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囚徒困境:越是「身邊人」,越是趁你病要你命!

囚徒困境:越是「身邊人」,越是趁你病要你命!

春秋霸主齊桓公晚年有三位最為寵幸的大臣,分別是衛開方、豎刁、易牙。

衛開方是衛國的貴族,追隨齊桓公15年,父親去世都沒有回家奔喪,任勞任怨服侍陪伴齊桓公左右,為朝堂敬佩,視為楷模。

豎刁是宦官,也就是常說的太監。但原來也也是正常人,聽齊桓公抱怨身邊沒有得用的宦官,幾十歲的人一狠心,自行閹割入宮服侍齊桓公,很快獲得齊桓公的信任,成為最得寵的太監。

而相比前幾位,易牙則更誇張。作為齊桓公最為寵幸的近臣,他在歷史上鼎鼎有名,是廚師們的祖師爺。是史書記載第一個運用調和之事操作烹飪的庖廚,更做了一件所有廚師想都不敢想,更別提做的事情。

一天齊桓公突發奇想說:「我什麼美食都吃過,就是沒有吃過人肉。」這句話本為戲言,但易牙卻記在心上。當天下午就把一盤蒸肉送給齊桓公,請求品嘗。齊桓公吃過之後,大為驚訝,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肉脯,問易牙這是什麼肉。

易牙告訴齊桓公,這是人肉,而且來自他三歲的兒子。自己一心效忠帝王,別說是兒子,就連自己都是可以犧牲的。為祈國君身體安泰無虞,殺子以獻主公理所當然。

桓公得知這是易牙兒子的肉時,胃裡一陣翻騰,感覺噁心。但易牙殺子為自己食的行為卻讓他很感動,認為易牙愛他勝過親骨肉,更加寵信易牙。

為齊桓公創立霸業嘔心瀝血的管仲對此有著不同的觀點。他認為這三人都是諂媚小人,尤其是易牙,為了滿足國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兒子以討好國君,沒有人性,絕對不能把權力交給他。否則必然造成大禍。連自己的身體、兒女、父母都不愛的人,怎麼可能真心愛別人呢?

管仲活著的時候,還能壓制著三人,但死後沒幾年,齊櫃公很快將這三個人提拔起來,作為最信賴的親信,給了很大的權力。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重不能起床。衛開方、豎刁、易牙三人為了繼續擁有權力,決定叛亂造反,殺掉敵對的太子姜昭,擁立齊桓公的另一個兒子姜無虧,這樣他們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繼續把持大權。為此,他們下令禁止任何人出入寢宮,把齊桓公活活餓死了,桓公屍體在床上六十七日,蛆出於戶外,都無人敢收葬。

這件歷史事件,讓後人感慨世態炎涼,最親近的人可能就是「要你命」的人。其實剖析這些「身邊人」心理,皆因為囚徒困境。

什麼是囚徒困境?

當處於一種兩難的困境,沒有十全十美的辦法能逃脫,面對利益與名聲的矛盾,所有人都會做出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決定,以「背叛」換取生存空間。

在博弈論中,對於囚徒心理有這樣的闡述:

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警察分別告訴每個人: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刑一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兩人中一個坦白而另一個抵賴,坦白的放出去,抵賴的判十年。每個囚徒都面臨兩種選擇:坦白或抵賴。

表面上看選擇抵賴是最「明智」的決定。但實際上,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坦白。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如果同夥抵賴、自己坦白的話放出去,不坦白的話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夥坦白、自己坦白的話判八年,不坦白的話判十年,坦白還是比不坦白好。結果,兩個嫌疑犯都選擇坦白,各判刑八年。

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一年,顯然這個結果更好。但這個結果越是聰明人越做不到,因為它不符合人類的理性要求。

因徒困境告訴我們,個人理性有時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聰明人類因自己的聰明而作繭自縛。

對此,孔子感慨:人心比山川還要險惡,知人比知天還難。天還有春秋冬夏和早晚輪迴的固定循環,可人呢,表面看上去很平靜,內心世界卻包得嚴嚴實實,深藏不露,誰能透過外表發現其本質呢?

所以,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好人。面對囚徒困境,老好人也會在表現出他的惡,亮出他的獠牙。為了升遷,設下圈套打擊其他競爭對手;為了生存,出賣朋友同志。這樣的事情古代有,現在有,以後依然層出不窮。

陷入困境者,即使出賣了最好的朋友,他們也會找出各種有利自己的理由。凸顯自己的「迫不得已」。但歸根到底,這是利益的選擇,是人性的劣根,更是博弈規則下的必然結果。

要麼出賣隊友,要麼出賣自己!

囚徒心理的可怕在於面對困境,在只能選擇背叛換生存的前提下,兩害相權取其輕,必然導致人性的泯滅,以完全利己思想作為唯一策略。所以我們們每個人需要警惕,不要用自己善意去估量別人的惡意,也不要用惡意去毀滅最後的良知。

原創不容易,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國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歌說文 的精彩文章:

十堰有個大武當,襄陽有個小武當,沒想到中武當在這裡
開放思路分享喜悅,「開放分享」發展理念實現商家消費者雙贏

TAG:酒歌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