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晚年說過一句話,只有12個字卻讓他一生英明形象蕩然無存

李世民晚年說過一句話,只有12個字卻讓他一生英明形象蕩然無存

隋朝開皇十八年臘月的一天,駐守陝西的唐國公李淵家裡,一個男嬰呱呱降生。這個嬰兒長成一個四歲的孩子,李淵還沒有給他取名字。有一天一個書生突然前來拜謁李淵,見到這個孩子後讚不絕口,說了一句話:「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說完後飄然而去。李淵聽完後不僅沒有高興,反而十分驚懼,他生怕這個來歷不明的書生到外面隨口亂說,給他惹來禍端,急忙派人追殺此人,結果怎麼也找不到了。

李淵反覆品味這個書生的話,於是從中採擷了「世」「民」二字,作為這個孩子的姓名,這就是《新唐書》中記載的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名字由來。聽上去未免有些不可思議,但李世民確實很早就表現出非同一般的見識和才幹。他出身在公侯之家,自幼安享富貴,卻絲毫沒有膏粱子弟耽於逸樂、不務正業的惡習,而是飽讀書史,苦練騎射技藝,成長為少年英才。

大業十一年,隋煬帝出塞巡視,結果遭到突厥騎兵圍攻,被重重包圍在雁門關。李世民當年才16歲,卻帶領一支人馬,隨同隋朝大將雲定興前去勤王護駕。因為突厥騎兵實力雄厚,李世民建議雲定興採用疑兵計,「先後吾軍為數十里,使其晝見旌旗,夜聞鉦鼓,以為大至,則可不擊而走之」。讓援軍故意分散綿延長達十幾里,遍樹旌旗,敲鑼打鼓,讓敵方不知虛實。這一招果然奏效,敵軍以為隋朝大軍將至,撤圍而去,李世民初次登上戰場就令人刮目相看。

以此為肇端,李世民的輝煌一生正式拉開帷幕。18歲時,他鼓動父親李淵抓住時機在太原起兵,19歲時統領大軍擊滅隴西軍閥薛舉,此後又依次削平群雄,河東劉武周、河北竇建德、洛陽王世充、河北劉黑闥,無一例外都在他所向披靡的攻勢之前灰飛煙滅,為創立大唐立下首功。

李世民不僅善於上馬打天下,也懂得下馬定江山。登基之後,他重用賢才,善待功臣,勤於政事,內修政理外懷遠人,使得大唐朝國勢蒸蒸日上,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大唐盛世。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使得他位列古代四大明君之一,很多人把他視為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

然而,晚年的李世民,卻彷彿變了個人,身上的缺陷和毛病紛顯現出來。他的四大寵妃之一的徐惠妃,是個知書達理的才女,性情溫柔敦厚,連她也對李世民的行為看不過眼,專門寫了一篇奏章,委婉而不失尖銳地對李世民進行勸諫:「妾又聞為政之本,貴在無為。竊見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闕初建,南營翠微,曾未逾時,玉華創製」,「人勞乃易亂之源」,勸誡李世民不要大興土木興建宮殿,應當愛惜民力。

同時,唐朝著名的直言敢諫之臣魏徵,也曾對李世民提出類似的批評:「即日徭役,似不下隋時」,「兵戈屢動,土木不惜」,認為李世民頻繁徵調百姓參加各種勞役,甚至比隋朝還要繁重,勸李世民「愛民猶子,恤其勤勞」。李世民究竟幹了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風波?

《貞觀政要》記載,晚年的李世民,耽於逸樂,長年徵調盈千累萬的百姓,為他興建豪華宮殿,百姓苦不堪言,甚至連耕田養家都難以顧及。大臣們勸諫他,李世民卻來了一句:「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意思是說,不能讓老百姓閑著,閑著容易懶散鬧事,就得讓他們不停參加各種勞役,才會讓他們馴服聽使喚。這番話既強詞奪理,又冷酷無情,讓人難以置信是出自李世民之口。

李世民此言一出,不管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出發點如何,其一生標榜的愛民如子、勤政愛民等英明形象,瞬間蕩然無存。原來他整天掛在嘴上的「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君猶船也,民由水也」都是騙人的童話。

忠直的魏徵一看自己竭忠盡智效忠一生的太宗皇帝,竟然是這樣的人,氣的怒髮衝冠地批評他「自古以來,未有由百姓逸樂而致傾敗者也」,認為他的這番話「恐非興邦之至言」。魏徵還有一句話,可謂是看透了李世民:「憂人之言不絕於口,而樂身之事實切於心」,說他嘴裡一套心裡一套。可見在皇權至上的古代,皇帝寶座就好比是一個魔戒,任何接近他的人都會被污染被控制,李世民也未能例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屋裡給給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在國外建立了一個國家,如果不是他阻撓,就能歸入中國版圖
八路軍最強戰士,乃再世呂布,一口氣刺死27個鬼子

TAG:屋裡給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