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用茶控制西番人民?首博這400件青海文物里有線索
四海八荒的兄弟姐妹們大家好,你們可愛的小編又來給美膩動人,風流倜儻的你帶來各種你感興趣的話題和新聞啦嘿嘿,歡迎大家來到,輕鬆快樂任你來逛的「生活情報站」?
山水萬重的青海,地貌南北三分,文化農牧兼蓄。扼守衝要的青海,民族聚居融合,交通聯結中外。昔日的山、水、路,是演繹青海厚重歷史的舞台,遠在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已生活在這裡。如今,400多件(套)珍貴的青海文物走進了首都博物館的展廳,「山宗·水源·路之沖」將悠悠歷史長河中的青海往事娓娓道來,向大家展現「一帶一路」中的青海所蘊含的文化交流信息。
442件(套)珍貴的青海文物亮相首都博物館「山宗·水源·路之沖——一帶一路中的青海」展覽,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觀展亮點
重器雲集 嘆為觀止
此次展覽精心挑選出442件(套)珍貴文物,既有新石器時代精美的彩陶、早期銅器,也有特色鮮明的金銀器、絲織品等,很多都是第一次和觀眾見面。展品中有反映中國最早祭祀場景的雙人抬物紋彩陶盆;尺寸之大國內只此一件的瑪瑙十二曲長杯;還有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銅鏡七星紋銅鏡;極罕見的蚌殼鑲金口耳杯金扣蚌殼羽觴……可謂是重器雲集,非常值得一看。
此次展覽以青海歷史發展為主線,以農耕與游牧的大視角切入,展示青海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蘊含的文化特徵。展覽共分源遠流長、漢風羌道、吐谷渾國、吐蕃東進、海納百川、視頻介紹六個部分,在每部分中單列出青海與絲綢之路相關的內容,引導觀眾去了解大美青海的山川往事。無論從展覽內容還是展覽設計,無疑都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觀展讀寶
精美彩陶 描畫古老祭祀場景
在開篇「源遠流長」部分,展示著諸多器型樸素但紋飾優美的彩陶器,它們代表著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成就,「青海的彩陶代表著新石器彩陶藝術發展的高峰。」
據介紹,在新石器時代,青海東部寬廣肥沃的河湟谷地到一望無際的柴達木盆地,都有古代文化遺存分布其間。小柴旦湖遺址、貴南縣拉乙亥遺址填補了青海石器時代的空白,它與最新發現的西藏尼阿底遺址,共同構成人類征服青藏高原最早的證據。新石器時代的馬家窯文化、青銅時代的齊家文化等諸多文化,又證明青海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件新石器時期馬家窯類型的雙人抬物紋彩陶盆距今已有約5000年的歷史。這件彩陶盆泥質為紅陶,內彩主題為四組相向而立的人物,背部彎曲、雙臂前伸共抬一圓形重物,四組紋飾之間以橫豎條紋填充,人物和橫線之間用豎線間隔開,下面是平行紋,口沿飾三角紋和斜線條紋,盆外彩繪有平行帶紋和單鉤紋。據本次展覽的策展人高紅清介紹,這個彩陶盆反映了中國最早的祭祀場景。
另一件青海省博物館藏的彩陶靴出土自海東市樂都區柳灣遺址,屬於辛店文化。專家介紹,這件彩陶靴在我國屬於首次發現。文物質地為夾砂紅陶,口微侈,靴內空,靴筒為圓形,靴幫與靴底銜接處向內凹曲,靴底前尖後方。通體施紫紅色陶衣並以黑彩繪製幾何形圖案。靴筒繪有對稱雙線回紋,靴幫飾雙線帶紋和三角紋。
瑪瑙長杯 體量驚人全國罕有
「這件文物見證著『滄海桑田』的變遷。」高紅清所指的是一件青海省博物館藏魏晉十六國時期的金扣蚌殼羽觴。這是一件長13.7厘米、寬10.4厘米、高3.5厘米的大型酒杯,出土自西寧市南灘磚瓦廠魏晉墓。所謂羽觴也就是耳杯,是一種橢圓形器具,淺腹,平底,兩側有半月形耳,如鳥的雙翼。南朝梁元帝蕭繹在《採蓮賦》中吟道:「鷁首徐回,兼傳羽杯」,說的「羽杯」就是這種器型。羽觴盛行於戰國到魏晉時期,為日常生活用具,多以木胎作器,也有銅質耳杯。「蚌殼鑲金口的耳杯極為罕見。這件酒器以較大的蚌殼做杯身,蚌殼口沿處用貴金屬黃金鑲口金邊,口緣兩側有橫柄,製作精細,造型優美、圓潤,光澤晶瑩鋥亮,白色蚌殼與金色鑲口交相輝映,和諧自然,它應為主人生前喜愛和使用之物,同時也體現出其主人顯貴的身份和地位,器具本身華麗華貴,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而之所以說它是「滄海桑田」的見證者,是因為這件以蚌殼為材質的酒器出土於深處內陸的青海省。而科學界普遍認為,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曾是一片汪洋。
「這麼大體量的『同款』酒器,全國就這一件。」高紅清所指的是一件晶瑩剔透、體形驚人的瑪瑙十二曲長杯。這件文物出土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墓群,用整塊醬黃色瑪瑙製成,器壁厚重,透光性好,琢磨光滑,通體呈玻璃光澤,可見片狀結晶和片裂開線。杯口呈橢圓形,中間內凹,兩端翹起,圓底,有十二個橫向的曲瓣。「這件酒器原料大,色彩瑰麗,加工精美,是中亞文化影響的產物。」
瑪瑙十二曲長杯,晶瑩剔透,體形驚人,在全國僅此一件。
馬紋織錦 展開浪漫奔放想像
「從當地出土的許多織物上,我們都能看出草原民族對馬的喜愛和馬在當地人民心目中神聖而特殊的位置。」比如一件都蘭古墓出土的唐代「黃地對飛馬飲水紋錦」,這件錦片以白色為地,以紅、黑兩種色調織出圖案,圖案為兩匹左右對稱低頭飲水的翼馬。馬翼捲曲,脖、腹、臀有黑色斑紋。馬鬃剪花的做法在中亞到北方草原文化馬的造型中都能見到。馬佩綬帶則源自波斯皇室的披帛,飄帶向上飛揚。三足站立、前足彎曲造型的馬,整體狀態穩定協調,一足蹬地微抬又為之在靜態中增加一份動感。「這種『飲水馬』錦在吐魯番出土的6世紀文書中有專門的記載。背生雙翼的馬匹很像西方神話里的『天馬』,體現了當地人民浪漫奔放的想像。」
另一件「紅地中窠對馬紋錦」圖案為兩個完整的聯珠紋橢圓形團窠,團窠內為對馬圖案。長著翅膀的馬兒站立於蓮瓣狀花草花台之上,兩兩相對。馬鬃與翼翅呈條帶狀,頸後有兩條結狀飄帶,翼翅如卷草般向上彎曲。「團窠之間以八瓣小團花為中心形成四方連續的簇四團窠圖案,這種圖案在青海地區仍保留了中亞的傳統式樣,並發展有新的雙向連接的簇二團窠圖樣出現,在文化交流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外,高紅清指出,一件「紫地婆羅缽文字錦」殘片在展覽中頗為重要。這是由於在它反面的紅地上,有波斯薩珊朝所使用的婆羅缽文字,德國波斯文專家將之解讀為「王中之王,偉大的,光榮的」之意。「根據藏漢文史書記裁,吐蕃在公元660年至866年之間,向波斯等西亞諸國進行了擴張,並且使一些國家臣服。寫成於公元812年或813年的一則阿拉伯文史料中記載,當時喀布爾沙多次被稱作『吐蕃王中王』,正好與該絲綢上的文字內容不謀而合。」
漢代卧式羊形銅燈
金牌信符 講述「以茶馭番」往事
展覽中,一則「茶馬互市告示」講述著明朝實行茶馬貿易「以茶馭番」的一段往事。據高紅清介紹,這件文物為萬曆十九年欽差巡按陝西監察御史關於「拒虜納馬」事給青海地區藏族的申明告示,反映了茶馬貿易制度——「差發馬」即「金牌差馬」制度的歷史概況。
告示內容大概是這樣的:「西番都是大明皇帝的疆土,番人都是大明皇帝的赤子,大明皇帝因爾番族得茶則生,無茶則死,每年爾合當差發,依期納馬,即給爾茶篦,以全爾性命,加以賞勞。爾子子孫孫受我國恩,真是與天地生成一般,該得盡忠報效,永做藩籬。除今年慧隆寺族堅措合上等,納過差發馬共捌匹,照數給茶頒賞外,各族頭目傳諭各番,以後務要感恩圖報,一心頂戴大明皇帝,每年收養好馬,依期來納。番漢合併剿虜,使虜不能駐牧西海,爾等自無顧慮,歲歲納馬易茶,永享安樂。」
高紅清說,從以上檔案內容不難看出,明朝利用西番人民嗜茶如命的特點,控制茶葉,從番民手中換取大量的軍馬,使西番受制於中央王朝的「以茶馭番」政策。
與這段歷史相印證的,還有展覽中的一枚「金牌信符」。據介紹,洪武初年,開茶馬互市後,私茶嚴重,朱元璋下令嚴其制,酷其刑。據《明會典》記載,明王朝共製作金牌信符41面,下發沙洮州、河州、西寧州各部族,其中河州必里衛西蕃29族21面。每三年遣官一次合符,以茶易馬。
這件金牌信符為紫銅描金材質,長方形,頂部半圓形,正面鑄楷書「信符」二字,背鑄篆書「皇帝聖旨」四字,下部為「合當差發,不信者斬」八個字,騎縫處有「拾伍」字樣。高紅清說,這種編號「拾伍」的金牌信符,就是當年下發給必里衛21面金牌中的一面,是明代以茶易馬的專用憑證。「『以茶馭番』策略的運用,以推行『金牌差馬』制最為典型。金牌差馬又稱差發馬,是皇帝對臣民的『差發』,為西北、西南藏區僧俗首領族所持有、按期為明廷交納馬匹的憑證。」
觀展提示
展覽時間:
展期至6月30日
開館時間:
9時至17時(16時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每周六延時開放至20時。)
展覽地點:
首都博物館地上一層B展廳
展覽類型:免費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孫樂琪 文 程功 攝
編輯:tf10
讀完本文有什麼關係和看法?說出你 的想法,不要吝嗇你那點力氣來吧,發表你的想法和建議,本大俠會在第一時間回復給大家,哈哈
TAG:美麗的夢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