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驚蟄驚蟄,蓄勢而「蟄」 應時而「驚」

驚蟄驚蟄,蓄勢而「蟄」 應時而「驚」

悅讀中醫

每天

推送最新鮮的

中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小編導讀: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觀田家【唐】韋應物

「驚蟄」多在每年的公曆3 月5 日前後,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為反映自然生物受氣候變化影響而出現生長發育現象的節氣。「驚」是驚醒、驚動之意;「蟄」有蟄伏的含義,「驚蟄」的意思是說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今日驚蟄,萬物復甦,卻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所以增強體質,抵禦疾病尤為重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幾個關於驚蟄的養生小常識和葯膳食療方 ——

驚蟄是中國的一個重要節氣,傳統上習俗很多,大都與「驚醒的蟲子」有關。驚蟄當天,在山東一些地區,人們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滅掉害蟲。在陝西一些地區,人們要吃炒豆,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噼啪啪之聲,象徵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將死之前的蹦跳之聲。在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大吃大嚼,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徵的意義。

驚蟄時節最有代表性的習俗是「吃梨」。

春風十里不如你

明代醫學家李中梓《本草通玄》記載,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的保健作用。無論生吃梨或是熟食梨,於驚蟄日,都是一種寓食於節的民俗傳承。春回大地,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加上春季呼吸系統疾病較多人們很容易感冒、咳嗽,而梨有潤肺清心、消痰降火的功效,驚蟄前後吃梨,確實能預防感冒、氣管炎等外感疾病,明顯解除咽喉干癢疼痛、咳嗽咯痰以及大便秘結等不適。芋頭剝皮後蘸糖吃,甜甜糯糯的,既美味好吃,又健脾益胃、寬腸通便,最宜驚蟄食用。

驚蟄後天氣轉暖,氣溫回升較快,但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有時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因此,驚蟄時節人們需根據天氣冷暖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咳嗽等外感疾病的發生。

進入驚蟄以後,隨著天氣轉暖,人們時常會感到睏倦無力、昏昏欲睡、老也睡不醒,這就是民間所的「春困」。防治春困,要適當增加營養,給人體提供活動增多所需的給養,同時可適度吃一些「辛」味食物如韭菜、洋蔥、香椿等辛香蔬菜,可使肝氣生髮,改善「春困」不適。

春風十里不如你

驚蟄時節仍然要貫徹「省酸增甘」的飲食養生原則,應調暢肝之生髮的特性,適當補益脾胃,飲食宜清淡稍溫、富有營養。

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肉、雞蛋、牛奶等,既保證肝氣生髮,又確保肝血充沛,也不至肥甘厚味太過而損傷脾胃。同時,生冷油膩等難以消化的食物,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都要少吃,以免助陽太過、脾胃受損。

驚蟄養生代表葯膳食療方

生梨貝母湯

【原料】

生梨1 只,川貝母3g,干橘子皮1 小塊。冰糖或蜂蜜適量。

【做法與用法】

鮮梨洗凈去皮、核,切成小塊;川貝母、橘子皮洗凈,橘子皮切絲。將處理好的鮮梨、貝母、橘子皮一起放入碗內或燉盅內,加入化開的冰糖水或蜂蜜水適量和水1 杯,上籠蒸1 小時,取出,揀去貝母和橘子皮即成。喝湯吃梨。

【解析】

本方源於民間,方中以梨為主,合入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川貝母,除痰化濕、降氣止咳的橘皮即陳皮,以及養陰清熱、潤肺止咳的冰糖與蜂蜜。全方合用,具養陰清熱、除痰化濕、止咳寧嗽之功。適用於春天「上火」口乾舌燥、咽癢咽痛的調養,以及陰虛肺熱所致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氣管炎咳嗽咽癢、咯吐黃痰、咯痰不利等病證的調治。

酒釀芋頭雞

【原料】

母雞1 只(1500g 左右),芋頭400g,酒釀150g。生薑、小蔥、八角、小茴香、醬油、精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與用法】

雞宰殺後, 去毛、內臟,收拾乾淨,斬成小塊,熱水中汆

燙去腥污;芋頭清洗乾淨,削皮後切成塊;姜、蔥洗凈,姜切片,蔥切段。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植物油,將雞塊下鍋翻炒,倒入醬油上色,加入蔥、姜和八角、小茴香,倒入熱水、酒釀,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15 分鐘;將芋頭放入鍋中和雞塊一起燉煮半小時,燉到芋頭軟糯時,加入精鹽調味,接著燉煮直到湯汁收緊,即可關火出鍋。佐餐食用,食肉喝湯。

【解析】

本方為客家民間驗方,以芋頭為主,合入味甘微辛、性質溫熱,具益氣養血、昇陽散寒、活血止痛功效的酒釀,以及味甘、性溫,具補脾益胃、益氣養血、溫陽散寒作用的雞肉組成。全方合用,有補益脾胃、補養氣血、昇陽散寒的綜合作用。適用於春季氣血不足、脾胃虛衰所致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食欲不振等病證的調補。亦用於婦女產後奶水不足、頭痛身痛、大便艱難、惡露不盡等病證的調治。中年婦女經常食用,可使氣血充沛,具有強健身體、美容養顏的保健功效。

【食用注意】

芋頭雖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但需煮熟再吃,否則會刺激咽喉,多食則導致腹脹。芋頭的黏液中含有皂素,剝芋頭時,黏液沾到皮膚上,會引起過敏發癢。若遇此情況,可用生薑片擦塗或用火烤患處,即可止癢消腫。

芪杞燉乳鴿

【原料】

乳鴿1 只(350g 左右),黃芪20g,枸杞子10g。生薑、蔥、精鹽、黃酒、胡椒與清湯各適量。

【做法與用法】

乳鴿宰殺後褪毛,除去內臟,沖洗乾淨,切塊,沸水鍋中焯去血污;黃芪洗凈、潤軟、切片後裝入紗布袋,紮緊袋口;枸杞子、姜、蔥分別洗凈,姜切片,蔥切段。將焯過的乳鴿塊與紗布袋、枸杞子以及適量的生薑片、蔥段、黃酒和清湯或清水放入燉鍋內,隔水大火燉1.5小時。撈出紗布袋,棄除姜、蔥,加精鹽、胡椒調味,即可上桌。佐餐食用,食肉喝湯。

【解析】

本方又名「北芪杞子燉乳鴿」,方以鴿肉為主,合入益氣昇陽、補肺止汗、補脾生肌的黃芪,以及滋補肝腎、補血益精的枸杞子組成。全方合用,有補肝益腎、補脾益肺、補養氣血、昇陽散寒的綜合作用。適用於「春困」的防治,瘡瘍久不收口的調治。此外,亦用於大病初癒或術後,由於氣血不足致使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頭暈目眩、身體羸瘦,以及氣虛體質引起自汗多汗、經常感冒的調補。

【食用注意】

調治瘡瘍久不收口的患者時,宜用生黃芪。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說: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想了解更多春季養生常識,這本書絕對不能錯過 ——

(小編偷偷告訴大家,這篇文章正是摘自這本書哦~)

《 二十四節氣葯膳養生 》

(點擊封面,立即購買)

全書按照節氣為線索,詳細介紹了各節氣來歷、典故、特點、傳說等民俗知識,在此基礎上,根據中醫理論,按照不同節氣的不同氣候特點,配以不同的葯膳,並且對葯膳的藥理、藥效、做法、食用宜忌等詳加介紹。本書既可作為一本民俗通俗讀物,閑暇之餘,品茶賞析;也可作為養生葯膳指南,在四季更迭中用以烹制美食,防病強身;更可從中品味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你是女性大腦還是男性大腦
動靜失調則病起,何以治「動?何以治「靜」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