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軍力不濟,卻執意收復「燕雲十六州」,結果被一步步拖垮
上次我們說了北宋軍事為啥弱,這次來說弱帶來的後果。其實軍事羸弱並不僅僅影響戰爭結果,對當時的外交政策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用一句話來總結,北宋的軍事羸弱和它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策略相矛盾,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外交策略上的畸變。
「燕雲十六州」大致就是今天的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地區,最北是長城。在古代,這一地區是抵抗游牧文明入侵的重要屏障。本來「燕雲十六州」是屬於中原王朝的,但在後晉時期,君主石敬瑭因為要謀求遼朝的支持,就把「燕雲十六州」讓出去了。這樣一來,中原王朝就此失去了戰略屏障。當時北宋的都城汴梁,唯一能憑藉的戰略防禦地帶就是黃河,敵軍一旦渡過黃河,汴梁城就岌岌可危。
因此,北宋從建立之初就把收回「燕雲」定為基本國策。趙匡胤甚至專門設置了「封樁庫」,也就是「燕雲收復基金」。等錢攢夠了,就想從遼朝手裡贖回「燕雲十六州」。如果遼朝不願意交換,就用這筆錢充當戰備軍餉,通過武力收復「燕雲」。從此以後,「燕雲十六州」就牽動了北宋整個時期的外交策略。
因為「燕雲」在遼朝的控制之下,所以宋、遼之間就形成了天然的對立關係。而雙方之間的戰爭,最先是由宋朝挑起的。宋朝建立之後,趙匡胤在戰略上採取的是先南後北的政策。即先統一南方的「十國」,然後再收復北方的「燕雲」。統一南方的過程很順利,趙匡胤用了十幾年時間,就把南方的政權全部掃平。但是,就在要進行下一步計劃的時候,趙匡胤卻去世了,繼位的是他的弟弟趙光義。
趙光義在繼位之後沒多久就開始了收復燕雲的計劃,先後三次征討遼朝。但是,這三次戰爭都以失敗而告終。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戰爭準備不充分,趙光義在軍事才能上不如趙匡胤等等。有一次甚至連趙光義都身負重傷,騎不了馬,只能坐驢車逃回來。趙光義的北伐,開啟了宋、遼雙方長達25年的戰爭狀態,一直到「澶淵之盟」才結束。這個過程其實就充分暴露了北宋在政策上的衝突。就是一方面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另一方面又因為軍事羸弱,而無法達成目標。國力就在這種衝突中被虛耗,而最終結果就是在無奈之下,被迫承認遼朝佔有「十六州」的合法性。
澶淵之盟以後,雖然「燕雲」問題被暫時擱置了。但是北宋皇帝一直對此耿耿於懷。比如,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這種執念一直持續到宋徽宗時期,從而直接導致了靖康之變的發生。
表面上看,「澶淵之盟」是雙方的和平協定,宋、遼之間是平等關係。但實際上這種平等之下,暗含兩個不平等的因素。第一個因素,是北宋在事實上承認遼朝對「燕雲」佔有的合法性。所以後來,當金朝崛起時,宋與金的結盟,歷來被視為是宋朝對遼朝的背盟行為。當然,這個因素更多的是名義上的損失。
第二個因素是從此之後,宋朝每年給遼30萬兩的歲幣。這個因素的影響就很大了。很多人認為,對於宋朝來說,30萬隻不過是一兩個縣的財政收入,用來換取和平很划算。但這個問題不能只從成本上來評價,而是需要進行全方位的考量。30萬歲幣雖然不多,但這等於對外承認,北宋不但有錢,而且可以接受用金錢來換取和平的這種方式。這個口子一開,就引發了一連串的事件。我們可以看到,從此以後,遼、金、西夏對宋的戰爭目的,基本都是想要通過戰爭逼迫北宋修改條約,提高歲幣。比如,澶淵之盟幾十年後,遼朝趁著北宋和西夏交戰的機會趁火打劫,將歲幣從30萬增加到50萬。也就是說,在當時的外交環境中。宋朝將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冤大頭」角色,在各國關係中疲於應付。
這麼看來,雖然「燕雲」在戰略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北宋的所有對外政策都傾注在收復「燕雲」的問題上,這就在後來產生了很多負面的結果。一方面在前期讓宋朝在軍事上和遼長期對抗,空耗國力,並最終不得不妥協。另一方面,由此產生的歲幣外交,讓北宋深陷外交泥潭。
※槍械欣賞系列,這次的年紀都比較大,但味道十足
※輕武器欣賞系列,一組漂亮的槍械圖,周末養養眼
TAG:六百八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