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看不慣的事物越少,人生的境界越高!

看不慣的事物越少,人生的境界越高!

我們對身邊的人和事,難免會有看不慣的時候。尤其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把人分為兩種:好人和壞人。愛憎分明,慷慨激昂,言辭激烈,大有舉世皆濁我獨清之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尤其是接觸佛教以後,我們漸漸發現,很多事情並不是當初我們認為的那樣,很多都看反了。現在呢,看不慣的事情漸漸得在變少,這其實是因為我們的格局大了,境界提高了。

為什麼我們看不慣別人?就是因為自己的執著心太重,我們有強烈的我執我見,認為我們的思想和標準是對的,凡是不符合我們思想標準的都是錯的,我們都看不慣。

其實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家庭背景不同,成才環境不同,接受教育不同,人生觀、世界觀不同,立場不同,利益不同,甚至國家、民族都不同。因此,對同一件事物的看法和做法,每個人也都不盡相同,其實並沒有什麼好壞之分。所以我們不能強求別人必須和自己觀點保持一致,孔子教導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不想被迫接受別人的觀點,當然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標準強加給別人。

《莊子》里有個寓言故事,叫「朝三暮四」:

有個人養了一群猴子。有一天,他對猴子說:「以後早上給你們吃三個栗子,晚上吃四個栗子,你們覺得怎麼樣?」猴子們都很生氣,不願意。

這人就馬上改口說:「好吧,那以後就早上給你們四個栗子,晚上吃三個,這樣可以嗎?」這下猴子們都開心了。

這個故事並不只是說猴子,其實是在啟發我們如何做人。對於同一件事,兩個人就有兩個不同的看法,一個說好,一個說壞,有時候還因此爭論不休,其實大家仔細想想,這和猴子的「朝三暮四」,又有什麼區別呢?事還是那件事,大家爭論的不過是各人的分別心而已。

莊子在《齊物論》里說:「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這句話的道理很深,相當於現在講的辨證論。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都有被認可的一面。如果我們以肯定的角度去看,它就值得認可;如果我們以否定的角度去看,它就到處都是缺點。其實從道的角度去看,萬事萬物都是沒有分別的。

比如我們看待釋迦牟尼佛和孔子,如果你相信他,肯定他,就會認可他們所說的;如果你不相信他,總是站在懷疑批判的角度,那他們無論說什麼,都很難得到你的認可。那釋迦牟尼佛和孔子到底有沒有錯?沒有錯,幾千年來都被人們認可了。為什麼你還懷疑否定?是因為你的分別心、執著心在作怪。

所以說,只要我們不站在任何角度,任何空間、時間去看待問題,那我們的心,就與天地同寬,可以與道同遊了。

為什麼佛教經常說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就是要通過修行,拓寬我們的心量,讓我們的心量像虛空一樣廣闊,沒有邊際,這樣才能包容萬物,圓融自在。

俗話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心量拓開了,你再去看世間萬事萬物,就沒那麼多分別心了,就不會再有那麼多的是是非非了,哪裡還有那麼多看不慣的事情?所以六祖惠能大師也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不是真的看不見呀!是心量太大了。

這就好比我們看地上的螞蟻,螞蟻之間也是個小社會,肯定也有很多事情發生呀,可在我們看來呢,那都不是個事,一切都是正正常常的,就是因為我們對它們沒有分別執著之心。

所以說,如果你發現自己看不慣的事情越來越少了,恭喜你!說明你進步了,境界提高了,心胸拓寬了,這是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這五種人學佛,問題很大,其中有你嗎?
千萬不要傷害這五種人,後果很嚴重!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