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瓷器各部位名稱,你知道嗎?

瓷器各部位名稱,你知道嗎?

器型鑒定是瓷器鑒定的一個重要部分。

在瓷器鑒定實踐中,了解器型的知識是很必要的,

比如一種類型器型創燒的年代,器型的演變等等。

本文介紹鑒定瓷器各個部位的稱呼及表現形式,這是必須把握的鑒定基礎課。

乾隆各種釉彩大瓶

器型是指器物的口部、頸部、肩部、腹部、底部以及足部的外觀形狀。

能夠對瓷器每壹部位的結構形式掌握和分析到位,對於判斷其燒造的時代和窯口具有很大幫助。

那麽就先從瓷器器型的常用術語開始,讓大家了解壹下陶瓷(器)各部位的不同表現形式。

一、瓷器的口部形式

口沿:瓷容器口部及其邊沿的統稱。

口沿的形狀和成型工藝,是鑒定器物時代及燒造地點的依據之壹。

不同時期的不同器物口沿形狀各異,

如碗有敞口、斂口、花口,瓶、壺、罐、洗有直口、盤口、唇口、折沿等等。

明正德素三彩海蟾紋三足洗

斂口:多見於缽、碗、罐等器,

形象為口沿處漸向內收斂,有的器壁先向外撇,近口岸再向內斂。

清乾隆粉彩九桃瓶

直口:形狀為垂直的筒形。

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的罐、瓶等器物,後代的碗、罐、壺、瓶等器均有直口的口式。

清康熙郎窯紅釉鳳尾尊

敞口:又稱為「侈口」。

形狀為近口沿處逐漸開敞寬闊。

歷代硯、盤、尊、罐等器多作這種口式。

敞口器物的器壁有弧形和斜直形之分。

清雍正五彩仕女紋罐

撇口:形狀為口沿為向外翻撇,略呈喇叭狀。

這種口式多用於瓶、壺等器物,碗、杯等偶有撇口的。

宋吉州窯玳瑁釉罐

唇口:器口邊沿凸起一道渾圓似嘴唇的厚邊,因此稱唇口。

唐代邢窯白瓷碗和歷代一些罐等器物都有唇口。

南朝青釉六系盤口瓶

盤口:壺、瓶等口部的一種形式。

器型似盤,直壁,折收,下接細的直頸。

漢代陶壺已有盤口趨勢,三國、兩晉、南北朝盤口壺盛行,唾壺、雞首壺也作盤口。

盤口的壺、罐隋代仍有燒造,唐代變得漸為小巧,至宋代為洗口所取代。

清雍正粉彩八仙人物紋洗口尊

洗口:瓶、罐等瓷容器的口部形式之一。

源於六朝壺的盤口,形象接近而略深,更似文具中的筆洗;

一般為淺直壁,折收,下接細頸。

宋代始見洗口瓶,元、明、清的瓶、罐也有洗口的造型。

清乾隆青花壽山福海紋花口瓶

花口:一種是指碗、盤等器口部形式,把圓形或橢圓型的器口用連弧線分成若干等分,形若花瓣。

有四瓣、五瓣、六瓣乃至十瓣以上花口。

按花瓣曲線不同,又可分為葵口、菱花口、海棠式口等多種形式。

唐至清代各個窯口燒造的碗、盤、洗、花盆等器均可見花口的造型。

另一種是指唐以後出現的一種瓶口形式,即把圓形敞口捏成上下起伏的波浪形,瓶口似盛開的花朵。

這種瓶式宋代比較流行,磁州窯、扒村窯、景德鎮窯、耀州窯等處均有燒造。

明、清瓷瓶仍有花口造型。

菱花口:口邊每組花瓣為中央尖兩側圓弧的對稱形,使整個器物口沿的線條富於變化。

菱花口多見於盤、碗、盞托等器。

出現於唐代,明、清時代較為流行,如明洪武時期青花或釉里紅盞托、明宣德時期菱口花盆等。

復口:即內外兩重口,外層口似淺盤,內層為略高的直口,兩口之問為環形淺凹槽。

西晉青瓷罐即有這種口式。

後代民間的泡菜壇也是這樣的結構,碗形蓋覆於兩口之問的凹槽中,槽內注水,可起密封的作用。

清乾隆淡黃釉蓋盒

子口:子母口結構的器物直徑小的一個口。

常見的是蓋內凸圈小於器物口沿,可插入器口,蓋內凸圈即為子口。

明永樂青花纏枝花紋折沿盆

折沿:造型為直口,向外翻折出一周窄沿,一般都有一道較硬的轉折線。

折沿多出現在盆、盤、瓶、罐等器具。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彩陶盆即有折沿,元代龍泉窯青釉折沿盤也是典型器物。

二、瓷器的耳部形式

耳:安置於器物口部、頸部或連於頸、肩部的附加裝飾物。

一般呈對稱布局,多見於瓶、壺、爐、罐等器上。

耳多為豎置,除新石器時代陶器上和漢代陶耳杯的耳有一定的實用性外,在器物上主要起裝飾作用,使器物整體趨於均衡、協調。

古代制瓷工匠為了美化器物,發明了各式各樣的耳,

如龍耳、風耳、蒙耳、貫耳、犧耳、戟耳、繩耳、魚耳、

鸚鵡耳、螭耳、鳩耳、象耳、菊耳、如意耳、綬帶耳、

鋪首耳、蝠銜磐耳等。

清雍正天藍釉雙龍耳瓶

龍耳:即將器物的耳做成龍形。

最早代典型器之一。

唐代白瓷雙龍耳瓶與三彩雙龍耳瓶造型相似,系由隋代白瓷雙龍耳雙連瓶演變而來。

唐三彩雙龍耳瓶的腹部有塑貼的寶相花紋。

清代雍正時景德鎮窯有茶葉末釉雙龍耳瓶。見於隋、唐白瓷及唐代三彩釉陶上。

如陝西西安李靜訓墓出土的白瓷雙龍耳雙連瓶,

造型為盤口、細頸、雙腹相連、口沿與肩之間有對稱的兩龍形耳,為隋

清乾隆粉彩鏤空雲龍紋夔鳳耳轉心瓶

鳳耳:即將器物的耳做成風形。

最早見於宋代龍泉窯青瓷瓶上,其造型為盤口、細長頸、折肩、直腹、頸部對稱雙風耳。

清代景德鎮窯瓷器上亦有所見。

如康熙茄皮紫釉鳳耳蒜頭口瓶、乾隆豆青釉青花風耳瓶等。

清嘉慶胭脂紫地粉彩開光百子龍燈雙戟耳瓶

戟耳:因形似占代兵器戟而得名。

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窯瓷器上,品種有青花、鬥彩、仿官釉等。

如明正德年間青花戟耳香爐、萬曆青花戟耳瓶、清雍正仿官釉戟耳瓶、嘉慶鬥彩戟耳瓶等。

宋哥窯青釉魚耳爐

魚耳:即將器物的耳做成魚形。

最早見於宋代哥窯及龍泉窯製品上,如著名的哥窯魚耳爐。

明末景德鎮民窯青花瓷上亦可見到。

清康熙天藍釉獸面紋螭耳尊

螭耳:即將器物的耳做成螭虎形。

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窯瓷器上。

如明嘉靖藍釉耳瓶、萬曆黃釉紫彩螭耳瓶、青花螭耳瓶,清康熙天藍釉耳尊等。

明宣德青花折枝茶花紋如意耳扁壺

如意耳:即將器物的耳做成彎曲的如意形。

流行於清代景德鎮窯瓷器上。

如雍正鬥彩如意耳尊、乾隆仿官釉如意耳扁瓶、嘉慶粉彩如意耳瓶等。

清乾隆黃地琺琅彩開光西洋人物紋綬帶耳葫蘆瓶

綬帶耳:即將器物的耳做成細長彎曲的綬帶式。

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窯瓷器上,特別是葫蘆式瓶多置此耳。

如永樂、乾隆茶葉末釉綬帶葫蘆瓶等。

三、瓷器的肩部形式

肩:瓷瓶、罐、尊等容器頸與腹之間的過渡部位,因酷似人的肩部,因此得名。

器物肩部造型有豐肩、溜肩、平肩、折肩等區別,

它們也是鑒定陶瓷器時代及窯口的依據之一。

明嘉靖霽藍釉梅瓶

豐肩:其造型線條豐滿渾圓,向上高聳。

元、明、清的梅瓶和歷代一些罐類器物多為豐肩。

清雍正淡黃釉瓶

溜肩:造型為肩部向下傾斜,與腹部銜接成圓弧形。

歷代瓶、罐、壺等器均有溜肩的造型。

清康熙五彩耕織圖瓶

折肩:造型為從肩至腹有明顯的轉折,轉折外出現稜角。

典型器如元龍泉窯雙風耳瓶。

四、瓷器的腹部形式

腹:瓷容器中部主要的盛物空間。

一般罐類器物多為圓鼓腹;

瓶類有直筒腹、扁圓腹、弧腹等多種樣式;

碗、缽有弧腹、折腹、斜直腹等。

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產品,腹部造型亦有區別。

清康熙青花花鳥紋蓋罐

鼓腹:造型為腹部旱弧形向外凸出,線條豐滿鼓脹。

一般罐類器多為鼓腹。

清康熙青花「紅拂傳」圖棒槌瓶

直腹:腹部造型為直筒形或接近直筒形,有方、圓之分。

如清代的棒槌瓶或方棒槌瓶。

清乾隆青花八寶紋雙耳寶月瓶

扁腹:扁腹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腹部前後問距小於左右間距,腹部橫截面為扁圓形,如唐至遼代的皮囊壺、穿帶扁壺,以及明代永、宣年間的綬帶抱月瓶等。

另一種扁腹為腹部扁矮、縱截面為扁圓形,如六朝青瓷唾壺和大部分紫砂茶壺。

宋定窯白釉刻花折腰碗

折腹:又稱「折腰」,指器腹中部有明顯的彎折,折棱下驟然收束。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即有折腹的盆、釜等陶器,其他文化還有折腹盤、盂、壺等。

五代、宋、元定窯白瓷盤、碗、盂等常作折腹的造型,後代多見於盤、壺等器。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弧腹碗

弧腹:多見於唐、五代及以後的執壺、罐等器,腹部壓印數條縱向四槽,做出數瓣縱貫腹部的弧形凸棱,似南瓜形,也稱瓜材腹。

清雍正霽紅釉膽式瓶

垂腹:又稱「膽形腹」,腹部上小下大呈自然下垂的孤線,形似懸膽。

元、明、清常見的玉壺春瓶,明、清的膽瓶即為垂腹。

遼代皮囊壺雖多為扁腹,但腹形上扁下鼓,也有垂腹的趨勢。

五、瓷器的流部形式

流:俗稱「嘴」,盛裝液體的容器供液體流出的部位。

新石器時代的陶爵和陶瓷有鴨嘴狀流,亦有由器腹向斜上方伸出的管狀流。

後來,執壺等器多採用管狀流。

唐代注子的流短而直;宋代提壺流加長,略變彎曲,使注水動作更易控制。

流與器腹相通的孔洞,初為單孔,清代起出現成組小孔的篩孔。

唐長沙窯模印貼花褐斑注子

直流:流呈直管形。

直流一般安裝在器腹上部或肩部,口伸向斜上方,如新石器時代的陶角、唐代的注子、明清的部分紫砂茶壺。

唐代注子的直流還分為圓筒形和多棱形兩種外觀。

元龍泉窯青釉執壺

曲流:圓管狀,細長而微曲,略呈「S」形。

流口稍向外撇,斜削成尖圓形,便於控制水流的角度和力度。

宋代的執壺和明清的酒壺及部分茶壺均採用這種流,

一般安裝在器腹中下部,

後代有的還在流末端至肩部加一微曲或略帶花飾的扁橫樑,起加固和裝飾作用。

明宣德鮮紅釉僧帽壺

鴨嘴流:將圓形器口沿的一側拉長,形似鴨嘴。

明代的僧帽壺等器,都有鴨嘴流。

六、陶瓷器的底部形式

底:瓷器的最下部位,起承托或支撐的作用。

一般將底與足統稱為底足。

器底或底足的形式多種多樣,如平底、圈底、尖底、玉璧底等,

這些造型均指器物外底,它們是鑒定器物時代、窯口的重要依據之一。

清康熙釉里紅雲龍紋缽缸

平底:指整個底面平坦,無明顯起伏變化。

有輕微弧凹的底形也可歸人平底範疇。

唐以前,平底為陶瓷器最基本、最常見的底形,唐以後的部分罐、壺、缸、盤等器仍作平底。

尖底:早期陶瓶底部的一種形式,瓶底作尖銳的圓錐形。

見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尖底瓶。

唐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

玉璧底:流行於唐代中、晚期。

造型為圓形平底中心挖去一小片同心圓,形似玉璧,也稱作玉璧形圈足。

唐代越窯、邢窯、長沙窯等各窯口燒制的碗、盞等器均採用玉壁底。

一般底部不施釉,較精緻的製品,在底心內凹處施釉,只有圓環形底面露胎。

七、 瓷器的足部形式

足:陶瓷器底部以下類似腿的支撐部位。

早期陶器的足以鼎的三足為代表,鼎足形狀有柱形、錐形等多種;

以後相繼出現實足和圈足,圈足是瓷器最為常見的足形。

此外,還有袋狀足、高足、珠足等種類。

隨著時代的更迭、陶瓷器足部形狀也有相應變化。

實足:為實心的整體。

常見的足形有餅形足,陶質鼎、禹、爵、硯等器的柱形足、錐形足、獸形足、珠足等多為實足。

清康熙青花釉里紅「聖主得賢臣頌」文筆筒

餅形足:瓷器實足的一種。

造型作圓餅形,外壁與器身之間有明顯轉折,

足壁多微向外撇,底面不施釉,

六朝至唐、宋的壺、罐、瓶、碗等器常採用這種足形。

明宣德青花蕃蓮紋卧足碗

卧足:器外腹垂鼓,自然連接到底部,器型似伏卧狀,底部中心內凹。

卧足多用於明、清的碗上,雞缸杯和少量瓶等器物也有這種足式。

明宣德釉里紅三魚紋高足碗

高足:安裝在陶豆、陶瓷盤、杯、碗的正下部,有圓柱形、圓筒形、竹節形、上小下大的喇叭形等樣式。

高足有實心的,也有中空的高圈足,還有的足壁有鏤孔。

新石器時代陶豆的高足多為喇叭形留足、按孔圈足、竹節形等,

細而長的高足習慣上稱為柄或把,如大汶口文化蛋殼黑陶高柄杯。

從隋代至唐初,南北青瓷窯大量燒造的高足盤,盤足中空,較粗矮,足底外撇,足壁多裝飾多重弦紋,有的盤心飾印花。

元代起流行高足杯,又稱為把杯或馬上杯,多為酒具。

其高足有圓柱形、竹節形或喇叭形,也有實足。

這種高足杯明、清景德鎮窯一直持續生產。

清康熙五彩人物紋盤

雙圈足:流行於清康熙早期景德鎮窯的瓶、罐、盤等器物上。

造型為內外兩重圈足,內圈足略淺,由外圈足支撐。

明永樂青花海水紋香爐

柱形足:如直立的實心圓柱,支撐著器腹。

一般由3至4個組成。

常見的如鼎或香爐的三柱足。

明正德青花飛龍爐

蹄足:足下端形似獸類的蹄。

這種足式見於六朝青瓷硯、香爐以及唐代三彩三足鎮等器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1915年袁世凱身穿龍袍登基的全過程!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