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個人他今生的修行如何,是否各有因緣?

一個人他今生的修行如何,是否各有因緣?

信眾:阿彌陀佛師父,是不是只有去聖地朝聖才算是朝聖呢?

法師:雖然我經常去聖地朝聖,但是我想如果我們內心真正有善根,真正能依持三寶的教法,真正能將佛陀所宣播的真理在內心思悟的時候,也是朝聖。

包括我們實踐教法,乃至用種種手段去傳播的時候,這都是朝聖,我們都是佛最歡喜的弟子。佛陀的教法是無比神聖的,時時處處,我們都希望能在這個世界留下佛陀的足跡。

對迷惑煩惱的生命來說,佛法太尊貴了!對這個世界來說,佛法太尊貴了!如果沒有佛法,天地將失去光明,眾生也將失去出路。

信眾:阿彌陀佛!師父好!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眾生是否皆可成佛,只是時間的問題?第二個:一個人他今生的修行如何,是否各有因緣,是否是一定的?就是說,只能在因上努力,而在果上隨緣?謝謝師父開示。

法師:第一個問題,「眾生皆可成佛」,只能說有這個可能性,不是必然。每一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你說的「只是時間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一是就等著,反正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經常說的「苦海無邊」這句話就不對了,苦海應該是有邊的了。二是反過來說,苦海雖然是無邊,但是只要你一回頭,馬上就能上岸。

所以,我們還不能完全指望時間,那樣的話會有一種偷懶的、投機的心理。我們應該理解時間其實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努力的話,時間就早,回過頭就是岸;不努力的話,有可能是無量無邊,是苦海無邊。

第二個問題說是不是在「因」上,這個講的是對的。我們在因上努力,在果上的話,不必太苛求,所以我們中國人有句話叫「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反過來說,如是的因,必然有如是的果,所以在因地行使的時候,我們無量劫來的習氣業障也會來障礙我們的道,我們就更應該多多地在因上儘力。

但是每一個人都以「如是因」在做的時候,有可能每一個人所得的果是不一樣的,因為每一個人過去的習氣、業障, 過去的業的種子下得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在善知識的教導下,要堅定信心、腳踏實地於因中正行,在正確的因中去行持,消磨那些習氣業障,這樣的話,每一個果都會自然呈現在我們面前。「果」不是像蘋果採摘下來才是一個果,不是這樣的,佛教的「果」是天天都在增長的。所以在因地去做的時候,每天都會有以這樣的因所得的一種法喜的果顯現出來。

信眾:一個人他能不能得遇善知識,是不是他前生做了這個因,所以今生才會得這種果呢?

法師:想得遇善知識首先要生髮大願,然後要自己有一個決定:我一定要做一個好弟子。自己能做到的先決定好,這一點非常重要。準備好了,再遇到善知識的話,就會很好地進入狀態。同時我們也要發願:生生世世得遇善知識,生生世世不離善知識。因為違背良師,親近惡友,這實在是世間最可惜的事。

信眾:阿彌陀佛師父,請師父再開示一下「空性」。

法師:如果我們是以這樣一種方式,你在那邊讀到的是文字,我在這裡開示的也還屬於言語,這樣的話對空性的理解還是會有很大距離的。所以為什麼說要對三寶有信心、要有善知識,最主要的是體現在對空性的領會上,這叫求「以心傳心」,它是一種現量,所以稱為實相,諸法的實相。

在比較低的層面,我們言語、文字、可以假借。到了諸法實相的時候主要還是依靠信心、感應,師徒之間的這種以心傳心的當下的悟。所以從有為的方法的話,很難達到一個對空性的直接的體悟。所以,在有為的方面,對世間知識我們要勤學習,多積累;在無為的方面,對般若、空性、諸法實相,更需要我們去恭敬,去修相應,從而獲得身心的一種深刻體悟。

——摘自傳喜法師開示

迴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聲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眾號:fojiaohuiri6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喜法師 的精彩文章:

新年福報漲漲漲—-關於供養,這些你不可不知!
福慧傳燈 七十華誕——保定月明寺2019年首屆元宵文化節暨福慧傳燈祈福晚會圓滿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