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門女將的故事流傳千年,只有一個人是真的,名字還被叫錯
楊門女將的故事流傳千古,只有一個人是真的,名字還被叫錯。家喻戶曉的楊門女將,竟然是場蒙人五百餘年的騙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在民間,北宋初年楊家將抗遼保國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而楊門女將的傳奇人生,更是令人津津樂道。比如,「十二寡婦破陣」、「穆桂英挂帥」、「佘太君點將」等等,將一群有血有肉的巾幗英雄展現給世人。其實,除開演義的成分,楊門女將的故事,只是明代文人給讀者釀造的一碗心靈雞湯。
明代中期以後,由於接連發生「土木之變」及「倭寇」入侵,明王朝內部奸臣當政,在這種歷史背景下,通俗小說《楊家府演義》(全名是《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志傳》)應時而生。通過對宋人們希望能在想像中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武力崛起,其目的是弘揚先輩們前仆後繼、忠心報國的偉大精神。
小說主要講述楊繼業子孫五代,對遼和西夏英勇作戰的故事,其中大部分的人和事與史實相比,是虛虛實實、若及若離,尤其是楊門女將,則更是虛構為主。歷史上真正有過上陣殺敵經歷的楊家女將,就是傳說中的佘太君。
歷史演義中的佘太君,本名佘賽花,出生於武將世家,青年時候就成為一名性機敏、善騎射,文武雙全的女將。她喜習兵法,頗通將略,曾協助父兄練兵把關,已具備巾幗英雄的氣度。
佘楊兩家結親後,佘太君隨夫楊繼業侍北漢,居住在太原北漢「楊府」。楊業邊關打仗,她就在府內組織男女僕人丫環習武,僕人的武技和忠勇之氣個個都不亞於邊關的士兵。楊繼業歸宋後,舉家遷至開封府,楊繼業七年抗遼,威震雁門。
歷史上真實的佘太君並不姓佘,而是姓折,原名折賽花,雲中(今山西大同)折家將之後,其父為折德扆(yǐ)。折賽花即是歷史上的佘太君,佘姓是後來說書人以訛傳訛,用了同音字所致。
折德扆一家世代從軍,晉漢以來,世代為將,身居西北要衝,是穩定西北的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折家祖孫數代東抗契丹,西御西夏,號稱 「折家軍」。
「折德扆世居雲中,為大族。父從阮,自晉、漢以來,獨據府州,控扼西北,中國賴之(《宋史·折德扆傳》)。」
折德扆歸宋後,為馬步軍都校,曾多次沙場征戰,破河東沙谷砦,斬首五百級;敗太原軍於城下,擒其將楊璘。折德扆於乾德二年不幸病逝,年四十八,贈侍中。
折賽花,生於公元934年,公元949年與楊繼業(又稱職楊令公)成婚,婚後兩人攜手殺敵,盡顯一代巾幗風流。婚後折賽花隨夫居住太原北漢 「楊府」。平時,她組織楊府內女僕習武訓練。折賽花去世於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終年七十七歲。
康基田著 《晉搜略》一書中說:折賽花家中「婢僕技勇,過於所部。用兵克敵,如蘄夫人 (梁紅玉)之親授桴鼓然。」現在戲劇上的「楊門女將」就是在此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創造出來的。
令人遺憾的,雲中折家世代為將,鎮守西北邊陲近三百年,功勛遠超楊家將,當時名滿天下、如今卻默默無聞。由折楊兩家的經歷看來,演義的傳播力,遠超真實的歷史。
(圖片來自網路)
※「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氣酷熱嗎?錯!
※俄國花100萬從英國買回絕密技術,打開只有兩個字,俄國人:值!
TAG:老黃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