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是啥意思?做生意的可以看看

俗語:「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是啥意思?做生意的可以看看

俗語:「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是啥意思?做生意的可以看看

從古至今,在我國,農民的人數總是最多的,除了農民之外,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商人,商人們在做生意的時候總是想要精打細算,用最低的成本,賣最貴的價錢,從而能夠獲得最大的利潤,於是在做生意的時候就要考慮各種各樣因素對自己最終利潤的影響。經過長久的做生意,自然也就從中總結出了一些經驗規律,有了規律,自然做生意的風險就會減少一些。

俗語:「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是啥意思?做生意的可以看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這麼一句話,它出自司馬遷的《史記》,說的就是關於商人做生意,「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字面上來說就是販賣柴火不到百里之外,販賣糧食不到千里之外。短短兩句話,告訴我們買賣貨物不能長途跋涉,尤其是一些利潤比較低的貨物,更不能這樣,因為運輸成本一旦增加,那麼到手的利潤就會減少。

俗語:「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是啥意思?做生意的可以看看

就拿上面的這兩句話做個例子吧。第一個賣的是柴火,柴火之類的東西很重,以前的人們把柴火砍下來,從山上運下來,如果想要賣到遠的地方,必然不能只靠人力來運輸,就需要交通工具。在以前,交通並不是這麼發達,人們運輸用的主要就是馬車,然而為了賣掉柴火,花錢買馬,加上人力長途運輸,這樣做真的划算嗎?恐怕最終可能連本錢都不一定能回來。

俗語:「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是啥意思?做生意的可以看看

再說賣糧食,一般當地的糧食賣在當地是比較划算的,因為糧食的售賣和天氣有關係,一般晴天曬好的糧食賣出去能賣個好價錢,但是一旦遇到陰雨天,糧食就會出現發芽發霉的問題,那就意味著可能賤賣也賣不出去,直接導致賠錢。如果想要賣去遠方,風險就更大了,畢竟天氣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

俗語:「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是啥意思?做生意的可以看看

像柴火和糧食這些薄利的東西,還是不要費力氣折騰到遠處賣了,賣得越遠,成本越高,如果把成本都算上還想獲利的話,估計就會賣出特別高的價錢,但是價錢一旦過高,買賬的人就少了,然後東西直接就會賣不出去。

其實,不光是以前,就算是放在現在,交通發達,物流業也發達便利的情況,依然有些商家不願意把自家的東西賣到特別偏遠的地方。像在網上購物,有很多東西就已經明顯寫著新疆西藏等地不包郵,或者說甚至不往那邊發貨,小編覺得和以前古人賣東西的道理是一樣的。

俗語:「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是啥意思?做生意的可以看看

所以說,不管是幹什麼,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規律多多少少總是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多聽聽老人說的話,明白一些道理,能少走很多彎路,通向成功的路途會走得更順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嬌 的精彩文章:

俗語:「拜三別拜四,拜四定壞事」啥意思?給長輩拜年有啥講究?
人人皆知「英雄難過美人關」,下半句卻少有人知,道出美人的通病

TAG:歷史天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