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見證產業的先鋒力量!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葯,難治的病

見證產業的先鋒力量!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葯,難治的病

3月5日,首屆葯明康德健康產業論壇於上海靜安瑞吉酒店隆重舉辦。論壇首日的10場專題討論中,40多位醫藥健康產業生態圈的全球意見領袖共同把脈產業動態,探討如何開啟造福全球病患的新時代。

葯明康德集團董事長李革博士

葯明康德集團董事長李革博士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歡迎所有與會嘉賓的到來。葯明康德健康產業論壇是一場全球性的盛會,屬於生態圈中的每一個人。它應該成為一場更多人共同參與和舉辦的大會;一場傳遞知識和智慧、分享成功和失敗經驗的大會;一場探討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大會。通過本次論壇,期待有更多人可以參與到以患者為中心的生態圈建設中來,為中國、美國和全球的病患造福,早日實現葯明康德、整個行業和所有人的共同夢想——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葯,難治的病。」

醫藥創新與變革

專題討論嘉賓(從左到右):英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Kevin Holland先生,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PhIRDA)執行會長宋瑞霖先生、英國生物工業協會(BIA)首席執行官Steve Bates先生、葯明康德聯席首席執行官胡正國先生、以及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先生

在論壇的首場專題討論「醫藥創新與變革」中,我們聚焦快速發展的當下。多位全球領袖從2015年中國醫藥監管的重大改革出發,探討中國乃至全球的合作如何驅動創新,影響整個產業。多年創新與合作的積累之下,我們在2018年見證豐收:去年,中國批准了9款1類新葯,佔過去10年中國1類新葯批准數的四分之一!此外,中國也迎來了首款"first-in-class"新葯的全球首批,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將來,中國患者將能用得上,也用得起更多來自海外的新葯;而來自中國的創新療法,也將邁向世界,造福全球病患。

造福全球的新葯研發

專題討論嘉賓(從左到右):葯明康德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楊青博士,賽諾菲全球研究部負責人劉勇軍博士、恆瑞醫藥全球研發負責人張連山博士、通和毓承創始合伙人兼首席執行官陳連勇博士、阿斯利康全球腫瘤研發高級副總裁,中國新葯研發總裁陳之鍵博士,以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首席執行官Damian O』Connell博士

創新時代,我們將向90%的新葯研發失敗率發起挑戰。多位研發掌門人和投資掌門人探討了當下影響全球創新葯研究的驅動因素。此外,幾位研發負責人介紹了所負責的研發管線中,最具潛力的產品或研發方向。而風投機構的全球領袖也分享了在投資新銳公司時,如何判斷其是否具有全球創新潛力。最後,幾位產業資深人士指出,無論是否是"first-in-class"的分子,只有加速研發,真正將它們變為藥物,才能真正造福全球病患。而這離不開全產業多維度的合作和努力。

「艾滋病新葯開發和科學探索上的產研合作」

演講嘉賓:Aaron Diamond艾滋病研究中心科學主任兼首席執行官何大一教授

接下來的兩場特別報告中,兩位全世界知名的科學家為論壇帶來了學術界的聲音。一個人,一個靈感,一場奮鬥,有時就足以改變歷史。在艾滋病的治療上,何大一教授就是這樣一位先驅。他與團隊帶來的「雞尾酒療法」讓艾滋病成為了一種慢性可控的疾病,徹底改變了治療格局。而在葯明康德健康產業論壇上,何大一教授進一步分享了其團隊與葯明康德集團在早期科研、科學轉化、以及新葯研發三大環節上的緊密合作,強調了在艾滋病的新葯開發和科學探索上,進行產研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炎症2030 – 現代疾病,千年病根」

演講嘉賓: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主任陳志堅教授

另一位特別嘉賓陳志堅教授是2019年「生命科學突破獎」的得主。在演講中,陳志堅教授生動地講述了人類對於炎症這一疾病數千年來的認知變遷,並用動畫形象地描述了他發現細胞內DNA感受器的「尤里卡時刻「。這條新探明的細胞內分子通路,不但為人類闡明了DNA如何從細胞內部觸發免疫應答,還回答了關於DNA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謎題。另外,這一發現也有望用於癌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炎症之外的廣闊天地。

醫藥界的下一個顛覆在哪裡?

專題討論嘉賓(從左到右):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梁頴宇女士、清華大學藥學院魯白教授、英國生物工業協會主席,MedImmune研發副總裁Jane Osbourn博士、百濟神州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ohn Oyler先生、以及高瓴資本合伙人易諾青先生

順應這兩場報告的主題,來自大學、醫藥企業、生物技術公司、創投圈、以及行業協會的意見領袖們繼續討論如何尋找醫藥健康產業的下一個顛覆。專題討論中,幾位嘉賓定義了自己眼中的「顛覆」,也探討了有望帶來下一個顛覆的諸多舉措和技術。正如他們所言,很少有行業像生物製藥產業那樣,產業鏈條那麼長,試錯的成本那麼高,研發的時間那麼久。只有真正利用上所有可用的資源,才能加速迭代過程,降低迭代成本,讓產業跨上新的台階。

中美新葯審批異同和發展趨勢

專題討論嘉賓(從左到右):葯明生物首席質量官辛強博士、寶石花醫療科技聯席董事長姚毅博士、國投創新醫療健康首席科學家何如意博士、以及葯明生物質量與全球監管事務副總裁王剛博士

下午的第一場討論中,四位全球監管的「全明星」探討了創新療法在中美兩地的審批異同,以及創新療法監管的未來發展趨勢。對話集中在中國如何接受境外臨床數據上。幾位全球監管專家指出,加入ICH之後,中國醫藥產業逐步與全球接軌。在境外數據的接受上,堅持國際通用的真實性,可溯性,以及完整性。此外,考慮到人種的差異性,如果在臨床試驗設計時,提前納入中國患者,就有可能同期獲得中國亞組數據,簡化監管的流程,加快造福更多病患。

全球和區域性臨床開發的成功之道

專題討論嘉賓(從左到右):北海康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薛群博士、中國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Craig Anderson博士、歌禮製藥首席醫學官兼大中華區研發總裁李正卿博士、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業務發展主管Matt Cooper先生、亞獅康首席執行官Carl Firth博士、以及歌禮製藥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吳勁梓博士

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怎樣才能找到專屬的臨床開發成功之道?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發領袖分享了來自中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的第一手經驗。幾位演講嘉賓指出,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高發疾病,比如乙肝和丙肝在中國有著巨大的未竟醫學需求。在這些疾病上,我們需要嘗試各種新興技術,同時激勵創新,致力帶來突破。而對於NASH等影響全球的疾病,則更需要匯聚全球機會與智慧,高效推進臨床研發,共同挑戰頑疾。

新銳視野:抗擊衰老

專題討論嘉賓(從左到右):aMoon Fund副總裁Guy Spigelman先生、Insilico Medicine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BIOAGE首席運營官、首席醫學官Eric Morgen博士、AZTherapies總裁兼首席醫學官Karen Reeves博士、ABL Bio首席執行官Sang Hoon Lee博士、以及暨南大學衰老與再生醫學院院長鞠振宇教授

論壇首日的最後三場專題討論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新銳視野。這三場討論中,我們來到創新轉化的最前沿,從抗擊衰老、抗擊癌症、以及創新技術三大領域,討論行業最受關注的熱點。

在「抗擊衰老」主題討論中,諸位嘉賓提到,衰老是人類無法迴避的話題,沒有人可以逃脫。而衰老相關疾病,則會影響全球每一個老年人。以阿茲海默病為例,在中國,確診的患者就接近千萬。而在美國,每年在這一疾病上的開支高達數千億美元。然而,我們目前依舊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案。多位來自不同領域,以不同方法抗擊衰老的專家們提到,我們需要尋找新的疾病通路,探索新的遞送方式,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最後,幾位專家也預測了哪些抗衰老技術能夠在未來幾年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新銳視野:抗擊癌症

專題討論嘉賓(從左到右):科望醫藥首席執行官,禮來亞洲風險投資基金風險合伙人紀曉輝博士、Carrick Therapeutics首席科學官及研發負責人Ash Bahl博士、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特聘研究員潘崢嬰博士、MetaboMed首席執行官Simone Botti博士、以及Vivace Therapeutic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喬爽博士

在「抗擊癌症」主題討論中,我們同樣聽到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創新創業者帶來的最新抗癌策略。從針對全新靶點的小分子藥物到雙特異性抗體,再到新穎的代謝療法,專題討論預測了未來50年里潛在的抗癌重磅突破,也分享了不同類型的療法能怎樣造福全球癌症病患。正如嘉賓所言的那樣,目前的這些突破並不是抗癌戰爭的尾聲,而只是一個開端。未來,我們期待更多重磅療法的誕生。

新銳視野:技術的邊界

專題討論嘉賓(從左到右):Cyclic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Naheed Kurji先生、克睿基因首席技術官林彥妮博士、Schrodinger常務董事J?rg Weiser博士、TARA Biosystems首席執行官Misti Ushio博士、同濟大學生物信息系劉琦教授、Twist Bioscience 高級副總裁Ray Tabibiazar博士

論壇首日的最後一場專題討論中,我們將目光投向未知的邊界。幾位創新創業者聚焦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計算化學,以及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探討它們能怎樣降低研發成本,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研發效率。同時,這些嘉賓們也分享了這些新興技術在數據特異性、監管政策、公眾認知度等方面所面臨的障礙與挑戰。

總結而言,開幕的10場專題討論和演講為我們展望了新葯研發與監管的新趨勢,描繪了全球合作研發的勝景,並呼籲要將真正具有創新性的突破和技術應用於醫藥健康產業。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運動、節食、激素,這3招有利於細胞「自我清潔」|PNAS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