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新技術可靈敏檢測基因編輯是否脫靶

新技術可靈敏檢測基因編輯是否脫靶

基因編輯的「子彈」如果沒有命中目標,就會產生脫靶效應,可能會導致諸如癌症等不良的基因變異。這種風險讓人們對這種新的技術手段望而卻步。近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與國內外研究機構的研究者們合作開發了一種被命名為GOTI的技術,能夠準確、靈敏地檢測到基因編輯方法是否會產生脫靶效應,使基因編輯技術向安全地帶邁進了一步。

此前,人們推出過多種檢測脫靶的方案。但小鼠或者人類個體間基因存在很大差異,基因編輯所產生的脫靶效應會被淹沒在這些差異之中。以往的檢測方法很難從這些差異中分辨出哪些是基因編輯所造成的脫靶,哪些是個體本身的差異,因此無法有效判別基因編輯工具的安全性。

GOTI顛覆了原有的脫靶檢測手段。實驗的精妙之處是利用小鼠胚胎做實驗。在受精卵分裂成兩個時,基因編輯其中的一個,並用紅色熒光蛋白進行標記。編輯之後,讓兩個細胞繼續分裂,等小鼠胚胎髮育到14.5天時,基於紅色熒光蛋白篩選出基因編輯細胞和沒有基因編輯的對照細胞。

由於這兩組細胞基因背景完全一致,且無需基因組體外擴增,避免了遺傳背景的干擾,同時還可以清楚地展現單個鹼基的突變,GOTI因此展現出強大的靈敏性,對數量極少的基因編輯脫靶也可感知。

此外,研究人員使用GOTI技術發現BE3單鹼基編輯會產生大量脫靶突變。這一發現使人們重新審視原本認為「特別安全、幾乎不會有脫靶」的單鹼基突變技術,並為基因編輯工具的安全性評估帶來了突破性的新技術,有望成為新的行業檢測標準。相關研究結果於3月1日發表在《科學》上。

(來源:科技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新方法有望讓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重拾記憶!
巨石陣起源有新說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