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個大文豪本是親兄弟,卻斷交不再來往,後來卻同仇敵愾

兩個大文豪本是親兄弟,卻斷交不再來往,後來卻同仇敵愾

在中國文學史上,魯迅和周作人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們本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在早年,這對親兄弟感情特別好,一起到日本留學,一起翻譯文章,回到北京還買了大宅子居住在一起,可是他們人到中年卻兄弟失和斷交。

奇怪的是,這對親兄弟斷交後卻同仇敵愾。一有外敵就統一戰線共同禦敵,一方有難,另一方就來幫助支持。

在女師大學生和校長楊蔭榆的矛盾風波中,魯迅當然和女學生許廣平等人站在一起反對女校長楊蔭榆。按理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周作人應該站在楊蔭榆這邊,可是事實上,周作人站在魯迅這邊,他在魯迅起草的《關於女師大風潮的宣言》上籤了字,明著表示支持魯迅。

一九二六年,魯迅和著名作家陳源的論戰,十分激烈,如果周作人真的痛恨魯迅,他應該站在陳源這邊,或者站在一邊看笑話,可是周作人卻毅然站在了魯迅一邊反擊陳源。

在成仿吾和魯迅論戰時,周作人還是站在魯迅這邊,寫文章為魯迅助陣,真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而魯迅這邊也一樣,只要文壇有人寫攻擊周作人的文章,魯迅就用筆名來幫助弟弟周作人,同仇敵愾,並肩作戰,這就是「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侮)」。

魯迅罵過文壇的很多人,就是沒有罵過周作人,哪怕他們在斷交後也不發惡言,也沒有責罵周作人總愛寫閑適文章。

後來魯迅被列入北洋當局的緝捕名單,周作人聽說後,心急如焚,立刻託人通知魯迅,讓魯迅儘快出走,避避風頭。

1936年的一個清晨,魯迅先生因病辭世。第二天,周作人先生沒有請假,照常來上課,他一直很平靜,若無其事地講課,可是第一堂課下課前幾分鐘,周作人先生十分悲傷地說道:「對不起,下一堂課我不講了,我要到魯迅的老太太那裡去。」

當時周作人沒有落淚,只是臉色有些發青,眼圈發紅。周作人不但是一位著名作家,也是名教授,他十分敬業,教書很認真,卻為了斷交的哥哥病故而不上課,這說明他對哥哥病故還是悲痛的,並沒有因過去的恩恩怨怨而興災樂禍。

魯迅先生的詩作《題三義塔》(1933年)中有一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可惜他沒有等於和弟弟周作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時候就病故了。

在斷交後,魯迅和周作人還是同仇敵愾,這說明兄弟感情很深,雖然有矛盾斷交,但是還是彼此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的精彩文章:

傭人收藏了一個柿子卻爛掉了,由此可以看出童年張愛玲的聰慧
紅樓夢:薛寶釵贏了林黛玉,卻輸給了命運

TAG: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