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用RX580和GTX1060總結下持續了三年的甜點顯卡之戰

用RX580和GTX1060總結下持續了三年的甜點顯卡之戰

本文作者:pj247

前言

早在2016年寫了篇GTX1060 3GB版本 VS 6GB版本的帖子,當時就想加入A卡的對比,不過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事實現,帖子如下:

本是同根生:GTX1060 3/6GB 顯卡,到底怎麼選前言GTX10603GB最後還是來了!最開始說GTX1060將會推出一個3GB顯存版本,隨後說不會發布,直接發布GTX1050,然後還是GTX10603GB上市了。看來NVIDIA也是相當糾結GTX10603GB是從GP-106核心閹割而來,流處理器從原來的1280削減為1152個,顯存從6GB攔腰pj247|贊901評論158收藏303查看詳情

想不到3年過去了,GTX1060依然擺在新貨貨架上 。只不過除了3GB/6GB版本,又有了刀下的新兵:5GB版本(其實這幾個版本除了顯存大小不同,CUDA也是不同的);A卡這邊也是小修小補,從RX480升級到了RX580,最近又出現了RX590。

RX590/580和GTX1060的前世今生

春節前我終於湊齊了下面的三張顯卡,完成三年前沒有完成的任務了(其實其中兩張都算是我的收藏品了)。不過由於本職工作太忙,拖拖拉拉一直到現在才完稿,拖到GTX 1660TI都出現了

。由於時間和精力的關係這次不能帶上1660TI一起測了,爭取最近再搞一塊1660TI加入到對比測試中去。

RX 590是AMD改用台積電12nm FinFET工藝的產物,架構還是Polaris,不過具體的代號變成Polaris30,其它參數也沒有變化,核心頻率上相比GTX580有15%的提升(公版頻率),預計性能有12%的增長。

前輩RX 580選手進場,8GB版本,後續和RX 580對比中不會出現顯存大小不同的影響。

收藏多年的GTX1060 6G版本,6GB 版本,3年來一直活躍在甜點顯卡的最前線。

硬體配置一覽:

CPU :intel i7-9700k

主板 :華擎(ASRock)Z390 Taichi(太極) Ultimate

內存 :宇瞻(Apacer)黑豹玩家 DDR4 RGB 燈條 金色 3200 32G (8G*4)

顯卡 :XFX (訊景) RX 590 8G黑狼版

藍寶石 RX 580 8G D5 超白金

影馳 GTX 1060 GAMER6GB

電源 :鑫谷崑崙1080W電源

機箱 :聯力PC-T60

散熱 :利民(Thermalright)風影TA140cpu 散熱器

本次同步評測的顯卡品牌,頻率以及驅動版本如下,三款顯卡都是非公版本,實際頻率要比公版的高出很多:RX 590 8G黑狼版的頻率要高出公版~2%;而RX580 8G 超白金的頻率要高出公版5%;結果導致了RX 590與RX 580的差距略有縮小。N卡這邊,由於其Boost的機制,溫度越低頻率越高,再加上影馳顯卡一直對功耗的限制比較松,所以測試中最高頻率可以到達1961MHz,也是比一般的公版顯卡高出很多了。

RX590/580和GTX106的甜點大戰

基準性能測試

基準性能測試還是選擇了3DMark,魯大師用來娛樂下還是可以的,但是對比測試不能反應出顯卡之前的客觀性能差距,所以咱們這次稍微嚴肅點的測試還是不加入魯大師的成績,請諒解。

此外,如果把三張顯卡的成績都發出來,圖片的數量就太多了,所以只發出RX590(考試成績最好嘛

)的3DMark測試截圖,其它數據見下面的匯總對比表。

首先是基於DX11的Fire Strike測試

然後是基於DX12的Time Spy測試

3DMark的VR測試,3色房子測試都超過最低VR要求很多,但也和高端配置電腦有一定的差距。不過話說最近VR發展的並不算太好。

RX580和RX590同架構,頻率不同而已,所以3DMark的DX11、DX12、VR測試的差距基本相同,都在9%左右,沒有達到預計的12%也是因為之前說的這款RX580的頻率太高的原因。

而GTX1060的成績就有點沒面子了,最多落後RX590大概20%的性能,相比RX580也是全面落敗,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顯卡了。當然我認為還是要以實際遊戲為準,通過後面的測試,發現這次的3DMark測試的性能差距和實測遊戲的不太一樣。

遊戲性能測試

測試項目包括了10款遊戲的BenchMarch和吃雞,同樣的如果把所有測試截圖都發出來,圖片的數量確實太多了,所以只發出了RX590的三個遊戲測試截圖,其它數據見下面的匯總對比表。

孤島驚魂5(DX11)

刺客信條:奧德賽(DX11)

古墓麗影:暗影(DX12)

還是暴力對比數據表來的直接點!

DX11遊戲

首先來看看DX11遊戲的表現:在1080P解析度下, RX590的性能以100%計,RX580的性能可以達到92%,而GTX1060也可以達到96%,遠沒有3DMark測試的差距那麼大,而且RX580略輸於GTX 1060。

解析度到了2k,RX590對RX580和GTX1060的優勢會擴大一點點,但RX580還是略輸於GTX 1060。

DX12遊戲

在DX12的測試中RX580終於完成了對GTX1060反超,RX590對GTX1060的領先優勢也擴大到了14%,看來A卡對DX12的優化還是不錯的。

解析度到了2K解析度,趨勢基本和1080P解析度是一致的。

功耗測試

功耗測試使用FurMark讓顯卡達到最大負載,使用米家的智能插座測試功耗,注意測試的功耗為整個平台的功耗,而不是顯卡的功耗;另外這也是實際的輸入功耗(電源有轉化效率,硬體實際的得到功率只有輸入的80~90%)。

無疑GTX1060的功耗最低,由於RX590的頻率提高了,功耗相對RX580也高一點,不過通過減電壓的方法能讓其到達RX580的功耗水平。

這裡我又作了個蛋疼的測試,想要證實下RX590是否只是對RX580的頻率提高?測試方面很簡單:RX580想要超到1580MHZ的頻率基本事不可能的(作為普通用戶而言,大神除外),而RX590降低1411MHZ卻很容易(測試中RX580的頻率)。所以就把RX590降到了1410MHZ(驅動里調不到1411MHZ),跑了下3Dmark的Fire Strike,RX590和RX580的顯卡分數分別為15755和15552,RX590高了1.3%,測了幾次都是RX590略高了一丟丟,排除了誤差的可能。看來Polaris 30可能還真是要略強一點點,當然在實際遊戲中這種差距可能連1幀都不到了

小節

AMD的驅動優化總是來的慢一些,不過總比不來的好

。打上雞血驅動後,RX580整體性能上也可以略勝RX 1060 6G一丟丟,當然從成績看,RX 1060 6G在DX11的遊戲表現上更好,不過注意看看那些領先幅度比較大的遊戲,都算上古時代的了,很可能AMD已經放棄了對這些遊戲的單獨優化。而DX12的表現上已經是RX580的全勝。那麼RX590出場後已經可以大勝GTX1060 6G了,終於贏得了3年戰爭的勝利。

不過NVIDIA的Turing(圖靈)架構顯卡已經開始新的約架,而AMD這邊在甜點級的顯卡產品上面還沒有啥新動作,如果只是靠老顯卡降價,雖然RX590還可以一戰,但不免又處於了被動的局面。

最後說下現在GTX1060 6G的功耗優勢還是依然存在的,RX590和RX580在這方面確實不如對手,在日常應用中要多費一點的電能。不過在測試中發現RX系列的電壓給都比較保守,完全可以通過降低電壓來節省功耗。當然這對於整機的電源預算上不會產生什麼影響,無論上哪款顯卡,恐怕大家的第一選擇都是額定500w的電源吧!

反鋸齒那些事

每個人對甜點顯卡的定義也許都有不同,但是基本的判斷因素應該是兩點:價格和性能。價格上無疑這三款顯卡都是甜點級的,那麼性能上呢?

小熊的定義是:70~80%的遊戲可以在1080p解析度下設置最高特效,遊戲幀數在50~60以上;1440p解析度下,在不大幅度降低畫面效果的情況下,調低些設置,也能讓遊戲幀數在50~60左右。

通過上面的測試可以看到這三款顯卡基本可以做到1080p解析度下設置最高特效,遊戲幀數在50~60以上(刺客信條:奧德賽、殺出重圍:人類分裂、奇點灰燼不是最高畫質,其它都是),但是到2k解析度後幀數降低了30%左右,很多遊戲只有30幀左右了,這樣玩的就不爽了。

高解析度下,要保證畫面效果,還要提高幀數,小熊首先想到的就是降低反鋸齒設置。

什麼是反(抗)鋸齒呢?

屏幕里的像素點都是垂直和水平排列,因此在顯示傾斜或者曲形的物體時就會出現鋸齒,俗稱「狗牙」。反抗鋸齒(Anti-aliasing)即為」抗圖像摺疊失真「,就是指對這種物體邊緣邊緣進行柔化處理,讓圖像邊緣看起來更平滑更柔和,使畫質效果更好,消除多邊形結合處的錯位現象,降低了圖像的失真度。

通過嘗試調低反鋸齒設置,發現有的遊戲幀數提高很多,有的卻並沒有。這是因為反鋸齒的類型不一樣,原理也就不一樣了,所以下面就來聊聊反鋸齒那些事。

最長常見的反鋸齒技術有FXAA,也就是「快速近抗反鋸齒」,其原理是為整個遊戲提供一層濾鏡,來「矯正」那些有鋸齒的物品,雖然這樣對於配置的要求很低,但這樣一來會讓整體畫面變得更模糊。這個東東不佔用資源,對幀數不會造成影響,但效果確實不咋地。

SSAA,也就是「超級採樣抗鋸齒」,即將遊戲解析度渲染到更高的解析度,再將畫面縮小為當前解析度,呈現在玩家們面前。這樣無疑會帶來極為乾淨和順滑的畫面,但對於資源佔用多,幀數會下降的很明顯,比如看到古墓麗影9在1440p解析度下採用了SSAA 4X的反鋸齒,幀數只有30多;而關閉後,幀數就回升到60多,相當於開啟SSAA 4X後佔用了~45%左右的資源,還是相當大的負擔。

下圖為古墓麗影:崛起的截圖:FXAA模糊的效果很不好;而關閉反鋸齒後,邊緣鋸齒非常明顯;SSAA的效果無疑是最好的。

MSAA指的是「多重採樣抗鋸齒」,原理和SSAA一致,都是通過將圖形拉伸至更高倍率下的緩存之後再更精細的圖像上進行採樣,但MSAA僅僅針對對畫面中出現鋸齒的物體邊緣進行採樣,這樣負擔有所減輕。殺出重圍:人類分裂關閉MSAA2x後,幀數也恢復很多,換算下來MSAA2X佔用了~35%左右的資源,但是對顯卡來說還是負擔。

下圖可以看到關閉MSAA後,圖片中槍的邊緣鋸齒非常明顯。

TXAA了,也就是「時間抗鋸齒」,它會提取畫面上一幀的信息來對遊戲鋸齒部分進行採樣和分析,由於是對既有信息進行分析,因此效率比MSAA更高。可以看到古墓麗影:暗影關閉時間抗鋸齒,幀數也並沒有提高多少,相當於時間抗鋸齒佔用資源率只有5~6%

SMAA則是「次像素形態抗鋸齒」(不要和MSAA搞混了哦),它結合了MSAA和FXAA兩種技術,既像FXAA那樣提供了濾鏡,也像MSAA那樣對圖像進行採樣以融合顏色,但它帶來的模糊更少,計算量需求也更小。殺手關閉SMAA後幀數提高了1~2幀,相當於SMAA佔用資源率只有1~2%,是這幾種反鋸齒消耗資源最低的。

下圖為古墓麗影:崛起的截圖:SMAA和TXAA其實都有模糊化的效果,但是關閉反鋸齒後,邊緣鋸齒又會非常明顯。

其實反鋸齒還有其它幾種,以及幾種類型的結合方式,這裡就不展開介紹了。從效果上說簡單粗暴的SSAA無疑是效果最好了,MSAA也不錯。而TXAA、SMAA和FXAA從效果上來看都是一種模糊化的處理,一些遊戲可能由於優化的原因,使其在一些場景里的效果並不好,比玩家說的畫面效果比較「糊」就是可能是反鋸齒即使所導致的。

但上面的截圖其實都是把一些細節放大N倍才能明顯的看出區別了,我們也不用太緊張「狗牙」。而提高分別率,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開啟了SSAA,所以如果在高解析度下,是因為遊戲開啟了SSAA或者MSAA,才導致幀數變低,完全可以降低反鋸齒的等級,來提高幀數,畫面的效果也不會變差。

當然實際情況這也和你的顯示器像素點密度有關,比如2k解析度的25~27寸的顯示器,狗牙不會明顯,但是如果還是2k解析度,但是尺寸到了30寸以上就可能會有影響。

但是可能有些遊戲,即使反鋸齒設置為TXAA、SMAA或者乾脆關閉,幀數還是低,那就沒招了,只能降低畫質,或者遊戲中的一些比較費資源的特效吧!

比如使用RX 590來玩絕地求生:大逃殺(吃雞)遊戲,1080p下(所以設置均為超高),平均幀數可以到達70左右;到1440後,平均幀數降到了40多;而把某些特效降低後,幀數就能到達80以上。

具體調低的特效如下,不一定是最優的,只是自己的嘗試。

後期處理:影響畫面中所有元素的光影效果。超高選項會讓樹木及草叢中心位置的陰影更深,給藏身草叢中的人以極大的便利。為了能夠看清草叢中的敵人,同時提高畫面流暢度,非常低即可。

陰影:影響陰影的細節及質量。即使把陰影這項調至非常低,陰影也不會消失,而且不仔細看都很難看出區別,所以也是非常低即可。

特效:影響特效表現的質量,比如槍口火光、手雷爆炸、燃燒彈、煙霧彈。這一項對戰鬥的時候的幀數的影響非常大,但其實效果也沒有多大影響,所以也是調節非常低就可以了。

所以使用甜點級別的顯卡,就得多學多動,多調節遊戲的參數,才能到達最好的效果,甜點雖然甜,但還得會吃。

你說好煩,調這調那的!有錢自然可以買最頂級的顯卡,可以把所有設置都調到最高。但是不想多花錢的用戶還得勤快點啊。

一些評測硬體的介紹

RX590其實並沒有發布多久,也算是款新顯卡,我也是剛剛摸到,所有這裡就開箱展示下。

訊景(XFX)RX 590 8G 黑狼版 1580MHz/8GHz 256bit DDR5 顯卡1699元

XFX訊景的RX 590 黑狼版顯卡,恢復了正常的方盒子包裝(記得之前有過X造型包裝盒),正面有狼爪的圖案,增添了點霸氣。此外這款RX 590的頻率達到了1580MHz,在現在上市的產品中已經算是非常高的了。

新顯卡上面還有層保護膜,其餘的附件:說明書保修卡,驅動光碟,一個XFX的LOGO金屬貼,一根雙6PIN轉8PIN,一根雙4PIN轉6PIN。

顯卡外觀保持之前黑狼顯卡的風格,風扇罩為碳纖維風格,雙散熱風扇的規格為直徑10cm,顯卡總長27cm。

從這個角度看像科幻片中的飛船。

碳纖維紋飾在光照下,會產生鋸齒樣的紋路,和我前面聊的反鋸齒很應景啊

顯卡側面:由於風扇罩的關係,厚度略超雙槽;供電介面為6 8 Pin外接供電,也不用怕啥偷電了。

側面有一個大大的XFX LOGO,但不要被它騙了,它並沒有RGB,甚至沒有單色LED光。訊景捨棄光效的決定好突然,是要堅持自己無光的風格,還是不思進取呢?

背板給人很厚實的感覺,做到了全覆蓋,上面也設計有圓孔來輔助散熱。

輸出介面方面,沒啥變化,沿用了RX 580的方案,也就是DisplayPort ×3、HDMI ×1、DVI-D ×1

小熊還是忍不住拆解,建議不會用吹風機大法的群眾還是不要嘗試:

散熱器為純銅的散熱底座,也有專門的顯存、MosFet散熱位置以及相應的導熱墊。

PCB方面其實會比顯卡整體長度(背板)更短一些。

將風扇導風罩和散熱器本體拆開,顯卡鰭片整體做工不錯,整齊通透。

顯卡採用四根熱管設計,兩根6mm和兩根8mm。可惜沒有鍍鎳。顯卡採用10cm雙風扇設計,12V 0.45A,來廣東自富士多。

PCB背面也有很多電器元件,背板貼有一整張絕緣塑料墊,但是沒有導熱墊。

黑狼版顯卡供電部分採用了6 1,12nm核心晶元的寬度和手指頭差不多(我老婆的手指)。

PWM控制器是IR的 35217,最高支持8相獨立控制通道;TrueX電感每相一顆,MosFet也是每相一顆,採用了DRMOS(驅動上下橋合體),上面有金屬貼片,看不到具體的型號。輸入電容為7顆固態電容,270微法 16V;輸出電容為10顆固態電容,820微法 2.5V。

12nm Polaris 30核心表面並沒有做任何鐳射標記,下方有「Made in China」,的標識,起碼是在中國完成封裝。

GDDR5顯存來自美光,單顆容量1GHz,等效頻率8000MHz。

顯存供電為1相,MosFet為一上兩下、一顆電感(IR0)、1顆固態電容為供電輸入電容,2顆為輸出電容。

還有個小細節要注意下。供電介面左邊有一個小撥桿這是顯卡的雙BIOS開關。兩個模式的頻率沒有變化,只是一個風扇曲線會更為激進,後面會有測試。

宇瞻(Apacer) 黑豹玩家系列 RGB燈條 DDR4 台式機內存 金色 3200 16G(8G*2)1039元

內存是宇瞻的黑豹玩家 DDR4 RGB 3200MHz,為了避免瓶頸(還有炫富 ),測試時使用4根。

內存頻率3200MHz,時序CL16,支持Intel XMP 2.0超頻模式,快閃記憶體顆粒為三星的,默認電壓為1.35v。

金色的馬甲很高調,上面鋸齒(又一次提到鋸齒

)狀的部分就是導光的部件。RGB燈條沒有單獨的光控軟體,支持AURA SYNC軟體進行統一控制,但我這張Z390 Taichi自帶的光控軟體也是可以調光的。

測試中的CPU散熱器為Thermalright(利民)的風影TA140,特點就是結構緊湊,不會和內存有衝突。兼容性上支持intel 775/115X/1366/2011/2011-3/2066以及AMD AM4 Ryzen,官方表示可壓制200W TDP處理器,還是蠻厲害的。價格也並不算便宜,339元,不過提供6年質保,在散熱器產品中也是少見。

利民(Thermalright)風影TA140cpu 散熱器 (5熱管單塔/高度159/14cmPWM風扇/1500轉速/銅底鏡面/熱管鍍鎳)339元京東去購買

包裝很低調,採用牛皮紙包裝盒,產地是台灣,

配件方面,支架、背板扣具神馬的都是金屬的,還有減震膠墊以及風扇掛架等,其中導熱硅脂為TF4。

散熱器主體尺寸140mm x 42mm x159mm,帶風扇的重量是610克;不帶風扇的重量是450克。還是蠻薄的單塔,高度也控制也不錯,兼容性非常強。

鰭片厚0.4mm,間隙2mm,共45片。還是很容易吹透的。細節上也很完美,鰭片與熱管之間也沒有任何毛刺。

最頂部的一片鰭片是黑化的,可以看到5熱管排布均勻布置在兩側,中間有鏤空設計,還正好是利民LOGO,官方介紹這個穿孔具有擾流作用的左右,加強換熱效果。

散熱配備5根6mm鍍鎳熱,排列的方式還是很特殊,其4根在水平方向重疊在一起,這樣散熱器的厚度其實只有3熱管散熱器的厚度,實現了這種超薄散熱器的結構。

底座採用了鍍鎳拋光鏡面處理,熱管與銅底採用迴流焊接工藝;熱管與散熱鰭片採用常規穿Fin工藝。

風扇是一把14cm(TY-149A)風扇,用FDB液壓軸承,電壓12V,電流0.2A,紅色扇葉黑框設計,PWM溫控(小4pin供電),轉速在600-1500RPM之間,風量為28.32-84.97CFM風量,風噪在17-23DdBA之間,靜態風壓0.22-2.08mm H2O,沒有任何光效。另外按照風扇之前別忘了先在散熱器上貼好減震膠墊。

合體好的樣子。

機箱是lian-li聯力工業的 PC-T60,我的一個PC裸機測試架,也算年頭久遠的收藏品吧!

散熱器的安裝比較常規也挺簡單,最後通過中間的金屬片固定散熱器,金屬片上有個圓孔,如果散熱器底座上有個凸起可以和其呼應就好了,即可以方便安裝是定位;主板垂直安裝時,也不用擔心散熱器會發生位移。

這個角度看鰭片時想當的通道,器部完全可以看清前面的風扇了。

這種標準的ATX主板即使全部插上4條內存,也不會發生衝突,這也是TA140的一大優勢。

RX 590的一些其它測試

超頻性能測試

也許是我這塊RX580的默認頻率太高,基本超不動了,所以就來試試這款RX 590的超頻性能。

AMD的驅動就可以完成超頻,也不用其它第三方軟體了,超頻設置選項在Wattman中,在驅動里的具體位置見下圖。

先定個小目標:超頻5%吧,核心頻率提高到1660MHz;顯存頻率升高到2250MHz(等效9Gbps,相當於提高了12.5%),然後還需要解鎖掉功耗。

對照之前默認頻率的測試可以發現:3DMark可以提升8%;實際有遊戲可以提高到7%,性能提高的幅度還是蠻大的,看來顯存頻率的提升對整體性能的提升幫助也非常大,當然代價是功耗也會提高。

顯卡溫度和雜訊測試

用3DFurMark測試一下顯卡溫度,可以看到一個Bios的風扇轉速比較低(GPUZ和FurMark測的不太一致),10分鐘的滿載溫度到了80℃;第二個Bios的風扇轉速較高,但溫度被壓制在70℃以下。

以上為裸平台的溫度供參考,如果你機箱風道比較好溫度就會更低些;反之是悶罐的話溫度也會更高。

風扇轉速低的Bios很靜音,而風扇轉速高的bios可以聽到很明顯的噪音(裸平台沒有機箱封閉,聲音會大些),兩者之間差了12dBA。

AMD Fluid Motion補幀技術

AMD驅動的功能還是非常的多,這裡介紹一個視頻中補幀的功能。

除了要安裝最新的AMD驅動外,還有2個基礎元素:

1)Win 8.1 或者更新(Win10)的操作系統

2)一張 GCN架構的顯卡(APU 也可)

具體的步驟為:

首先下載安裝一款叫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的軟體,點擊打開後將AFM Mode設置為Mode 2,其它要勾選的見下圖,注意這裡還有一個30p的選項只能完成第二步後才能勾選,當然現在30幀的視頻也不多,不勾選也無所謂。

然後打開AMD顯卡驅動,在視頻菜單下選擇自定義,關閉AMD Steady Video,開啟AMD Fluid Motion Video。具體方法可以參考下面的動圖。

我用的播放器是potplayer,打開播放器後,右鍵點選項(F5),然後找到濾鏡-全局濾鏡優先權。

方法1:添加系統濾鏡,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

方法2:如果系統濾鏡沒有找到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也可以直接添加外部濾鏡,找到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的安裝目錄下,載入一個dll文件即可。

不管是哪種方法,選好濾鏡後都要在在「優先順序」處選擇「強制使用」。

打開一個視頻後,按「tab」鍵,可以看到輸出幀率23.97659.97 ,說明補幀成功。補幀效果對於30和24fps的視頻來說很有效果,但是和真正的60fps視頻對比還是有點區別的 ,這裡大家心裡要有個數啊。

CPU散熱器性能小測

簡單測試下TA140的性能,9700k超頻到5GHz,經過10分鐘的FPU烤機,8個核心的平均溫度為75.38℃;此時風扇速度最高,噪音為52.4BA,比之前測是顯卡風扇的高轉速噪音還要低一些。此時的電壓為1.26v (bios設定和CPUZ都是這個值),整機的輸入功耗為225w,AIDA64顯示的cpu package為174w,總之CPU的功耗應該在200w之內,TA140應付起來完全沒有問題。

這個成績其實要比很多低端的240一體水冷散熱器的效果還要好。

內存小測

不加電壓下,小超下內存試試,要注意的是插2條內存(雙通道模式)和插滿4條內存(其實還是雙通道模式),超頻的難度是不一樣的。

插兩條,不加電壓可以超到3800MHz,延遲下時序可以超到3900MHz。

而插四條,難度明顯加大,不加電壓可以超到3600MHz,延遲下時序可以超到3700MHz,整整差了200MHz。

RGB內存有多種燈效,這裡只展示了兩種。

總結

沒想到RX 590/580/480和GTX1060的甜點之戰居然會持續了3年,在GTX 1660Ti以及後續的GTX 1660出現後,這種局面或許會被逐漸打破。但是安裝老慣例,這些顯卡還是會先來一波降價的,所以老甜點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具有相當大的性價比。這裡性能最強的無疑就是RX 590,並且我測試的這張XFX RX 590 8G黑狼版的頻率也是相當高,超頻的幅度也是可以的,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燈了。最近19.2.2驅動(現在最新的驅動應該是19.2.3)的雞血效果還是不錯,如果再有買新不買舊的信仰,RX590還是可以購買的。

內存方面,宇瞻黑豹玩家 DDR4 RGB內存外觀有些浮誇了,不過內在還是有的,不加電壓的下的超頻能力還是不錯的。另外現在華擎的ASRock Polychrome RGB軟體現在也可以對該內存設置光效(Z390系列主板應該是都是可以的,其它不確定),不必購買昂貴的阿蘇斯,也算是個小優勢。

這款利民TA140風影散熱器還是蠻神奇的,超薄單塔兼容性強,不干涉高馬甲內存都是亮點,但是最神奇的地方是在如此緊湊級單塔的解熱能力和一些低端的240一體水冷差不多了,甚至性能還能略高一點,也真是夠強悍的。缺點嘛就是價格基本也和低端的240一體水冷差不多了。一體水冷優勢是對整個機箱內的散熱有輔助作用;而風冷散熱器的優勢是安全可靠,決不會漏水。怎麼選完全看你自己的側重點和想要的整機風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風頭不能讓別人全佔了!AMD Radeon VII 來也!
實際體驗兩個月,聊一聊榮耀Magic2的使用心得,值得購買嗎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