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海員守護神」之錨的發明

「海員守護神」之錨的發明

「有路莫登舟」、「行船走馬三分險」這都是流傳下來的古話,行船總歸沒有走在大路上有安全感,飄泊在水上誰又知道能遇到什麼問題呢?於是乎,錨顯得至關重要,遇到危險、拋下幾百斤甚至是數噸重的鐵錨,不管是一葉扁舟還是萬噸巨輪都會乖乖剎車,海浪滔天,有了錨船不但能緊急減速,還能旋泊,遇到颱風等險情,更需要錨來增強抗風力。

因此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航海部門將「錨」作為標誌,海軍也喜歡用它裝飾軍徽,人們稱之為「海員的守護神」。單看外形,錨的構造很簡單,但是它的發展歷史卻甚是曲折。

錨被海員視為「守護神」(網路圖)

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國祖先和古埃及人就開始駕著帆槳船隊馳騁於海上,然而遇到礁石,或是需要靠岸該怎麼辦呢?看到岸邊笨重的大石頭,聰明的先人計上心頭,把石頭中間鑿一個孔,之後用纜繩把石頭系住,每當需要停船的時候,水手們就把石頭拋進水中或是扔到岸上,使船減速停泊,這種粗糙版的「石墜兒」就是錨的祖先。

後來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也使用這種錨,在我國將其稱之為「徒」、「碇」、或是「錘舟石」,如今我們也常常把停船叫做「碇泊」或是「下碇」,而起航為「起碇」,古時每每出航,人們都將石制的圓柱體或是正三角形錨擱置在船頭,心裡便踏實不少。

除了石塊,腓尼基人還曾用黎巴嫩雪松制的大木塊做錨,因為木頭本身缺乏質量,他們在外面釘上沉重的錫塊加重,重了自然就能更好地利用其產生的「墜力」減速停船。後來,人們發現,可以對石頭進行改造,使之像海洋生物烏賊那樣擁有「吸附抓著力」,仿照其觸角,在石塊上鑿上2-5個孔,每個孔插上一根木棍,木棍兩頭削得尖尖的露出孔來,這樣石塊沉入海底後,木棍尖端插入泥沙中會產生一個「抓著力」,除去墜力外多了一個拉力,加快了船隻的減速。還有把石塊放在帶著鉤子的籠子里,墜入海底靠著籠子上的鉤子抓住泥沙。

公元前700年壁畫浮雕上的腓尼基船(網路圖)

如今的錨大都是鐵制的,那麼,最早的鐵錨是誰發明的呢?鐵錨的誕生首先歸功於冶金技術的發展,公元前600年,小亞細亞的航海家、哲學家阿拉哈斯製造了一隻鐵制的大彎鉤,阿拉哈斯鍾愛航海,他認為,人分三種:一種是死的, 一種是活的, 一種是飄在海上的。這位航海愛好者發明的鐵錨雖然構造粗糙,實際使用中難以操作,但這卻是史上第一隻,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鐵錨雖然不實用,但是它「利用自身重量和鉤子嚙入水底泥沙而產生的拉力使船隻減速停止」的原理卻為現代錨指明了研製方向。理論指導實踐,18世紀,制錨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

其實利用彎鉤自行去鉤住海底泥沙想法未免過於天真,高估錨的能力了,事實上,那時有個職業叫」固鉤潛水夫「,這是個危險而又高難度的工作,一般由奴隸去做,潛下水把」錨鉤」掛在海底泥沙中。

怎麼去提升彎鉤的自控能力,省去人們潛入水底這一麻煩呢?1821年,英國的霍金斯設計製造出有爪鐵錨,這種錨帶有長長的錨鏈,裝有錨臂,拋出錨後由於的錨臂的存在錨鉤自行朝下鉤住泥沙。

最實用的錨叫「霍爾錨」,是英國船長霍爾在1885年發明的,學名」無橫杆鉸接錨」,外形像個「山」字,所以也稱「山」字錨,此錨一經問世,便被航運界廣泛使用,令其他形形色色的錨失去寵愛,被打入冷宮,這種錨容易拆修,堅固耐用。

霍爾錨(網路圖)

江山代有才人出,1933年,英國人泰勒又發明了一種犁錨並為自己的設計申請了專利。這種外形新穎的錨極大地提升了錨鉤的抓著力,泰勒在錨的底端裝上一個雙犁鏵,抓力是普通錨的兩倍。

——————————————————————————

注釋:

參考文獻:《錨的史話》,徐翔,《中國海事》, 2008-11-08

腓尼基(英語:Phoenicia)是古代地中海東岸的一個地區,其範圍接近於如今的黎巴嫩。腓尼基人是閃米特人的一支,乃猶太人的近鄰。腓尼基人善於航海與經商,在全盛期曾控制了西地中海的貿易。

作者:張連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地上結番茄,地下長土豆?這是真的
雷鋒精神不「朽」,雷鋒紀念館不「休」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