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雲下無冤魂,日軍攻陷南京城,日本老人說一句話,太沒人性!
說到日本,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抗日戰爭。其實日本人與中國人的糾纏不止於此,就以戰爭而言,遠的不說,就從甲午中日海戰說起,先後經歷第零次世界大戰(註:日俄雙方在東北三省交戰)、一戰、柳條湖事件、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以及七七事變等等,這一系列戰爭的背後,是很多鮮活的生命。
但反觀日本國內,每次侵略戰爭的備受,卻是一批批無比狂熱的日本民眾。換句話說,日本政府之所以能肆無忌憚地對外發動戰爭,就是因為國內民眾高漲的戰爭情緒。就以「九一八事變」為例,據悉,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政府為了能更好的了解「民意」,曾做一項調查,如何看待關東軍的行為,90%以上的人認為關東軍侵略行為是合理的。
在1937年,南京城陷落以後,日本在南京城內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當這則消息傳回日本國內的時候,一位普普通通的日本老農說到:「這是23年來未曾有過的幸事!」從這位老者的話語中不難看出,日本人,不管是耄耋老者,還是孩提之童,早已毫無人性而言。除此之外,還有日本民眾對戰爭的支持。日本民眾自覺地為軍隊生產戰略物資等,甚至連普通婦女都是戰備人員。
在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期間,日本民眾的心理便是「無論如何要取得勝利」,因此,很多人都會想方設法為日本貢獻屬於自己的力量。部分激進主義的日本女性,親自將自己的孩子送往戰爭。在母親的「鼓勵」之下,士兵踏上侵略異國他鄉的路途。後在日本宣布戰敗以後,日本婦女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親人的回國,而是「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了!」日本女性為自己是日本後勤戰備人員而自豪,更是感到無比的榮幸。
縱觀日本的侵略史,除去抗日戰爭以外,其餘的均以勝利而告終。這種接二連三的「捷報」,對日本國民的衝擊力非常大,甚至直接影響到日本民眾的心理走向。以至於,在日本國內形成一種「外向型」思維,即以戰爭模式來拓展國內經濟的發展,甚至於將自身的貧窮歸咎於沒有對他國進行侵略。戰爭帶來的經濟增長,加上心理上的盲目跟從,致使日本民眾對侵略有了一種莫名的「崇拜」與「支持」。由此看來,美國向日本投下原子彈後,那句「蘑菇雲下無冤魂」並不是沒有道理而言。
※「五馬進京」之高崗,誤以為毛要「換馬」,毛:你想當東宮太子?
※1978年大轉折,粉碎「王張江姚」功臣汪東興,因何被點名批評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