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末日」即將到來,40%物種或滅絕,對人類究竟預示著什麼?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地球上有許多昆蟲種類,但沒有人能夠準確說出具體數目。分類學家研究後發現,目前仍有約80%的昆蟲種類未被確切分類,但粗略估計共有約550萬種,若再加上蟎蟲類、蜘蛛和虱子等無脊椎的節肢動物,這一數字幾近700萬。可怕的是,這個龐大的昆蟲王國「人口」正在急劇下降,這對人類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儘管昆蟲無處不在,但最近的一份報告卻提出「昆蟲末日」即將到來!調查研究表明,目前世界各地的昆蟲數量都在以驚人的速度下降,預計在幾十年後世界上40%的昆蟲物種將會滅絕。然而,科學家們並不清楚昆蟲數量減少的原因是什麼,或許是農業集約化和農藥的使用?又或許是昆蟲棲息地的喪失和氣候的急劇變化。
其實,700萬隻是一個極其粗略的估值,許多我們看起來相似的昆蟲可能並非屬於同一物種,需要進一步通過DNA比對才能加以鑒別。據統計,每種容易識別的物種平均有六種與之相似的物種,照此說來,世界上所有的節肢動物物種總數量將達到4100萬。每一物種都有多種寄生蟲,且這些寄生蟲大多隻針對一種寄主物種。而這些寄生蟲大多是蟎類,它們本身就是節肢動物,所以即便保守地假設每種宿主物種只有一種寄生蟎,那麼地球上的無脊椎動物的種類數目也達到了驚人的8200萬,大約是脊椎動物的137倍。
昆蟲是生態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食物鏈中,植食性昆蟲利用植物獲得能量,肉食性昆蟲(主要為節肢動物)以植食性昆蟲為食,鳥類和哺乳類動物捕食肉食性昆蟲。食物網中能量的傳遞是逐級遞減的,這就是為什麼鳥類等脊椎動物比節肢動物少的緣故。當食物鏈底層的昆蟲數量銳減時,食物網中較高層的一切生物都會受到影響。例如當中美洲熱帶森林中昆蟲數量下降時,導致蛙類、蜥蜴和鳥類的種群數量直線下降,進而造成整個生態系統穩定性被破壞。
生態學家E.O. Wilson估計,每公頃(1平方千米)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範圍內只有幾十隻鳥類和哺乳動物居住,而無脊椎動物卻又10億隻,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節肢動物。同時,每公頃土地包含約200千克乾重的動物組織,其中93%是由無脊椎動物組成,而又有三分之一屬於螞蟻或白蟻。對於以脊椎動物為自然世界觀中心的人類而言,我們需要無脊椎動物,但它們並不需要我們人類。
已有的一些研究報道曾暗示稱,昆蟲可能「在一個世紀內從地球消失」。事實上這一說法並不一定準確,但昆蟲物種多樣性的喪失可能給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性的破壞。人類目前應該做的是,更加小心地處理我們與世界上一切微小生物間的關係,這不僅是「救人」,也是自救。
作者/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Worldwide decline of the entomofauna: A review of its driver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Volume 232, April 2019, Pages 8-27
※珠峰成「世界最高垃圾堆」!每公斤垃圾罰680元,但遊客毫不在乎
※人為所致全球變暖確鑿程度已達「黃金標準」!
TAG:環球科學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