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滿臣上奏摺稱奴才,漢臣稱臣,那滿漢大臣聯名上奏摺稱什麼

清朝,滿臣上奏摺稱奴才,漢臣稱臣,那滿漢大臣聯名上奏摺稱什麼

「奴才」和「臣」兩個稱謂,乍一聽,顯然「臣」要比「奴才」尊貴。但在清朝則相反,「奴才」要比「臣」金貴的多。「奴才」在清朝只有滿族主僕自家人之間才能這樣稱呼,而漢人是沒有資格這樣稱呼的。就像和珅在乾隆面前可以稱奴才,而身為漢人的紀曉嵐只能稱臣。如果紀曉嵐在乾隆面前稱奴才,那就是冒稱,後果很嚴重。

說起來,「奴才」這個詞本是北方胡人罵人的一句話,隨著五胡亂華傳入,意思就是無用之人,只能做奴才,所以又寫作「駑才」。

乾隆

沒想到,在清朝奴才這個深含鄙意的詞卻上了檔次。清朝有個規定,那就是滿臣上奏摺,要自稱「奴才」,而漢臣上奏摺必須要稱「臣」。但如果滿漢大臣要聯名上奏摺怎麼辦呢?

如果要是滿漢大臣聯名上奏摺朝廷規定必須一同稱「臣」,而不能稱「奴才」。也就是說滿族大臣有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稱「臣」或者「奴才」,而漢臣只能稱「臣」不能城「奴才」。如果漢臣稱了「奴才」,那就是「冒稱」。「冒稱」之罪可大可小,主要看統治者的個人意願了。就像上面說的如果紀曉嵐在乾隆面前稱了「奴才」,那就是「冒稱」。這就全憑乾隆個人喜好懲罰紀曉嵐了,可能只是訓斥一番,也可能身陷囹圄,反正就是乾隆一句話的事。

紀曉嵐

所以說,滿漢大臣聯名上奏摺必須稱「臣」,就是為了防止漢臣稱「奴才」冒稱沾光。這樣的事情在清朝的的大臣中還真發生過。

乾隆三十八年,滿臣天保和漢臣馬人龍聯名上了一道關於科舉舞弊案的奏摺。奏摺中因為滿臣天保的名字在前面,所以就寫了奴才天保,馬人龍。乾隆看到後,大怒,卻不是因科舉舞弊案大怒,而是因為馬人龍作為漢人竟敢冒稱「奴才」。奴才是誰想稱就能稱的嗎?這兩個傢伙可能以前也沒遇到過這樣的事情,真是倒霉。

由於這件事情,乾隆很快做出規定,以後只要是滿漢諸臣會奏公事,均一體稱臣。天天聲稱滿漢一家親,滿漢同體,這次乾隆可暴露原形了。此規定的目的就是為了寧讓滿臣屈尊稱「臣」,也不讓漢臣高攀而稱「奴才」。乾隆這招做的也是真絕。

和珅

乾隆還有更絕的。乾隆三十五年,滿臣西寧、達翎阿與漢臣周元理,聯名上了一道關於「捕捉蝗災」的奏摺。這幾人學乖了,不像前面兩個小夥伴那樣。這次,他們分開寫了,兩位滿臣自稱「奴才」,周元理自稱「臣」。這次稱謂是絕對沒有錯,但乾隆又發怒了。他認為周元理自稱臣,是不屑於兩位滿臣同稱,存心標新立異,不服當奴才。周元理簡直是委屈得很,自己哪敢隨便稱「奴才」,所以才稱臣,沒想到又被皇帝猛批一頓。

明明是乾隆皇帝自己定的規矩,而他卻反覆無常。就問這樣的皇帝,大臣們怎麼能受得了。一個稱謂都能讓漢臣捉摸不透,這還所謂的滿漢一體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四點通 的精彩文章:

金岳霖在抗戰中的七十萬字手稿,真的丟失了嗎,到底讓誰拿去了
清宮劇中的慎刑司,真的能拿得住犯罪的妃嬪,那是導演想多了

TAG:歷史四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