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和林黛玉,最大的區別在父親,女兒成長重點在父親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紅樓夢》中也深刻體現了這一點。林黛玉和薛寶釵,都屬於慧質蘭心的女子,天賦聰慧,也素有才華和脾氣,可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兩人呈現出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態度。
家庭的影響不是顯性的,而是潛移默化存在在你的內心深處,若非有意識去抵抗,便可能按照既定地路線前行,看得到未來,也看得到盡頭。就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那般,父母什麼樣子,極大可能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高度。
一、林黛玉的慈父
對於林黛玉而言,父母雙全的日子應該是此生最幸福的時光,父親林如海祖上襲過列侯,算鐘鳴鼎食之家。此外,林如海還是那種特別有本事的人,自己科舉成了探花郎,做的是非皇帝親信不能為的專管鹽商的官。
母親賈敏,出身賈府最鼎盛時期,端的是大家閨秀的款,才華容貌樣樣不輸給旁人。那時男兒當自強,女子若出生在一個虎狼之家,怕是連骨頭都被啃得剩不下了,不然且看迎春遇見中山狼,一輩子就這樣悲慘地過去了。
林如海雖然年少成名,祖上顯赫,卻沒有半點紈絝子弟的風氣,也沒有多少官架子。他對林如海很親厚,自稱的時候也是用「弟」,而那時他的社會地位比林如海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此外他幫賈雨村打點官場,事後也從不以此相要挾,反而還說是酬報「訓教之恩」。
可他請林如海來教導黛玉,又不是沒有薪酬,至於恩情不過是自謙的辭彙,可從這件事看得出來,林如海是一個謙謙君子,而且是心地善良之人。而黛玉呢,雖然是女兒,卻深受林如海的喜愛,專門請了一個先生在家裡教她讀書寫字。
黛玉上京,也是他為其計之深遠,畢竟自小寵在手心裡的丫頭,肯定願意讓她陪在自己身邊。至於賈敏,無所出不說,早亡後林如海卻說自己「再無續室之意」,可見感情是真的好。所謂最好的家庭,不過父母相愛,又疼愛孩子,而黛玉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自然養成了心地善良和真誠的品質。
二、薛寶釵的父親
薛寶釵的父親,並沒有出現在書中,因為早在寶釵一家人去賈府中居住的時候,父親已經去世了。至於母親薛姨媽,出身王家,也算是大家族出身的女兒。可惜的是,王家素來不重視對女兒的教育,諸如王熙鳳雖然厲害,卻是大字不識一個。至於王夫人,似乎也不是很有才情的模樣,可見薛姨媽受了很高教育的可能性並不大。
對於薛寶釵的父親,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當日有他父親在日,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這句話的涵義很深。
首先,薛寶釵的父親性格豁達開明,否則不可能讓女兒讀書識字。此外,他的性格估計也比較溫和,否則早就拿大棍棒子錘那個鬥雞斗狗不務正業的薛蟠了。而「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這句話估摸著就是薛父的心裡話了,否則不可能有別人去做這樣的比較。
他在世時,或許就是讓女兒和兒子一起讀書,然後自己來堅持教導。同樣的書,薛寶釵讀出了儒學經典,可薛蟠卻什麼都沒聽進去。
父親的溫和,或許在薛寶釵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大觀園中,薛寶釵不喜跟人鬧矛盾,處處圓滑,也處處體諒。黛玉捻酸吃醋的時候,她也從不見怪。有人說這是圓滑,是心計,卻從沒想過這也是一種涵養。
外圓內方,尊重儒家經典的教義,積極入世,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對於他人的見怪和過錯進行體諒,齊身治國平天下。這是一種處世態度,不能說對錯,只能說個人喜好。
三、優秀的父親,成就優秀的女兒
其實,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天賦這種先天條件我們無法改變,可有一條卻是人為可控的,那便是很多很多的愛。
林如海年僅五十,卻將林黛玉捧在手心裡疼愛,薛寶釵的父親在世,也將女兒捧在手心,從來不在乎男尊女卑,更不認為女兒是賠錢貨,未來是別人家的人。迎春性格懦弱,何嘗不是因為自己的父親並沒有給她那種打心底里的自信,自信自己是值得被疼愛的。
作為書中最優秀的兩個女子,她們兩個的父親也是最優秀的。黛玉十幾歲便能寫出《葬花吟》,這樣的文采,若非林如海自小好好教育,怎樣的天賦也無濟於事。而寶釵對詩奪魁,文采不下於黛玉,卻能韜光養晦,入世而遊刃有餘,何嘗不是一種本事?
父親的品行,很大程度會在女兒的身上反饋。林如海善待私塾先生賈雨村,而黛玉便善待照顧自己的丫頭們,最後相處成了姐妹,紫鵑為了黛玉用話激寶玉,也對她忠心耿耿,沒有二心,絕對不去參與迎娶寶釵的荒唐事。
友情、愛情和親情,黛玉是全部擁有,她本是前世的一株仙草,來凡間也是為了還眼淚來了。前世的緣分,便不在乎此生的圓滿,所以最終她焚稿斷痴情,重新回到天上當她的仙子。而寶釵最終嫁給了寶玉,得了她俗世之中的名分,也獲得了短暫的舉案齊眉的幸福。
※張佩蘭嫁吳佩孚多年,始終是個妾室,最後一封情書打開契機
※民國著名外交家,官越做越小,名聲越來越大,可惜不得善終
TAG:貨二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