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滅一家族,10萬唐軍奔襲千里,斷糧斷水,李世民:必須斬盡殺絕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有一個角色著實令人印象深刻,他便是慕容復。此人出身慕容世家,年輕有為,家財萬貫,武藝高強,身邊還有美女相伴。
然而終其一生,都有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那就是恢復自己先祖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的大燕帝國。
然而到了最後,慕容復的一切努力皆是徒勞,結局非常悲慘。慕容復,真是個可悲、可恨又可嘆的角色。
誠然,慕容復是一個虛構的小說人物,但他復國理想並非沒有原型。
在歷史上,鮮卑慕容氏曾盛極一時,曾在中原地區陸續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北燕、南燕等政權,被稱為慕容諸燕。在中原爭霸中,慕容家族多次被擊敗,卻屢次復興,就像一隻百折不撓的不死鳥。
與其他黃種人長相的鮮卑人不同,慕容氏呈現出白種人特徵,他們黃髮白膚,男子長相俊美,女子相貌嫵媚。此外,慕容氏還驍勇善戰,為漢人和其他鮮卑人所懼,因此也被蔑稱為「白虜」。
慕容氏的初代酋長名叫莫護跋,他與其部眾於三國末年遷徙至遼西地區,與征討遼東軍閥公孫淵的司馬懿建立聯盟。公孫淵滅亡後,莫護跋因功受到朝廷冊封,是為率義王。隨著與漢人的深入交流,這支鮮卑人逐步漢化。而莫護跋也給自己取了一個好聽的漢族姓氏——慕容。
莫護跋之後,慕容鮮卑跟從魏、晉兩代政權,為中原護國保塞,是最忠實的盟友。而他們的習俗和語言也逐步趨向於漢人,成為漢化程度最深的鮮卑人。
莫護跋有兩個曾孫,哥哥叫慕容吐谷渾,弟弟叫慕容廆,兩人自幼關係很好,形影不離。
但長大後,慕容廆受到小人挑撥,與慕容吐谷渾發生衝突。雖然最後誤會解開,但兄弟倆心中仍有芥蒂。公元310年左右,慕容吐谷渾率1700部眾遠行至今天青海地區,建立了享國長達350年的吐谷渾汗國。
在慕容廆這一邊,他繼承了大單于的位置,開始趁中原大亂、五胡亂華之機拓展實力。公元337年,慕容廆第三子——慕容皝稱燕王,在遼東建立前燕國。公元352年,慕容廆兒子慕容俊大舉南下,打敗了冉閔,從而入主了中原。
其後,中原的慕容家族屢興屢滅。公元370年,前燕被前秦滅亡。公元383年,前秦在淝水之戰中慘敗,燕國宗室慕容垂和慕容沖分別在關東和關中起事,分別建立了西燕和後燕。
公元392年,後燕與西燕同室操戈,有戰神之稱的後燕皇帝慕容垂擊滅西燕,笑到了最後。但好景不長,公元395年,後燕在參合陂之戰中慘敗於北魏,數萬精銳皆被活埋。喪失了多年積攢的精銳,後燕從此一蹶不振。
公元397年,北魏擊潰後燕,將其疆域切斷為南北兩部。宗室慕容德趁機在南部建國,曰南燕。公元407年,後燕發生政變,鮮卑化漢人慕容雲、馮跋殺死後燕皇帝慕容熙,建立北燕。
僅僅三年後,也就是公元410年,南燕被東晉劉裕所滅,皇帝慕容寶以及數千皇族全部被殺,強大的慕容家族如今只能苟延殘喘。公元436年,中原最後一個慕容家族政權——北燕為北魏所滅。
雖然中原的慕容家族已經滅亡了,但游牧於青海的吐谷渾可沒有滅亡。雖然偏距高原,但吐谷渾歷代君主皆有大志,他們趁列國混戰之機,大肆招募中原人才,實力逐漸擴大。
中原統一後,強大的吐谷渾成為新興的隋朝的眼中釘。公元608年,隋煬帝派兵出征該國,並將之擊滅。隨後,隋煬帝在其故地建立西海、河源等郡。一開始,隋朝以為吐谷渾滅亡了,然而慕容家的人怎會輕易放棄?沒幾年,中原因隋煬帝失政而混亂,而吐谷渾余部趁機進攻西海等郡,重新收復了失地,吐谷渾竟又復國了。
不久後,唐朝建立,唐太宗李世民矢志於開拓西域,而盤踞在河西走廊附近的吐谷渾成了心腹大患。公元634年,李世民派出最強勁的陣容,讓名將李靖、侯君集、李道宗、薛萬徹以及契苾何力等人,率10萬大軍分道進攻吐谷渾。
公元635年,李靖大敗吐谷渾主力,俘獲人畜20餘萬。末代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見勢不妙,帶領余部逃亡於冰川之中。在他看來,唐軍不適應冰川和高原氣候,遲早撤軍。等唐軍一撤,便可東山再起。
然而李世民畢竟不是隋煬帝,他可不會給慕容伏允任何機會,他早就告誡李靖、侯君集等人,必須追亡逐北、斬草除根,以防慕容鮮卑再次興起。於是,侯君集、李道宗率唐軍在荒原行軍兩千里。
路途上到處是冰川,士兵們不僅被高原氣候折磨得死去活來,而且還沒有水喝,沒有飯吃。
然而,唐軍表現出了比慕容鮮卑更百折不撓的精神,最終在柏海追上吐谷渾余部。在大唐天威面前,慕容伏允的兒子伏順率全國投降於唐軍,父親伏允自縊而死。就此,最後一個慕容鮮卑政權滅亡。
最終,絕大部分慕容氏融入漢人,如今他們的後裔皆為漢族。還有少部分留在青海的,最後融入了藏族。
還有人說,青海土族也是慕容鮮卑的後裔。歷史上,慕容氏經歷了多次滅亡和復國。或許這一點特質給了金庸先生以靈感,並在《天龍八部》中創造了志在復國的慕容復。
寫在最後:喜歡三國和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公眾號「三國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興趣的可以訂閱一發,多謝支持
最新黑科技,戳個「好看」試試
※諸葛亮南征後南人真的再無反叛了嗎
※有同時見過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人嗎?居然只有這麼三位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