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隨手寫了一「丑書」手札《蒙詔帖》,緣何成為「天下第六行書」
對於書法愛好者朋友們來說,柳公權是我們最熟悉的古代書法家之一,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他以楷書聞名於世,後人稱他的楷書為「柳楷」,對於柳公權來說,很少有行草書作品,而《蒙詔帖》就是為數不多的行草書作品,並且是一手札,在很多人眼裡它被視之為「丑書」,正是這所謂的「丑書」,搖身一變變成了「天下第六行書」,是何原因呢?很多人不得其解,一度迷茫,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這手札作品從地獄到了天堂呢?
要了解其原因,就不得不考究其創作的背景,我們知道《蒙詔帖》是一手札作品,既然是手札書寫起來肯定是在一種比較自由環境中,是一種任意揮灑,通過上面的文字內容我們也了解到主要闡述了自己年老體弱,得了一個閑職,為大家辦不了什麼大事情了,請各位同志諒解,諸此等等之類的意思,通過了解背景,當時的柳公權在情感上應該也到達一個極端,將所有的情感統統傾注於筆端,是一種盡情的書寫,一种放縱的書寫,故此該書有一種磅礴之氣。
看著此帖,細細品味,我們會發現,該帖無論是在用筆上還是章法布局上是有其可圈可點之處,比方說,前三個字第一個字相對來說小了一些,接著兩個字碩大,並且筆力縱橫,同時反映出柳公權的血氣方剛的特點,是一種不服老的表現,向別人證明自己還是可以辦大事的,後面的字字可以說是精魄四射,直接殺入紙的感覺,尤其是最後三行是一種筆走龍蛇的狀態,情感已經達到了一種極致,行間布局錯落,可見其情感的起伏變化,牽絲引帶剛柔並濟,字形大小忽大忽小,面目轉換極快,氣勢一瀉千里,一氣貫穿始終,是一種豪氣在盡情地釋放。
縱觀整帖,我們似乎能夠還原那樣一個場景,一個老人在伏案疾書,書後又細細觀之,字或大或小,或柔或剛、或圓或方、或藏或露,線條圓厚飽滿,我想這就是能夠位列「天下第六行書」的原因吧,你說呢?
※草書章法要掌握均衡、行氣、對比、分組和節奏五條要點,乾貨收藏
※《聖教序》點畫收筆主要有藏鋒收筆和帶鉤收筆兩種,你注意到了嗎
TAG:書法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