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俄羅斯的將來——究竟是東山再起,或者是再次解體?

俄羅斯的將來——究竟是東山再起,或者是再次解體?

俄羅斯作為全球擁有土地最多的國家,在過去有著無比光輝的歷史。遠在沙俄的時候,俄羅斯就已經名列世界一流大國,特別是到了蘇聯時期,俄羅斯更勝一籌,壯大為與之美國抗衡的超級世界強國。

然而這所有的輝煌歷史都已成過去。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不但喪失了500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就連整個國家的經濟體系也全面崩塌。一時間內,整個國家全面陷入深淵。

可是再怎麼樣,瘦死的駱駝也比馬要大,雖然俄羅斯在此遭到了切膚之痛,但是它仍然擁有一千七百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再加上蘇聯過去強大的軍事遺留和政治資源,即使俄羅斯退出了世界超級大國名目,它卻依然和中、歐等不相上下。

不得不說的是,就算俄羅斯有雄厚的家底資源,但整個國家形勢仍然逃不掉讓人堪憂的局面。主要體現在:俄羅斯內部,整個經濟體系已被徹底摧毀,只能依靠販賣國家資源來支撐,加上國內西重東輕的地緣結構缺陷以及邊緣地區少數民族缺乏對國家文明認知,這一系列都將加重俄羅斯國家形勢的惡化;俄羅斯外部,地處歐亞大陸北部中央地帶,擁有龐大的土地面積,便決定了它基本上與所有的外部重要勢力都存在地緣結構的矛盾。不僅美國這個世界霸主不會放過這個可能威脅到自己霸權的領土第一大國,就連歐洲、伊斯蘭乃至中國,理論上不會與俄羅斯對立的,都因地緣結構矛盾的存在,只要有機會或條件,它們也是非常樂見其成來給這個受傷的猛獸傷口上撒點鹽。

這種內外交加的困境,加上俄羅斯固有以及潛在的憂患,決定了它根本沒有「守國」的戰略空間和餘地,對於這樣一個世界大國來說,整個國家猶如在刀尖上行走,要麼力挫群雄,重塑昨日輝煌,要麼二次解體,徹底失去世界大國的資本,從此以後便退出一流大國的舞台。而一直像現在這樣苟延殘喘的活著,不是俄羅斯的風格。

那麼,東山再起和再次解體,到底哪一種對俄羅斯來說可能性更大呢?雲石君認為,從當前的形勢看來,未來俄羅斯再次解體的概率相對要大一些,之所以這麼認為,下面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首先,俄羅斯因地緣結構缺陷。從整個國家形狀上看,俄羅斯規整、緊密,但事實上,其本部核心區處於領土最西面的東歐平原,遼闊的北亞土地不僅與本部的核心區相距甚遠,同時加上所處之地緯度較高,自然環境險惡,嚴重影響其開發利用,因此削弱了俄羅斯核心區對其的映射。再次,俄羅斯核心區所處的東歐平原本身也並不是世界一流地緣板塊,其地地輻射力也相對有限,這些都使得俄羅斯這個國家在地緣結構上天生的不穩定性。在國家強大的時候,尚可確保對邊緣領土的控制,一旦國家衰落,邊緣地區就很容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脫離——蘇聯的解體便是最好的證明。

不過,經過蘇聯的解體,當下的俄羅斯內部分離主義倒向已減少了很多(中亞地區、東歐平原西部以及南高加索這三個受外部影響最大或是地緣格局最獨立的板塊,已經離它而去了),但因為俄羅斯西重東輕,東西跨度非常大的地緣局面依舊沒有改變,所以這種分離隱患仍然存在,不可能被完全避免,隨時都可能因為俄羅斯的不斷衰落而導致分離主義倒向的再次來襲(比如車臣戰爭)。

其次,根據目前俄羅斯的現實慘狀。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經濟體系全面崩盤,儘管在普京上台以後緩解了俄羅斯頹勢的經濟,但那也僅是止跌而已,經濟衰落的整體格局並沒有得到改變。而伴隨著烏克蘭危機的爆發和經濟制裁,俄羅斯再一次遭到重創。

當然有人會說,這些都只不過是臨時性的。畢竟歷史上的俄羅斯並沒有遭受過重大挫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戰以及蘇俄——白俄內戰時期,當時的俄羅斯可是遭受了重大創傷,整個國家都精疲力竭,但隨著蘇聯政權的穩固,也不過短短20年,俄羅斯不但緩過氣來,而且還一舉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國,較之前更加兇猛。從這個角度來看,儘管經歷了蘇聯解體、20年國家衰敗,讓俄羅斯遭受巨大創傷,但只要俄羅斯在接下來能穩住陣腳,重新崛起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回顧歷史,這樣的說法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可言。畢竟俄羅斯還有一千七百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單單憑著這份資產,似乎也足以讓俄羅斯能夠東山再起。

但是,這一切都僅是表面現象,如今的俄羅斯面臨的時代環境,與過去蘇聯時期已有很大不同。

首先從經濟方面來看,在前面的 《地緣政治:俄羅斯系列》中,雲石君曾經分析過,蘇聯成立的時候,第二次工業革命已接近尾聲,革命的果實已經成熟,已開始全面推廣、利用這些機器工業成果,從此,蘇聯對偏遠凍土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不斷增強,邁進了大型工業國的隊伍。

只是,儘管蘇聯在工業規模上迅速壯大,但在質量上仍受制於客觀條件,整個工業成色一直沒能更進一步突破,除了在軍工以及與之配套的少部分重工業體系,其他領域多數以傻大黑粗被人孰知。

不過,這些在當時都不是主要問題,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期已成過往,在蘇聯成立的前幾十年,整個世界都處於工業革命成果的普及時期,代際差距不突出,且以機器製造為主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其質量成色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也僅體現在單位產量和單位資源消耗多少上,對於這一點,有著大量可開發的土地和無盡寶藏資源的蘇聯來說,完全可以通過工業規模優勢來彌補。

然而在蘇聯解體時,人類已進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且這次革命與前面的工業革命有著很大的區別,其主要表現在,這次革命已不再以產量的高低而是以科技含量的先進程度作為評判標準,同類型的產品,因科技含量的不同,其內在價值也截然不同。

俄羅斯由於自然環境限制,除了軍工以外,整個工業體系的科技含量先天的不足,以前尚可憑規模優勢加以彌補,現在隨著代際差距的加大,再希望通過傳統的辦法來彌補這種差距已經是力不從心,再加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更替速度非常快,這更是讓俄羅斯落後的工業體系舉步維艱,反而被主流甩得越來越遠。

由於現代工業的性質和迅速更替的特點,讓俄羅斯用數量來彌補質量不足這一套路已行不通。隨著科技含量在工業中作用的增強,俄羅斯的工業體系顯得越來越落後,連翻身的機會也所剩無幾,最後只能被無情淘汰。蘇聯的解體已經過去了20多年,俄羅斯的工業體系一直未能大規模重塑,這些都足以說明其不適應第三次科技革命。

從經濟發展的規律也足以說明俄羅斯東山再起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俄羅斯主要的資本便是那1700萬平方公司的領地,國家基本全靠對國土的大量開發來來創造收益。在蘇聯成立的時候,這套辦法還是很有效的。那時列強們在經濟上大多還處於各自為政的階段,主要通過對本國土地的開發來積累收益。然而,在當代全球化已成為主流,經濟發展的規律已完全不是國家勢力範圍可控制的。列強們整合了全球經濟鏈條,將地球上大部分已開發的地區都演變為自己獲利的疆土,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歐洲,乃至中國都是依賴這套模式來成就自己國家的磅礴發展。

這些都讓俄羅斯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被大大削弱。不管俄羅斯地盤再大,但它始終大不過五大洲,更何況俄羅斯大部分土地的可開發性還很低,自然能產生的效益也遠比不上對全球已開發地區進行經濟整合來得多。

當然,俄羅斯也是很樂意加入到全球經濟整合這一鏈條中,同時把自己的利益延伸至整個世界,先不說俄羅斯俄羅斯因經濟衰敗,僅靠販賣資源以及享受蘇聯的軍工遺留,其他再也拿不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就算是俄羅斯的工業體系能夠趕得上時代主流,但其粗壯的身軀對美國霸權的潛在威脅,以及地緣結構的矛盾可能對伊斯蘭、中、歐的壓制,都決定了世界上的主要勢力不可能對俄羅斯敞開懷抱。至於其它次要勢力,先不說其小的體量很難滿足俄羅斯的胃口,且距離也俄羅斯也相距太遠,這些都使得俄羅斯想要通過全球化這一途徑受益很艱難。再加上中國的快速崛起,以及全球化在西方已有退潮跡象,這也使俄羅斯利益拓展的希望微乎其微。

上面是從國家實力的角度來分析的。下面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俄羅斯未來的形勢,也很不樂觀。

雲石君之前說過,俄羅斯身軀龐大,再加上地處歐亞大陸北部中央地帶,這就決定了其與歐、美、中、伊斯蘭等世界主要勢力在地緣上存在結構性矛盾,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下,使得俄羅斯這個國家的安全隱患必將長期存在。

當然了,歐、美、中、伊也各有各的如意算盤,因此是不可能齊心協力來對付俄羅斯。例如美國之前在制裁俄羅斯時,歐洲就很不情願,中國就更是力挺俄羅斯,伊斯蘭也因自身內部意見不統一,使得它們對俄羅斯的威脅也是小菜一碟。因此才會有很多人認為俄羅斯看是十分兇險,實則仍有很多轉換的空間。就拿當年的中國來說,雖那麼的艱難,不照樣絕處逢生,沖了出來。

可事實上,俄羅斯的狀況比當年的中國要槽糕得多。

中國地處亞歐大陸東部邊緣地帶,與歐洲沒有地緣結構的矛盾,與伊斯蘭也沒有太大的衝突,至於意識形態和種族矛盾,這些與現實的利益相比,都變得不足為提。而俄羅斯,雖然與之有很嚴重的地緣結構矛盾,但在聯合抗美這一更大層面的條件下,這種矛盾也被暫時壓制,且俄羅斯的突然衰落與中國的迅速崛起都使得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在兩國關係中的地位將更加主動。

然而,整個世界的主要勢力中,與中國真正有結構性衝突的也只有美國一家而已,因此這在政治上中國還是有很大轉換的空間,同時,美國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國家,使中國可以通過經濟捆綁來與之進行有效制衡。

可是俄羅斯就不同了,它即使可以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來爭取轉換空間,但它的廣闊疆土與地緣位置決定了不但美國這個世界霸主要壓制它,伊斯蘭、歐洲也將因不可調解的地緣矛盾的存在而對其心懷防備,且俄羅斯與伊、歐兩者之間的戰略轉換空間遠遠比不上中國與兩者之間寬廣。

當然,還有一個戰略方向,就是對中國。儘管在蘇聯時期,俄羅斯對中國佔盡優勢,但那都是建立在中國仍處在農耕時代的條件下。可隨著中的不斷崛起,俄羅斯已很難重展當年優勢。而俄羅斯的北亞與中國東北、華北、西北接壤,其資源貧瘠、實力薄弱,和中國的東北、西北、華北相比,其地緣實力相距甚遠,這便決定了在中俄這場戰略格局中,中國有著非常大的地緣優勢和實力,這都會對俄羅斯構成挑戰。

儘管現在的中俄關係良好,但這只不過是建立在共同抗美的條件下。一旦這種背靠背抗美的格局發生變動,那麼這種關係能否永久維持下去,實際上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內部地緣結構的先天缺陷,對新經濟模式的不適應,以及外部結構性地緣矛盾的存在,註定了俄羅斯的大國復興之路舉步維艱,很難取得戰略空間上的實質性突破。這樣的時勢大環境加上中國東來破局之際,俄羅斯硬要逆水行舟來破局,在理論上也缺乏足夠的時間,所以未來俄羅斯的興衰現在還很難定論,但至少從當前的形勢來看,俄羅斯再次解體的概率要比東山再起要大一些。

不過,這裡依然還有很多不確定性。雖然從眼下趨勢來看,俄羅斯確實處境艱難,未來前景也不樂觀。但如果主客觀環境發生變化,那俄羅斯未必沒有翻盤的可能。

那麼,什麼樣的變化,能讓俄羅斯扭轉自己的國運呢?其實就是兩點:要麼在人,要麼在天!至於這裡的「人」與「天」如何作解,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會在下一節《地緣政治:未來的中俄關係會走向何方》一節中繼續為大家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93——俄羅斯之第二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