在或實有,而將無理解為空洞無物,那麼無生有就是從虛無中生出實有來。

但是我們都知道,從虛無中生出實有來,它違反了物質不滅定律與能量衡定律。也就是說它不可能是現實的,那麼老子為什麼要在經文中宣稱無可生有呢?老子所講的無並不是空洞無物,他講的有也不是實在或存在。老子在經文第十四章中明確論述了無的內涵,以及道與無之間的關係。我們接下來就通過研究討經文第十四章的內容,來看一下老子是如何定義有和無的。

《道德經》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夷、希、微這三字不需要過度解讀,因為它們是特定名稱。視之不見,就是用眼睛不到的東西,經文名之為夷。聽之不聞,用耳朵去聽,卻無聲音可聽的東西,也就是用耳朵聽不到的事物,就稱之為希。搏之不得,用手去摸,卻摸不到的東西,用現代的語言表述就是用我們的觸覺無法知覺到的事物,就稱為微。

我們對事物的感知是通過眼睛、耳朵、舌頭、皮膚、手足等感覺器官來實現的。但是人類感覺器官的感知能力是有限度的,自然界中有許多事物並不能直接成為我們感覺官能的對象。比如,我們已知的原子、分子、電、電磁波、不可見光、各種物理場等,它們都不能被我們直接看到、聽到、觸覺到。這意味著不能被感覺和知覺並不等於空洞無物。

不能被眼睛看到、耳朵聽聞、觸覺感知並不意味著無物。所以老子將不能被眼睛直接觀察的事物稱為希,將不能直接用耳朵聽聞的事物稱為夷,將不能直接用知覺觸知的事物稱為微。所以,夷、希、微這三個字用來標誌或命名超出我們感覺和知覺能力之外的實在之物或實有。這三類事物的共同點在於不可能成為感知覺官能的認知對象,所以就將它們視為同一個事物。

在老子生活的時代,人們還沒有對於超出我們感知覺能力範圍之外的事物進行研討的有效手段。人們只能勉強用無這個辭彙來標誌或命名它們。所以,無這個詞並不是空洞無物意思,它所標誌或命名的對象是實在,是有。這個無的含義在於無顏色、形狀可看,無聲音可聞,無知覺可觸。所以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以無為形式的有。所以在老子學說中,有、無這兩個概念都是用來標誌或命名實在的。有用於標誌或命名可被感知覺官能直接經驗的事物,無用於標誌或命名不能被感知官能直接經驗的事物。

比如,相對而言可見光是有,不可見光就是無。地球是有,引力場就是無。所以有無這組概念不能簡單等同於實有和虛無。所以老子講無其實是說有,它只是不具備可經驗的形式,即沒有顏色、形狀、硬度、重量等特性可察,不能成為我們經驗對象。在這個意義上才是無。

老子所講的道,其實就是這個無。道不能成為感覺與知覺官能的對象,無顏色、形狀、質量等特性可察,所以只能以無物來形容描述它。但它卻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是有。所以經文說它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何謂恍惚?說它是有,卻無跡可尋。說它是無,卻無中有實。所以又說撲朔迷離。

夷、希、微三者即道,所以道是無,但道是萬物的源頭,天地之母,所以又稱古始。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講的就是守道以治天下,也就是執無御有。所以,在老子的學說中,有指得是可直接經驗的實有 ,無指得是不可被經驗的實有。而在老子看來,無即是道。所以老子講無生有其實就是道生萬物,並不是從虛無中生出實有來。

老子所講的命題,只有在他特定思想、特定概念的條件下成立。從經文中隨意拿出一句話出來,作孤立的解讀是沒有意義的。老子的確在經文中講過無生有的命題,但我們要理解這一命題的含義,就需要了解老子為有和無賦予的特定意義,而不是以我們自己的理解來代替它們的含義。如果我們看到有就想到實在或實有,看到無就想到虛無或空洞無物,就要導致錯誤的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新邏輯 的精彩文章:

試論李約瑟難題,近代科學為什麼沒有在中國出現
如何理解無為概念的含義

TAG:國學新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