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閑來無事,偶讀南北朝時期,南朝人徐陵編纂的《玉台新詠》詩集;剛看到卷一.古詩八首中第一首《上山采蘼蕪》時,便頗生感慨,尤其對詩中最後一句「新人不如故」,更是感而慨之,故作文以紀。先附全詩於下:

上山采蘼蕪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

「新人雖言好,未如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上山采蘼蕪》是漢代無名氏借用被休前妻口吻而作。原文無題,標題是編者加的。這是一首很具戲劇色彩的古詩,古人只用了四組五言,十六句,共八十個字,就把這個前妻路遇前夫的故事,完美地表現出來了。

這首平白如話的詩,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好的文學作品,總是最簡單,最清晰的。而且常常是一字不易的。詩中出場人物是一對離異夫妻,外加一個未出場的,前夫後娶的妻子(新人)。惜墨如金的古人,能夠在八十個字的篇幅里,幾乎活靈活現地寫出他們的對話交流,回憶感嘆;有不滿,有遺憾,甚至可以體會到新人也不一定快活的光景,令讀者如置身其中。實在是詩歌藝術之精品,難怪千百年來被人傳誦。

蘼蕪是一種香草,在山上採擷鮮葉,回去晾乾後,可製成香囊,懸佩身上。古人相信,蘼蕪可使己婚婦女多生子。估計這位上山采蘼蕪的婦女正是因為無子,才被前夫休棄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蘼蕪之嘆」。可是,這位婦女並不甘心於現狀,而是抱著一種渺茫的希望,上山採擷這種也許能給她帶來福音的蘼蕪。正因為這樣,才有了山路遇前夫的巧合,才留下了這首千古妙詩。

我猜想,這位做丈夫的是不是也在為新娶的太太採擷這種香草呢?不然,怎麼可能讓前妻「下山逢故夫」呢?怎麼可能兩人重逢後,話題聚焦在「新人復何如」上呢?

一般來說,人總是喜新厭舊的。因為,舊,代表著過去,新,意味著未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來者居上;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這一切,都意味著新將取代舊。所以,舊時代,舊社會,舊習慣,舊傳統;怎麼也不如新世紀,新中國,新氣象,新風尚,來得精神抖擻,來得帶勁。由此可見,新衣新帽,新車新房,新茶新米,新娘新郎;凡是冠以一個「新」字者,包括什麼新生代,新觀念,都是容易討人喜歡的。儘管有時也會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

而《上山采蘼蕪》里的這位「故夫」,因為飽受「新人」的困撓,竟然打出了「新人不如故」這一與時下的觀點相悖的旗幟,持一種「新不如舊」的看法。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顯然很不新潮,很不時尚,很不合時宜,恐怕要遭到新新人類的嘲笑了。

故夫在與前妻的交談中,感嘆道:「新人雖言好,未如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註:姝-美好,手爪-紡織手藝),這是告訴前妻,新人不如故人好,織工手藝也不如故人;這些話,多少給了前妻極度失落的心些許安慰。他還自我檢討地說:「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簡直一點商量的餘地也沒有,連招呼都不打,就把新媳婦從大門領回家,而故人只能從小門離開,太使人傷心了。

於是,前夫除了自責,還感慨莫名地說:「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原來,新人織出來的是縑,質次價廉;故人織出來的是素,質優價高。新人不僅手藝大大地不如故人,就連心靈手巧,勞動效率也大大地不如故人(一匹長為四丈)。還真莫怪這位故夫得出「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的結論。

我想,前夫之所以對前妻如此吐露心聲,絕不簡單是「將縑來比素」這麼簡單的原故。其中,一定有對故人離去的懷念,一定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無比追悔。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南宋大詞人陸遊一首懷念故人唐琬的詞--《釵頭鳳》。一句「一懷愁緒,幾年離索。」,硬是生生地讓原已鬱鬱寡歡的前妻唐琬,傷心過度,憂鬱而亡。

由此可見,「舊不如新」,也不總是放置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固然,新陳代謝,是歷史的總趨勢。但,具體到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某一部分,某一環節,就有可能出現姜還是老的辣,酒還是陳的醇,新人還是不如故人的例外。

這首古老的詩,至少告訴我們;不要輕易放棄己經擁有,而且容易被你忽視的東西。有的時候,一些平時看起來毫不起眼、毫不在意的東西,一但失去後,你才會意識到,你不經意失去的東西,是多麼珍貴而又無法挽回;同時,也至少讓我們懂得一點,實事求是是最重要的。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古人冬天禦寒穿什麼衣服?
請看,從商周至明清中國的冠服的演變歷史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