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包干制」要來了!營造良好科研生態再出「大招」

「包干制」要來了!營造良好科研生態再出「大招」


  來源:中國科學報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佔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


  首提「包干制」,引起科技界代表委員的熱議。

  一直以來,我國科研項目經費使用採取預算制,即科研經費要嚴格按照預算要求來使用。


  但是,科學研究本身存在不確定性,項目進行的每個階段及每個階段的進度可能不同,所需經費多少也有所不同。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光源二期工程總工程師何建華在小組討論會上指出,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包干制」十分接地氣,這充分體現了政府在營造良好科研生態上的努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前,他所在的安徽代表團審議了相關內容。

  「早就該這麼做了。」袁亮說。


  在袁亮看來,項目「包干制」就是由項目負責人具體進行經費使用管理,但是所有支出項目必須符合項目委託方的規定和機構的財務管理規定。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項目資金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其中,直接費用包括設備費、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燃料動力費、差旅費、會議費等,間接費用指依託單位在組織實施項目過程中發生的無法在直接費用中列支的相關費用。


  袁亮表示,基礎研究和基礎應用研究的特點是自由探索知識的奧秘,開展大量的試驗研究主要體現智力勞動。


  現在可供科研人員直接支配的間接費用比例低,難以體現智力貢獻,不利於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而「包干制」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施一系列科技體制改革,國家對科研費用的管理更加細化。」不過,袁亮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項目研究間接費用要麼還是不夠用,要麼還是比例偏低。


  袁亮與發達國家科研人員合作20多年,他發現這些科學家在項目「包干制」中獲益:一方面沒有那麼多煩苛,另一方面他們開展試驗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也得到提高。


  「這項制度讓科研人員真正回歸科學研究的本質上來。」袁亮說。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大力簡除煩苛,使科研人員潛心向學、創新突破」。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


  討論中,委員們表示,「放權」的話題已經呼籲多年,也早已在國家層面的政策中予以強調,但到了科研人員層面難以落實。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陶智在小組會上指出,執行好「包干制」的關鍵在於落實。為早日讓科研人員得到尊重和信任,應加快推進「包干制」實施。


  「放權要到位,不能層層截留。」陶智認為,在強調擴大自主權的同時,也要制定好負面清單。「明確規定好什麼不能做,這也是保護科研人員。」


  這與袁亮觀點相一致。


  「膽子再大一點,步伐再快一點。」袁亮告訴《中國科學報》,「實施『包干制』這一改革舉措,一旦下決心干,一定會湧現出意想不到的創新成果,特別是在原始創新和技術創新領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科技評價體系「崇洋」,是骨子裡缺少「自信」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止痛藥泰諾、布洛芬?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