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歪頭殺」為什麼看起來萌萌噠?科學的解釋在這…

「歪頭殺」為什麼看起來萌萌噠?科學的解釋在這…

還記得曾經風靡的歪頭殺表情包嗎?歪著頭似乎更容易讓人放下警惕,給人一種可愛而又溫柔的感覺。其實這不是一種錯覺,最近的一項發表在 Perception 上的研究就揭開了「歪頭殺」捕獲人心的科學手法。

圖片來源:fabiaoqing

在面對一張人臉的時候,關於這個人的很多信息都會湧入我們的腦子裡,比如 TA 的年齡、性別、種族、表情甚至是情緒,這一過程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比較輕鬆的(當然可能還是沒有夏洛克那麼輕鬆)。

一張張面孔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也幫助我們更好地游刃於我們的生活圈子。

雖然在大腦看來,這樣的信息處理很輕鬆,但其中的機制對科學家們來說仍然是一個謎。有些人(如自閉症患者)的大腦處理信息方式會有所不同,這可能他們導致在進行眼神交流時產生一定障礙。而從社交的角度進行研究則可能是另一個出路。

一項關於面部「凝視」(fixation)的新研究極大地加深了我們對面部信息獲取的理解,由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的心理學助理教授尼古拉斯·達維堅科(Nicolas Davidenko)主導研究,達維堅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Perception上。

看著對方的眼睛能讓你收集到更多的信息。」 達維堅科說,「這是一個明顯的優勢。」

圖片來源:《神探夏洛克》

相反,如果眼神交流不能順利進行則會帶來相應的劣勢。「這會削減面部信息處理的能力,讓你處於不利的社交地位。」 達維堅科指出,不願進行眼神交流還有可能被誤解為心不在焉或漠不關心。

現有的研究能告訴我們的是:作為一名觀察者,當我們看著一張臉的時候,我們更傾向於注視面孔的左側,這種現象被稱為「左視偏好」(left-gaze bias),這一偏好的是由於主導面部信息處理的是我們的大腦右半球。我們還知道,倒過來的臉會讓人更難讀取信息,這一顛倒彷彿打亂了我們的神經環路,讓我們難以去捕捉最基本的信息。

但對於我們是如何處理正向和倒立的臉之間的狀態,比如旋轉了一定角度的或略稍稍歪著的臉,我們對此知之甚少。

對於面部信息,我們是從整體上一次性獲取的,而不是一個特徵一個特徵地去觀察。」 達維堅科說,「但還沒有人研究過我們怎樣從一張歪斜著的臉上獲取信息。」

達維堅科利用眼動追蹤技術(eye-tracking technology)尋找答案,得到了一個令他驚訝的發現:左視偏好的現象竟完全消失了,轉而出現了上視偏好(upper eye bias)的現象。即使只是相對中心旋轉了 11 度,情況也同樣如此。

人們傾向於先注意到位置更高的那隻眼睛,」他說,「略微的傾斜就會消除我們知道已久的左視偏好。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令我驚訝的是這種效應竟如此的強大。」

達維堅科發現:當人們看著一張歪著的臉時,會更多注意到眼睛部分。也許是因為歪著臉會讓他們感覺更容易接近、不那麼具有威脅性,這一點對自閉症患者來說可能尤為重要。

「在物種之間,直接的眼神接觸可能產生一定的威脅性,」他說,「但當注視略微傾斜的臉時,相對於一張擺正的臉,我們對位置較高那隻眼睛的注視次數要更多。我認為這個發現可以用於自閉症患者的治療。」

達維堅科希望能弄明白兩個方面:一是自閉症患者是否更容易接受旋轉過的面部圖像;二是面部傾斜是否有助於交流中對語義的理解。

這項發現同樣對於弱視(amblyopia,"lazy eye")患者也具有一定的幫助,因為弱視會讓其他人感到不安。「在交談中,他們可能想歪著頭,這樣他們沒有弱視的眼睛就會抬高,」他說,「這就剛好利用了我們更多注視更高的眼睛這一自然傾向。」

當旋轉角度為 45 度時,上視偏好效應最強;而旋轉角度為 90 度時,這種偏好則會削弱很多。「腦袋歪 90 度也太奇怪了,」,達維堅科說,「會讓人不知道要看哪裡,也就完全改變了他們的行為。」

所以下次面對嚴肅高冷的人,不妨試試用「歪頭殺」來拉進你們的距離吧~(前提是你的頸椎夠好)

論文信息

標題The Upper Eye Bias: Rotated Faces Draw Fixations to the Upper Eye

作者Nicolas Davidenko, Hema Kopalle, Bruce Bridgeman

期刊Perception

摘要There is a consistent left-gaze bias when observers fixate upright faces, but it is unknown how this bias manifests in rotated faces, where the two eyes appear at different heights on the face. In two eye-tracking experiments, we measured participants" first and second fixations, while they judged the expressions of upright and rotated faces. We hypothesized that rotated faces might elicit a bias to fixate the upper eye. Our results strongly confirmed this hypothesis, with the upper eye bias completely dominating the left-gaze bias in ±45° faces in Experiment 1, and across a range of face orientations (±11.25°, ±22.5°, ±33.75°, ±45°, and ±90°) in Experiment 2. In addition, rotated faces elicited more overall eye-directed fixations than upright faces. We consider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the upper eye bias in rotated faces and discuss some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in social cognition.

論文鏈接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301006618819628?journalCode=peca

文章和圖片來源:科研圈(ID:keyanquan),

作者:Jennifer McNulty,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物理 的精彩文章:

雙星隕落!先生千古,風範長存!
物理必修二知識點匯總,收藏不吃虧!

TAG:環球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