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如懿魏瓔珞,誰斗死了宮斗?
前不久,一則「疑似各大衛視全面禁播宮斗劇」的消息隨著北京日報一則《宮鬥文化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社評文章的刊登甚囂塵上
微博相關話題閱讀討論量短短3天即衝破3.7億,備受矚目
其中,被細緻羅列的「宮斗五宗罪」更是點名直指最近幾年領銜收視率的《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幾部宮斗權謀大戲。
文章刊登後,東方衛視原定下午時間段播出的《如懿傳》已被換檔;浙江衛視的《延禧攻略》也被臨時替換播出綜藝節目
——自此,「全面禁播宮斗劇」從一則似是而非的傳言變得越來越真實可信。
而對於這一消息,廣大觀眾和網友的觀點主要分兩大陣營:
有人覺得「宮斗」帶著封建遺風,早該得到整治;
也有人覺得文化應該百花齊放,誰也不該去限定老百姓應該看什麼,不該看什麼。
但有更多的人覺得,不是「宮斗」不可看,而是現在的宮斗不可看:
從《孝庄秘史》《大明宮詞》《金枝欲孽》的後宮傳奇,走到天雷劈壞人,雍正被滿頭綠帽子生生氣死的爽文話本子。十年之間,整個影視行業先是興了「宮斗」這個題材以及其所涉及的朝代,人物,品類和影響範圍
同時卻也漸漸亡了這個題材背後所代表的遠超情愛的界定範圍,連著江山萬里,前朝後宮的巨大權謀格局——讓千年驚痛的悲劇變成浪漫的懸浮,讓「不得已」變成了「為愛主動出擊」
當「大女主」變成了後宮深深里開掛爽文式的「麻雀變鳳凰」式女性人物模板,那些真正厚重黑暗也殘酷的歷史變成了面目全非的浪漫故事——歷史就這樣失去了其原本警示後人的意義
芭姐覺得,該全面禁止的不是「宮斗」,而是「只為宮斗」。
該讓大家去看去想去深思的也不是「包衣變貴妃」的千古帝後浪漫傳奇,而是一萬個不得已背後的那些女人們的犧牲與成就。那樣的時代里,女人也不是僅僅只會同性撕咬,物傷其類,她們奪寵奪愛為的也從不是男人那麼簡單。
很可惜的是,這些道理,是十幾年前的影視作品最開始教會我們的,卻也是十幾年後的電視劇差點兒把我們給演忘了的。
孝庄武則天也宮斗,《金枝欲孽》更是斗中之王
可怎麼她們卻偏偏成經典?
說起來,芭姐第一次隱約知道「宮斗」這件事還是因為小時候那部有一大半兒我都看不懂的《大明宮詞》:
像小太平一樣,即使記不得具體的故事情節,我們也永遠會記得何琳飾演的魏國夫人賀蘭氏跟著那隻漏了底的小船一起沉沒進深深湖水裡的畫面——美人如玉,層層疊疊的宮裝隨著碧波遠盪而去,那個整個宮裡最年輕美艷手指又是如此好看的女人,到沉沒時都是那麼不祥地美麗著的
當畫舫里,第一個發現賀蘭氏沉入水中的人開始驚叫
我們隨著小太平的視線看去,是歸亞蕾飾演的武皇后嘴角那一抹令人望而生寒的混沌笑意——說起來,那是我們第一次對「宮斗」有了隱隱約約的概念。
太平:「我凝視著那絲似乎永遠掛在母親唇邊的混沌笑意,第一次感覺到徹骨的寒冷。母親,我不可思議的母親,為什麼總能在別人遭受滅頂之災時充當那次劫難沉默的見證人?」
再後來,寧靜從天而降,不止落在了多爾袞的馬背上,也帶著《孝庄秘史》落進了無數人的童年回憶里。當然,現在看來,那些關於多爾袞和孝庄太后之間的秘聞大抵都是不太作數的,當局者都化成了塵灰,後人只能戲說揣測。
不過,我們倒是都記著,在皇太極的後宮裡,大玉兒是怎樣幾次三番身陷險境;
當海蘭珠病逝,皇太極也隨之病重,年輕且有兒子傍身的大玉兒是怎樣險些被要求陪葬的跌宕情節
那是我們第一次知道後宮深深里,帝王的寵愛意味著什麼,第一次知道為什麼後宮裡人人都企圖讓自己的孩子繼承帝位,而上位者為什麼想要去母留子,防止外戚干政的原因。
到今天,仔細想想,武則天不鬥嗎?大玉兒不鬥嗎?甚至故事裡的炮灰海蘭珠沒斗么?賀蘭氏沒斗么?
那些寥寥數筆,隱晦而複雜的情節里藏的哪一樁一件不是以命相搏搏來的潑天富貴和前路未明。但與現在不同的是,那時候的女主真的是「大女主」,武皇后跟賀蘭氏爭的從不是那個軟弱無能的李治,「女人和權力」是《大明宮詞》一整個故事的最高命題:
賀蘭氏用女性的魅力去試圖動搖她的姑母武則天在前朝後宮無與倫比的權力地位;
而武皇后對賀蘭氏的一切小動作皆可視而不見,卻獨獨在觸犯她權力界限時悍然出手,一出手就是斬草除根的狠絕。
縱然那個時候我們並看不懂賀蘭氏為什麼而死,但我們也能很清楚的區分開來,跟太平和薛紹不一樣,皇后不是因為愛皇帝才要去殺死賀蘭氏,賀蘭氏也不是為愛皇帝才去挑戰皇后的絕對權威
長大以後更是清楚地明白,李治這個人在故事裡是沒有用的,有用的是他的肉身背後象徵的權力,迷人的從不是這個中年萎靡膽小的男人,而是慾望散發的誘人香氣——皇后要的是江山和天下,這是故事裡武則天這個事實「大女主」的眼界和格局。
到了《孝庄秘史》,我們都為多爾袞和孝庄流過很多眼淚,卻神奇地都到最後一邊意難平,一邊理解大玉兒不跟多爾袞私奔的原因:兩個部落的世代聯合讓那些女人們的婚嫁不再只是婚嫁,那是一種契約,一種合作的相互承諾。
無關什麼情情愛愛,部落一個一個把妹妹女兒送去皇城,讓姑姑侄女亂了人倫共事一夫,為保證的就是她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乃至這個王朝從此以後所有後人的血液里都有蒙古部落的血緣,以此締結永遠強強聯手的契約
她們是一個工具勝過一個真實的血肉之軀,她們和送她們離開草原的親人與迎她們來皇城的人們都知道,她們的到來不是一場婚姻,而是一場獻祭
她們死也要死在這方城池裡,等她們死了,她們的家鄉還會送來新的少女做約定的延續——眼前看著是在爭寵奪愛,爭皇太極的喜歡,可事實上,她們都在為家族而斗,爭下一任儲君出自自己血脈的機會
她們明明都是那個男人的妻子,卻大多數在生下皇子之後比誰都盼著那個自己的枕邊人一命嗚呼,愛情在這樣的故事裡變成最無關緊要的笑話,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承擔。所以大玉兒可以可以追隨多爾袞,順治皇帝的母后卻不能不算計多爾袞
——這不是愛跟不愛的問題,這是往後千百代,自己的家族究竟還能不能跟皇權建立無可動搖的關係的問題。畢竟多少女兒倒下,才有一個孝庄走到權力的最巔峰;一整個家族部落撐著她走上去了,命運和責任就不允許她再走下來。
——你看,情愛都是故事,那些前赴後繼的犧牲和承擔才是現實。後宮的女人從來沒有幸福不幸福的說法,都是紐帶,連著萬里江山,三省六部,朝堂民間。
甚至看似一切大主宰的上位者也並不可能憑心意任性妄為,十幾年後故事裡那些「霸道皇帝愛上我」純屬戲說,否則皇太極怎麼也會護不住海蘭珠,順治帝怎麼也留不住董鄂妃的八阿哥,李治也救不得他的溫柔鄉賀蘭氏,再往前,劉邦臨死時還在為自己護不了戚夫人和趙王如意痛哭
——權力巔峰仍受制衡,在這個重重壓迫的體系里,每個人都不幸福,這才是「宮斗」到了最後真正的意義。
很多年前,那部宮斗封神之作《金枝欲孽》是真的說明白了這些個道理:論「鬥技」,它比《大明宮詞》《孝庄秘史》講得更直白詳細,它第一次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紫禁城裡這一畝三分地
也沒有了所謂的善惡之分和真正的「大女主」,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守護的東西和拚死一斗的緣由:爾淳為報恩;玉瑩為了自己的母親;安茜為報仇,如妃為權力
再壞的人,都有自己柔軟的時候,再好的人,都有自己孤注一擲的瘋狂。皇權在其中像一張壓迫著所有人的網,而皇帝成了其間讓人厭惡又不得不屈從的一個權力符號:除了結髮夫妻皇后之外,沒有人爭他是因為愛他,縱使他擁有了全天下最美的女人們,熟睡時他還是會被枕邊人厭惡嫌棄。
且爭到最後,寵冠六宮的美人也沒到什麼高位
被皇帝所不喜的皇后地位也不曾動搖——你看,那些後來電視劇小說里瘋狂晉級的故事都只是故事,前朝後宮千絲萬縷,開掛哪裡有那麼容易。
《金枝欲孽》的結局,縱使身陷泥濘,每個人卻依舊在渴望那些自己永遠也得不到的愛與自由,這才是紫禁城裡六百餘年香消玉殞的無數紅顏真實的心境。
哪有人渴望那種不死不休的爭鬥,哪有人會閑來無事拿命找別人的不痛快,如果不是不得不鬥,為那一個在現存畫像里長得奇奇怪怪,泯然眾人的男人,何以大家不好好嗑磕瓜子聊聊天,非要生死相爭,以命相博。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金枝欲孽》讓「宮斗」只是途徑不是主題,在那個紅牆碧瓦做的囚牢里,無論勝敗,都算不得真正的好結局。那些無止無休的鬥爭從來也不「爽」,刻在那些紅顏白骨身上的無奈從來也不值得嚮往。
芭姐現在還記得《金枝欲孽》的結局,斗到最後,那些女人們生死各散,像《紅樓夢》的結局一般「好似一片食盡鳥投林,大地白茫茫一片真乾淨」,求不得,不得求,愛別離,怨憎會,一點兒也不美滿浪漫,留人幻想。
故事都是戲說,都不真實,但至少感情要是真實的,表達要是真實的。
天雷劈不得惡人,包衣變貴妃肯定也不止因為「喜歡」,一入宮門深似海,帝王愛才是催命符——這些才是真正「宮斗」該說明的。
話本子都拆開,瓤是黑的心是苦的
甄嬛如懿魏瓔珞,誰斗死了宮斗呢?
把於正老師的「傳奇女主」魏瓔珞拆開了,那是昔年令貴妃從包衣奴才到一代皇貴妃的傳奇故事。
再往遠瞭望,這種「麻雀變鳳凰」能一路望到漢武帝的衛子夫衛皇后,隨便拿出哪個都是瑪麗蘇文大女主,開掛開到沒朋友
可事實上呢?
衛子夫自戕而亡,令貴妃也死後才晉級謚後位——都是娘家卑微,可以扶為新貴平衡前朝勢力,卻又不會盤根錯節導致外戚干政的好道具。剝了皮兒看見瓤兒,誰也別說誰「先說喜歡就輸了」這樣小女兒家的小故事
能走到那個位置的女人,哪個拎出來都是手狠仇濃,能作將才的政治家和權謀家。
哪有那麼美呢?故事裡的富察皇后可以從紫禁城飛身而下,化作此後千里白月光,可現實里,古代后妃自戕是要株連九族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這才是真的後宮故事。
比之《延禧攻略》,《甄嬛傳》自然在權謀心計上用心更多,但比之《金枝欲孽》它落下乘之處仍在於它把甄嬛從大臣之女到權位高峰的成長變成了一場打怪升級,且甄嬛人生的幾次起落都是因為愛情:對愛情失望,對愛情重燃希望,對愛情絕望,對愛情報復
她的眼裡除了情愛和友誼沒有其他,那斷然不是一個能穩坐釣魚台的權力最高峰該有的格局,你看完覺得甄嬛可憐之處也只在於她沒了愛人
但不到30當太后,隨便她養小鮮肉,敵人全都斗下線,美貌青春都還有——仔細想想,你覺得如果一夜夢回能成為她,也沒什麼不好的吧。
到了《如懿傳》其實「後宮皆苦」她們倒是說明白了,但太多著墨給女人之間莫名其妙的殊死一搏,不怕「宮斗」,只怕為「斗」而「斗」。無論情愛,家族,還是權力,它們什麼都想說,卻偏偏什麼都沒立住,所以到最後才顯得莫名其妙,莫名其妙大家就要死要活地鬥了一輩子。
如懿那麼有腦子卻仍舊顯得戀愛腦。
烏拉那拉氏出了百年皇后,到今時今日為她一句要自由就斷了「皇后之門」的榮耀,看電視劇時你覺得是愛情,擱在當時現實,如懿那怕根本就是烏拉那拉氏的百年大罪人——幾百年,交代了多少好女兒才換來的榮耀,那從來都跟愛情沒有關係,那甚至是一個百年大族,遙遠部落的生死存亡。
你看,那些為斗而斗的影視作品扭曲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一種價值觀。
那些無數紅顏白骨累積,才換回的自由和信仰,到了他們的故事裡卻被一遍遍篡改,那些淪為鞏固政權的工具和紐帶的無奈,和那些一生不死不休的無盡爭鬥被美化成了愛情和傳奇的樣子——這才是我們必須反思現代宮斗影視作品的原因。
故事可以戲說,是非必須分明。
當曾經的劇痛和絕望被徹底忘記,當警示自此變成新的嚮往,那作品的一次次傳播並不是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弘揚,反而是對糟粕思想的反覆傳播。
最後,芭姐想說的是,該被全面禁止的不是「宮斗」,而是「為斗而斗」,百年前那些後宮女人的格局,信仰,犧牲,無奈和勇敢值得被記住,也值得被當作警示永遠避免。
故事都是好故事,
只是,別再讓甄嬛如懿魏瓔珞們徹底斗死了宮斗。
※2019美妝大獎搶先試!最值得關注的細節護理新品有哪些?
※時裝秀變話劇,還能分出上下集的可能也只有西太后了
TAG:時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