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煲的四碗雞湯,味鮮無毒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素材源自 明 祝允明 《前聞記》
祝允明,明代著名書法家,善詩文,「吳中四才子」之一,自號枝山,嘉靖元年任應天府通判,著有《前聞記》一卷。
今天取四個故事來分享下。
01
洪武年間,朱元璋下旨開燕脂河(「燕脂」即「胭脂」),徵用了很多民工,祝允明曾祖父祝煥文也在其中。
很多民工都累死了,祝煥文命大,僥倖活了下來,工滿將回家時,卻悲催地發現他的路引丟了。
所謂路引,相當於現在的通行證吧。
這玩意兒丟了有多嚴重呢?「分該死」,也就是死罪,祝煥文頓時呆了,不知所措。
但是監工對他說,當今皇上聖明,我帶你去見他,當面奏明情況,也許能放你一馬。
那就死馬當活馬醫吧,祝煥文便跟他去見皇上,皇上說,丟了就丟了罷,多大個事啊,不追究了。
祝煥文感激涕零,「方欲叩辭」,皇上突然對他說:「看你模樣也似個本分的,可賞鈔二十貫。」
拿到二十貫賞錢,祝煥文謝恩而歸,鄉里莫不驚羨。
丟了要命的玩意兒,不但平安無事,還得到一大筆賞錢,這樣的反轉劇,確實有點毀三觀。
其實不難理解:忠厚、本分之人,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和同情,在其有難時,能幫就幫一把,也是人之常情。
好在這位大老闆確實「聖明」,至少不是杠精,不然他來一句,「為毛其他人都累死了,而你還活著?可見你平時幹活一定偷了懶,如今通行證丟了,還敢厚著臉皮來求情」,那他肯定死定了!
「做老實人,辦老實事」,這個世界無論多麼厚薄不均,老實人都不會吃虧,最終會得到本該屬於你的那一份,說不定還有「賺頭」。
02
《前聞記》記錄了一個「溜須」的故事,很值得玩味。
說的也是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朱元璋有一次用膳,在菜里發現一根頭髮,把光祿官叫來責問,對方看了看頭髮說,啟奏陛下,這個不是頭髮。
「不是頭髮,那是啥玩意兒?」我去,分明胡說八道,當老子瞎啊!
朱元璋不動聲色地看著對方,對方只回答了兩個字:龍鬚。
然後,朱元璋就用手去捋他的「聖須」,「隨手得一二莖」,這龍鬚,確實會掉,於是揮手叫他出去,「不復問」。
實際上,這是朱元璋在有意裝糊塗,如果他不裝,很容易就能揭穿光祿官的謊言:這玩意兒端上來的時候就有了,怎麼會是老子的龍鬚呢?難道除我之前,這旮沓還有一條「龍」?
可他沒這麼做,這是因為,他也是人,也喜歡聽好聽的,無論是什麼話,只要聽著舒服,聽著順耳,都是好話,說那話的人,都是好人。
而光祿官之所以不找理由辯解,比如廚子不小心啊、不是有意的啊,而一口咬定是龍鬚,不擔心事情變得更糟,正是因為他明白,每個人都有其可以利用的弱點,只有對準那個弱點,一撓就撓到痒痒肉,把他撓舒服了,天大的事都不是事了。
無獨有偶,也是在《前聞記》里,出現了一個類似的故事,只不過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小孩子。
故事的名字叫《驛兒屬對》,說的也是朱元璋時期。
有一次,朱元璋到一個驛站去檢查工作,發現驛夫裡面,竟然有一個小兒,而且顯然不是來玩的,因為他穿著驛夫的制服。
朱元璋有點蒙圈,叫過來一問,那孩子回答說:「臣父當此役,近日死,臣代役耳。」
又問他幾歲了,回答說七歲,又問他能不能作對,回答說能。
朱元璋便出了個上聯,「七歲孩兒當馬驛」,那孩子張口就對:「萬年天子坐龍庭。」
朱元璋大喜,免除了他的差事。
七歲孩子能對對,這個我信,古代類似的神童多的是,但七歲小孩就知道投其所好,知道撓人的痒痒肉,而且還撓得這麼准,似乎不太可信,此事貌似有杜撰之嫌。
但無論是杜撰的,還是真有其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都值得記住:情商的培養從娃娃抓起,是多麼的重要。
03
據記載,朱元璋有十六個女兒,也就有十六個駙馬,其中一個叫歐陽倫。
這個歐陽倫,可不是什麼好鳥,洪武三十年仗著皇親國戚,故意違反《茶馬法》,走私茶葉牟取暴利,被朱元璋反腐砍了腦殼。
《前聞記》記載了與歐陽倫有關的另一個故事,很是香艷。
話說某一年,駙馬都尉歐陽倫挾四個妓女喝酒,事發後,官府對妓女進行追捕,追得很急,妓女們認為必死無疑,便打算換上普通的衣飾,意思是裝窮,「以覬萬一之免」。
一位老胥(上了年紀的小官)知道後,找到妓女們說,給我一千金,我有辦法讓你們不死。
妓女們馬上給了他五百金,說好事成之後付完。
老胥說,皇上是什麼人,怎麼能不知道你們平時有多奢靡,這種欺騙之事,千萬別做,只會弄巧成拙,一切如常,或許能得到寬宥。
妓女們問他具體怎麼做,老胥說,第一步是洗澡,把自己洗得乾乾淨淨的,仍然在臉上身上塗脂抹粉,把自己搞得香香的,然後穿上最漂亮最華麗的衣服,把最好的首飾戴起,千萬不可素麵朝天,不可素衣素鞋,務必「盡天下之麗」,能亮瞎人眼最好。
「那我們該說些什麼呢?」妓女們又問,老胥說,什麼也不要說,只管一味哀呼。
妓女們也沒別的辦法,決定照他說的做。
等到見到皇上,皇上「叱令自陳」,妓女們卻不發一言,皇上看了看左右說,綁起殺了!
妓女們「解衣就縛」,從外至里,衣服一層一層剝開,層層華麗無比,「珍貝堆積滿地,照耀左右」,當最後一件衣服被剝掉後,人們看到的是如玉的肌膚,聞到的是醉人的香氣。
還沒等妓女們發出哀呼呢,皇上就嘆了口氣說,你們這些迷人的小妮子,「我見也當惑了」,何況是那廝!
然後教訓了幾句,就把她們放了。
這個老胥,不愧是洞悉人性的人精!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之常情,是人性,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跟著人性走,基本上不會走偏。
04
正統十四年八月,「土木堡之變」爆發,御駕親征的明英宗不幸被俘,瓦剌首領也先帶著英宗來到邊塞,以此要挾明朝官吏,勒索財物——你們若不給,就打你們大老闆屁屁。
那些官吏卻不敢多獻,大多敷衍了事,惹得英宗很不高興。
他們怕啊,怕有資敵之嫌,怕朝廷怪罪,怕新君繼位後,拿他們問罪,怕這怕那,怕東怕西。
當然了,英宗也不想他們多獻,但敷衍了事,顯然無法向也先交代,後者必拿他是問,他的日子,肯定不好過,而也先也不會善罷甘休,必定變本加厲地叫他發揮他的「號召力」,將勒索進行到底。
唯獨大同府同知霍瑄是個例外,每當接到英宗的旨意,「必極力呈進,唯恐不及」,而且將全部家財獻出。
後來,明英宗被瓦剌人釋放回國,並戲劇性地復辟成功。
重新坐上龍椅後,英宗立即召見霍瑄,「嘉勞久之」,升他為工部侍郎。
劇情如此反轉,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其他官吏沒想到,霍瑄也不可能想到,因為他也沒有先見之明,他之所以「敢」那樣,只不過作為一個臣子的本分而已,至於其他,比如此舉是不是資敵、朝廷會不會怪罪、新君會不會弄他,他根本就沒想過。
而其他官員之所以如此,正是由於想得太多,患得患失,既為人所不齒,也失去了「巴結」大老闆的機會。
他們之所以最終什麼也沒得到,正是因為害怕失去。
所以啊,做人不要太糾結,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在你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憑良心去做吧,如果你還有良心的話。
※一個月的雨,開車同學都要補這一課
※經常熬夜的人身體損失了什麼?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