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母親突然去世。

這樣的場面,你在電視里看到的多是披麻戴孝,草木同悲。

但。

總是這樣嗎?

大哥從國外回來奔喪。離家十年,見面的第一句話是——


為什麼媽出事的時候

你們都不在身邊

有這麼當子女的嗎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二哥和老三誰也不待見誰。

關起門來,二哥二嫂說起閑話。

不想說她了,噁心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父親躺在沙發上,說話聲氣若遊絲。

而老三打量他的神情,居然是這樣的……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好像是剛經歷了喪偶之痛。

但父親最惦記的,是回到老宅,找到家裡的存摺。


因為——

你媽剛過世

我好不容易能伸直了腰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呵呵。

這還像個家的樣子嗎?

但不管關起門來是個什麼樣子,外人問起:「你家裡怎樣呀?」

他們一定會異口同聲地說——

《都挺好》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都挺好》是一部家庭劇,主角是一五口之家。

這是全家福。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全家人齊齊整整,笑容滿面,貌似正常得很。

仔細看左邊局促的女孩。

她是這家老三,蘇明玉。

但怎麼看都像個局外人

《都挺好》劇情發展不拖沓,第一二集就交代了個明白。

自打孩子們出生後,蘇家食物鏈就定型:

蘇母趙美蘭>大哥蘇明哲>二哥蘇明成>父親蘇大強≈蘇明玉。

蘇明玉會在最底端,只一個理由,她是女孩。

在蘇家,母親能為大兒子要去美國留學賣房,能免費贊助給工作前去散心的二兒子2千塊,偏偏捨不得給小女兒出1000塊報名高考強化班。

後來竟然以家裡經濟條件不允許為由,讓學習成績好的女兒去讀免費的師範。卻在一年後,火速賣了家裡第二間房,給二兒子結婚用錢。

父親蘇大強,一被老婆喊全名,就會條件反射地一抖。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女兒負氣要跟他們決裂時,他都不敢勸一句。

和很多人一樣,在Sir早期的觀念里,家,總有個差不多的模板——

父嚴,母慈,子孝。

規矩分明,又其樂融融。

《都挺好》毫不留情撕開了這層粉飾和偽裝。

你會看到,一個並不仁厚講理的母親。

大兒子明哲學習好,能給家裡爭光,她喜歡;二兒子明成嘴巴甜,她也喜歡;唯獨小女兒明玉,她就是看不順眼。

一個忍氣吞聲的父親。

他總是佝僂著背,遇到爭吵就習慣性地躲。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似曾相識。

在導演簡川訸的上一部作品《歡樂頌》中,也爆發過同樣的矛盾。

樊勝美,一個憑藉自己能力在上海站穩腳跟的獨立女孩,卻被像吸血鬼一樣的家庭依附。

父母重男輕女:女兒孝敬是應該,但把錢拿去接濟兒子是他們的自由。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於是,她就被迫當上了別人口中的「扶弟魔」。

同樣的痛點,《都挺好》來得更加複雜。

它沒那麼強烈,但卻像一根針,扎到你以為沒所謂的地方,戳破你在外漂泊後對家積累的濾鏡。

那個逢年過節總被呼籲回去的地方,不止有溫馨,它還攢了一堆的難言之隱。

《都挺好》拍的是蘇家的家醜。

父母自私,拖累兒女;子女不睦,敷衍推脫。

但這次家醜,卻可能是對現今中國家庭的一次重構。

原作小說簡介開頭有這麼一句話,很關鍵。

每一個家庭都是不等邊形,只要每一邊都安之若素,不等邊有不等邊的理由。看蘇家那麼畸形的不等邊形,也是穩固地發展了幾十年呢。

一個家是一個頂樑柱支持,如今拔去頂樑柱,這個家如何恢復平衡結構。

蘇母在世時,這個頂樑柱是她。

手握家中經濟大權。

即便女兒要跟家裡翻臉她也不怕。


蘇明玉 你是個女孩

你怎麼能跟你兩個哥哥比呢

我們只負責你到18歲

你以後還要嫁人

到老了我們也不需要你養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強勢的蘇母,是家中頂樑柱,也是她,讓蘇家不等邊形畸形地穩了半輩子。

孩子小時,家中資源、情感分配失衡,錯在母親強勢,也錯在父位缺失。

蘇大強不像蘇母趙美蘭,對一個能出國留學、一個能討自己歡心的兒子是真心偏愛。

他看不慣明成油嘴滑舌卻好吃懶做,對學習不錯的小女兒也有心關愛。

但他太軟弱。

飯桌上,明明有5人份的雞腿,蘇母偏要多個動作示愛,先後給明成、明哲夾到碗里。

蘇大強耷拉著眼,心裡氣不過,手上筷子也捏起一雞腿,悄悄就往女兒碗里送。

女兒倔,不肯吃,他又怕被老婆罵,訕訕把雞腿夾回盤子里。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這一送一丟,已經是蘇大強自以為能做,為父最盡的責任了。

「你看,我不是不愛你啊,我只是不敢。」

那個沒有得到寵愛的女孩成了什麼樣?

渾身有刺,和家人保持距離。

對父親,沒有依靠和寄託,她看他,像看個孩子。

那些被他影響,得到寵愛的男孩成了什麼樣?

老大蘇明哲,名字取得好,以「孝道」明哲保身,自己遠遁國外,擔負給蘇家爭光的重任,理所當然地可以不用照顧父母,又沒有心理負擔。

知道父親不適,立刻指責弟弟妹妹。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老二蘇明成,在母親羽翼下,享受半生的撒嬌好命。

要治家出力幫媳婦解決煩心事時,還是只能用撒嬌這一招,否則就是學母親的以暴制暴。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都挺好》目前只有7集,蘇家所有人各自的心結還沒完全展示。

但可貴的是,這部劇沒有過分側重主角蘇明玉的光環,反以中立的態度審視蘇家每一個人。

《都挺好》沒有那種活明白的通透人,裡頭都是些活得一知半解的普通人。

各人有各人的討厭,但也不迴避各人有各人的委屈。

沒了老伴兒的蘇大強住在二兒子家,每天只能吃外賣,還打電話跟兒子抱怨。

但沒辦法,二兒子和兒媳婦不會做飯,白天要上班,蘇大強人又馬虎,用煤氣不安全。

只能每天給他點外賣。

吃外賣乍一聽多敷衍多不孝。

可年輕人自己在單位都是吃外賣,給老人家點的外賣他不喜歡,覺得飯夾生。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兒子兒媳委屈啊,那家外賣店多貴啊,平時自己都捨不得點。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這種全方位的透視拍法,才最真實——

如果只拍大家的討厭,就是一出標準狗血生活劇;

如果只有各人的委屈和犧牲,又是一出家和萬事興的標準四好家庭劇。

在家庭責任、義務的擺弄下,人人都覺得自己為這個家付出很多,都覺得自己不容易,人人也都覺得對方太不可理喻,矛盾升級,摩擦加劇。

《都挺好》的劇情雖然是家長里短的瑣碎事,但在這種矛盾積壓的過程里,我們看到的是,累積在中國家庭的隱痛。

然而奇怪的是。

因為揭露出這些家庭的隱痛,也讓《都挺好》招致了許多「三觀不正」的一星。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那麼Sir想問,何為三觀不正?

如果洞察家庭成員的隔閡、猜忌、怨懟,就叫做三觀不正的話,那麼《紅樓夢》恐怕是天下第一三觀不正之奇書。

看看《都挺好》的開頭——

那是一張張誇張失真,連自己也分不清數為何而笑的笑臉。

這不就是我們身邊的親戚,我們的熟人社會?

今年第一部追到停不下的國產良心

當家庭,被要求了「必須正確」「必須溫暖」之後。

就能讓我們的家庭真正幸福起來嗎?

恐怕到時候,「都挺好」會變成一句咒語——

裝笑久了,笑就長在你的臉上,變成一張面具。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r電影 的精彩文章:

火了六年,今天終於被看見
終於輪到他霸屏

TAG:Sir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