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評價體系「崇洋」,是骨子裡缺少「自信」
來源:中國科學報
「人才帽子的界定,我們仍然在熱衷於引進『洋』博士或博士後,『土』的壓根就不在考慮之列;重大科技計劃的實施,我們數數論文和專利就可以給出從『跟跑』一躍而『領跑』世界的結論;科技論文,發表十篇《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仍抵不過一篇《自然》《科學》,後者依舊被捧為科技期刊的『聖經』。」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的上述「大實話」,句句直擊當前科研評價體系的「要害」。
外國人說好,才是真的好?
2018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在設立人才評價指標時要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
在武向平看來,《自然》《科學》的「神聖」、SCI的地位、「帽子」的光環、獎項的分量,仍顯性或隱性地貫穿在目前的科技評價體系中,這值得人們深刻反思。
「《意見》的出台反映了科技界上下一致的呼聲,但當前科技評價體系改革仍在『深水區』艱難跋涉,其根本原因是中國科技工作者還缺少對自己文化的自信。」
在工作中,武向平發現了一些人們「習慣了」但實際並不合理的現象。
首先就是對外國的盲目崇拜。
據武向平觀察,在當前大多數人才和獎項評價中,評委一般都自然而然地認為發在《自然》《科學》上的文章才是國際公認的成果,而像《中國科學》《科學通報》這樣的國內期刊,都是「自己在家鬧著玩兒」。
又比如,在一些項目申請和答辯中,科研人員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質疑:某某國都沒做,我們為什麼要做?外國人是怎麼評價你的成果的?外國人引用你論文的情況怎樣?
「只有外國人說好,我們才敢相信是真的好,我們的評價標準彷彿是建立在國外認可的基礎上。」武向平說,「反觀之,外國人何曾以中國科學家的引用或評價作為晉陞或評獎的佐證?我們骨子裡缺少的,就是那份自信。」
「帽子」亂飛是因為人才太「貪」?
近年來,我國各種人才計劃層出不窮,「香江」「黃河」「長江」「泰山」「黃山」,甚至「珠峰」,中國的名川大山幾乎不夠用了。
伴隨而來的,是這些「帽子」後面的灰色利益鏈和對青年人才的腐蝕。幾乎每年兩會期間,這一問題都會遭到科技界代表委員的「吐槽」,並引發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比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遴選「傑出青年基金」的受資助者時,其實並沒有和任何利益掛鉤,但到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層面,卻出台了配套政策給「傑青」提高待遇,以千方百計留住人才。
在武向平看來,造成「帽子」信譽危機的真正推手,不應全部歸咎於青年人才的「貪婪」,也不應極力責備那些需要依靠「帽子」數量提升自身地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其深層次的原因,仍是文化自信的整體缺失。科研單位缺乏用自身科研實力和優質環境來留住人才的底氣,進而引發了對「帽子」的惡意追逐。
「只有當人才的『帽子』回歸榮譽稱號的本來面目,只有當全社會都滿懷自信地學習卻又不是供奉各類優秀科技人才,我們的科技人才計劃才能為社會所尊重,並為科技進步帶來正能量。」他說。
五年做不出成果的後果,誰來承擔?
必須承認,「唯數量論」的科技評價體系在歷史上曾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幫助中國完成了科技發展的「原始積累」。時至今日,中國的國際科技論文數量已經連續第9年排在全世界第2位。
但往後的路要怎麼走?2016年引力波發現的案例,引起了很多中國科技管理者的深思。這樣一個耗時30年且沒有中間成果的項目如果搬到中國,真的能夠實施下去嗎?
以一個執行期五年的科研項目為例,由於財政的滯後,一般在經費到賬三個月左右,科研人員就會被要求提交第一份年度進展報告,隨後便是兩年期的中期檢查,最後是五年期的結題驗收。
「三個月就要『成果』,兩年就要『發現』,五年就要『領跑』,在這種體系下,看不出進展或進展緩慢的項目,得到後續支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沒人敢承擔五年做不出成果的後果。」 武向平直言,科技管理體系造就的短周期、重數量、逼成果式的項目考核機制,表面上看違背了自然科學探索的基本規律,而實質上卻是缺乏文化自信的典型表現。「不敢放手讓科技工作者去自由探索,於是便給科學發現規定了時間、規定了任務、規定了模式、規定了標準。」
「當我們樹立了文化自信,我們就能理性地對待科技項目自立項、實施到考評的全過程,我們就能放開對科研人員的束縛,讓科研項目回歸自由探索的廣闊天地,讓科技工作者跳出思想和行動的牢籠,敢於冒風險、求真諦。」武向平說,只要科技工作者堅持文化自信,中國就有能力、有信心參與並引領自然科學的時代變革,屹立在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央。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