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都快亡了,你怎麼不去參軍?做學問有什麼用?陳寅恪這樣回答
陳寅恪先生的父親名叫陳三立,晚清時期著名的詩人,人稱「清末四公子」之一,1937年日軍攻破北平,陳三立先生被困城中,日軍派人前來拉攏,85歲的陳三立拿掃帚將其轟出門外,之後絕食5日,憂憤而死。而那時候的陳寅恪還在隨校南遷,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陳寅恪哭到不能站立。
陳寅恪的爺爺名叫陳寶箴,他是曾國藩的座上賓,光緒皇帝的「新政重臣」,當年戊戌變法中,全國只有一個省在推行光緒的新政,這個省就是湖南,而湖南的巡撫正是陳寶箴。戊戌變法失敗後,陳寶箴被保守派革職,命懸一線,兩年他突然病死,疑是遭人毒手。
陳寅恪的家庭可謂滿門忠烈,家學深厚,在這種情況下,陳寅恪無論是品行還是才學,都是一等一的,所以人稱其為「公子之公子,教授之教授」。他的學問之大,讓傅斯年都感慨:300年來第一人。梁啟超說自己所有的著作加起來,卻不及陳先生數百字有價值。吳宓則稱其為中國最博學的人。
但是,在那樣戰亂的年代,一個書讀得再好又有什麼用呢?能夠抵擋外敵入侵嗎?能抵擋堅船利炮嗎?陳寅恪先生對此的回答是:國家可以亡,國史不可亡!他認為,只要一個國家的歷史能夠存在,這個國家即使亡了,它依舊能復國。而如果國史亡了,這個國家即使存在,也如同擺設。正是在這種理念之下,陳寅恪在那段炮火紛飛的環境下,在顛沛流離中寫下了自己的著作《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這本書簡單來說講的就是: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一段時期,當時居住在中原的漢人紛紛南遷,將中國文脈帶到了江南,也有一部分人選擇留下北方,他們遷到姑臧(甘肅武威)那片相對荒涼的地方,在北方也留下了純正的中國文化。甘肅在後來成了北魏的重鎮,之後北魏分裂成西魏和東魏,甘肅成了西魏的重心所在,而西魏又被北周吞併。
北周的制度是漢人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的結果,而後來的北周柱國之一楊堅建立了隋朝,有少數民族血統的李唐氏則建立了唐朝。唐朝之繁榮空前絕後,中國的文脈並未在戰火中斷絕,而是發展成了一種更加繁榮的文化。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內憂外患,中華民族遭遇千古未有之巨變,我們能否像唐朝一樣在苦難中開花?這就是陳寅恪寫整本書的用意所在。
※勃列日涅夫趣事:藥物成癮,愛慕虛榮,強吻習慣讓官員們痛恨不已
※華盛頓的位置那麼偏,美國人為何要在那裡建都,而且堅決不遷都?
TAG:麻辣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