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好多病是吃出來的!讓孩子遠離「五毛食品」,除了檢查還有食育

好多病是吃出來的!讓孩子遠離「五毛食品」,除了檢查還有食育

怎麼讓孩子吃得安全健康?這件事最讓父母掛心。

這學期一開學,教育部就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春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重點排查和整治學校周邊的小超市、小餐飲店、「五毛食品」等。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除了外界的保護之外,更加根本的辦法是提高他們自己對健康飲食認識,學會保護自己。

在全國兩會上,有位全國人大代表關注這件事了。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騰蛟:建議將「食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林騰蛟在接受中國教育報記者採訪時說, 「『食』的科學性和重要性應該引起重視。」 他認為青少年除了進行德、智、體的教育外,還應在其成長階段注重食育。

所謂「食育」,就是飲食行為教育。

「目前國人存在著飲食不良習慣,已經嚴重威脅人民健康。」林騰蛟介紹,我國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因為飲食不良習慣引起的疾病、飲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一些垃圾食品已經給青少年身體健康帶來危害。2017年發布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我國7歲以上的學齡兒童肥胖人數近3500萬人,主要大城市7歲以下的肥胖兒童人數超過400萬人。

在林騰蛟看來,注重食育不僅能普及知識,還能傳承文化。

首先,通過生命與營養科學知識的普及和教育,讓人們在無數的選擇和誘惑面前,科學合理地選擇膳食。

其次,讓全體國民養成優良的飲食習慣,最有效的做法是從幼兒飲食教育抓起。

第三,是人與自然、人與環境和諧的教育。

第四,是傳統飲食文化的弘揚。

林騰蛟在調研中發現,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大多數學校、幼兒園對食育的認識不足。他建議推動食育立法或制定中小學生食育指導綱要,將食育擺在與德育、智育、體育同等重要的位置,讓食育進入中小學教學內容,編寫內容豐富、通俗易懂的讀本,讓每一個國民從小接受健康飲食習慣的正規教育。

此外,他還建議讓食育走進家庭。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關注孩子的食育,督促孩子們飲食有規律,搭配要科學。

事實上,其他國家在讓孩子飲食安全健康方面也作出過探索,我們一起看看。

美國:新鮮果蔬代替零食飲料

上世紀80年代以後,美國一些學校紛紛與私人食品公司簽約,在學生午餐中加入品牌軟飲料和零食,並且向學生收錢。雖然校方和供應商的收入增加了,但兒童肥胖症的發病率也隨之增加。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從2011年開始美國聯邦農業部嘗試建立「農場-校園直通車」計劃,減少流通環節,鼓勵學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垃圾食品」。

學生在吃到新鮮食品的同時,會收到每個特色果蔬品種的信息卡,內容包括產地信息和營養價值等。

一位學區營養師指出,這樣做的目的是將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內容與他們在餐廳選擇食物的行為相聯繫。

日本:把食育看做德智體的基礎

日本在2005年制定並實施的《食育基本法》指出:「現在應重新把食育作為生存的根本,看成智育、德育及體育的基礎。」

l 學校午餐清淡少油炸食品

日本學校午餐的食物選擇以營養均衡、種類豐富為原則,保留吃清淡的食物的飲食傳統,很少有油炸食品。其理念是:健康的飲食習慣應該在幼年形成,並影響人的一生。

l 吃完飯學生自己回收垃圾

在日本,學生和老師都在教室里用餐。開飯時,學生輪流值日為大家服務。餐後,值日生不僅把餐具整理得井井有條,而且把用過的牛奶紙盒一個個展開鋪平,連用過的吸管也一根根捆紮在一起,送回集中處理。即使是一年級的孩子也要值日。

l 讓不吃早飯的兒童減少到零

日本「食育推進基本計劃」提出「不吃早飯的兒童由4%減少到零」,「具有食品安全基礎知識的國民達到60%」。

l 勞動讓孩子從源頭了解食物

日本還將食育的內容和方法寫入校本教材,並作為知識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活課上學生會學習生物、營養學等方面的知識,並動手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低年級的小學生就會自己做味增醬,有的學校還在附近的農村建立了水稻基地,讓學生參觀和學習水稻生產過程。

(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禹躍昆 柯進 龍超凡 鄭新蓉 曾巧玲 焦陽 編輯:高靚)

好多病是吃出來的!讓孩子遠離「五毛食品」,除了檢查還有食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