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繁榮且自我封閉,從宋朝3個時期冷落高麗,透視其戰略短視
宋朝在歷史上給人感覺是一個孱弱的王朝,成為北部四個游牧部落手下「敗將」,其實宋朝並不弱,只是軍事體系太弱,而經濟文化卻很繁榮,不得不承認宋朝經濟文化繁榮強大,但經濟與文化繁榮總不會長久下去,最終還是敗於強大武力。
宋朝與北方游牧部落中,其實也沒少與北方游牧部落建立的政權發生戰爭,宋朝有很多機會可以翻盤,但宋朝都錯過了。比如西夏崛起時,西北的漢人部落就曾請求宋朝聯合出擊,但宋朝拒絕了,而且吐蕃的後裔、回鶻等部族也曾想與宋朝聯合,但都被宋朝忽視了。在宋朝這些機會中,還有來自北方的高麗政權,這個政權在宋朝低谷期時始終想與宋朝聯合,宋朝都錯過了,不過高麗的宋朝情結未斷。
宋朝與高麗的交往雖然時間很長,而且也很密切。但從歷史記載看,也有三段冷落期,而這三段冷落期都因宋朝拒絕而使得交往中斷。
信守承諾卻失屬國
有史料記載,高麗與宋朝主動交往是因為軍事上的利用,這種觀點有失公允。因為高麗與金遼夏不同,高麗的文化歷史與中原相同,淵源也很深,這種文化上情感使其不可能與宋朝斷絕來往。而且高麗奉中原王朝為宗主國,宋朝卻沒擔起宗主的職責。
宋太宗雍熙北伐失敗後,曾希望高麗出兵策應,但以高麗的實力,別說策應,一眨眼之間就可能被遼國滅國,宋朝只能通過後方間諜破壞行為,小範圍與遼國鬧才是上策。而宋朝卻認為高麗有實力,所以讓高麗出兵,高麗為了自保沒敢出兵。這就使宋朝與高麗結下樑子。
宋太宗淳化五年,高麗被遼國侵略,向宋朝求救,宋朝也借口「北鄙甫寧,不可輕動干戈,為國生事」,此時宋朝就小家子氣了,宋朝完全可以出動大兵佯動,策應高麗。宋朝與小國動氣,也使宋朝失去了時機。
1004年,宋遼結束了戰爭狀態,宋真宗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兩國以兄弟國相稱,很顯然,宋朝與高麗的交往就冷淡了。大中祥符三年,遼國再次大軍侵犯高麗,高麗連忙派使者向宋真宗求救,請求宋真宗出兵策應。宋真宗很為難,剛與遼國簽訂友好條約,如果策應高麗,那就不信守承諾。
宋神宗問宰相王旦:「契丹伐高麗,萬一高麗窮蹙,或歸於我,或來乞師,何以處之?」王旦對宋神宗說:「當顧其大者。契丹方固盟好,高麗貢奉累數歲不一至」。皇帝與文臣之間一席話,就決定了戰略走向。宋朝終究沒有幫助高麗。
這與宋朝重文抑武政策有關,文臣與武將提出的建議根本不一樣。宋真宗完全可以藉助與遼國的關係,通過使節勸遼國不要打高麗,如果不行可以大軍佯攻,或者通過小股間諜破壞,反正遼國體制並不像宋朝那樣嚴密。
高麗後來試圖再次與宋朝交往,派了兩次使者暗中到宋朝,但最終宋朝顧及與遼國的盟約沒有答應高麗的請求。後來高麗歸附遼國,也不再向宋朝遣使了。
在國家利益面前,宋朝天真地承諾與幻想,使他們喪失了戰略時機。
閉關鎖國主動冷淡
宋神宗繼位後,認識很清醒,他認為一味與遼國保持這種交往,宋朝無法往外拓展,特別是王安石變法,實際是宋朝拓展的一次好的時機。此時宋神宗也恢復了與高麗的外交,宋朝與高麗的交往迎來的頻繁交往期。
但是變法失敗後,守舊派在宣仁太后支持下,又開始閉關鎖國政策,特別是司馬光認為宋朝沒必要與高麗交往,他奉行的閉關政策,認為通過海上與高麗交往沒有什麼實際利益。從此可以看出文官治國能治死國家。
還有那個大文豪蘇軾認為:「熙寧以來,高麗人屢入朝貢,至元豐之末,十六七年間館待賜予之費不可勝數兩漸、淮南、京東三路築城造館建立亭館,調發農工,侵漁商賈,所在騷然,公私告病。朝廷無絲毫之益,而夷虜獲不貲之利。」文人就想著一時和平,他們可以吟詩作畫押伎,完全不懂戰略。
此時宋朝一改與高麗交往熱情,對高麗使節也不熱情了,甚至認為高麗人到大宋又吃又喝又玩,這是探究大宋的地形。甚至還有文臣向宋皇帝建議,嚴格盤查高麗人,這種防範心理必然使兩國交往中斷。雖然宋徽宗時與高麗有過短暫的熱情交往,但這是宋朝「聯金抗遼」戰略所致。宋朝為什麼不能像漢朝時,聯合遼、高麗一同抗金呢?
疑為間諜斷絕來往
北宋滅亡,高麗人依然沒有忘記宋朝繼續派使者到宋朝來加強交往,但宋朝卻認為這是負擔,《宋史》記載:「麗人入貢,於國於民有害焉」,宋朝不讓高麗使者到京城,只在明州。如果此時宋朝有識之士,通過高麗探究金朝情報,能否打個翻身仗呢?
宋朝南遷後,趙構雖然一心想北伐收復失地,卻把高麗使者當成金朝的密探,甚至派人質問高麗為什麼派使者從海道到山東浙江?疑心太重很讓人傷心。
紹興六年,高麗派使者到明州後,請求到臨安朝貢,但宋朝找各處理由拒絕高麗使節,只是給了點錢打發走了。紹興三十二年,宋朝認為是高麗人是金朝探子,直接拒絕高麗派使者前來朝貢。從此高麗與宋朝沒有使節交往,只能過海上的商人傳遞信息。宋朝一味派軍隊北伐,怎麼就不會利用密探到高麗探查一下金朝的情況而制定戰略呢?
如果一個王朝短視一次可以原諒,如果屢次短視而錯過戰機,即使被滅國也不值得可憐!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馬杜羅要小心!美國委內瑞拉特使有30年「暗黑歷史」,顛覆經驗足
※積怨太深,印巴衝突讓人憂,70多年民族仇怨能否被「勾起」?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