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的文化人,應具備這四種素養(深度好文)
—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 ◆
來源:且讀文摘 (qdwz818)
關於什麼樣的人是「文化人」,最讓人欣賞的回答,是作家梁曉聲的四句概括: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01
一位叫做「Judy」的空姐,講了一件關於劉詩詩的趣事。因為是空姐,在飛機上服務,Judy常會遇見各種大咖和明星。
但這些大咖和明星都沒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前幾天,她遇見了劉詩詩。
那一天,飛機落地後,Judy去整理頭等艙時,赫然發現:劉詩詩座位上的被子竟然疊得整整齊齊。
Judy一下就被感動了:
「以前頭等艙的客人,都是把被子團成一團,扔在腳底下就走了。
沒想到詩詩竟會疊放整齊,我好感動。」
坐頭等艙的人,一般都是很有身份的人,但是臨走前疊被子的人卻這般少,偶爾有一個,空姐就會感動半天。
02
五一,小蔡陪母親逛街時遇到一位流浪歌手。聽完一曲後,小蔡走過去,隨手把五元零錢扔進了那帽子里。
但接著,母親的舉動讓她大吃一驚。
她走到帽子跟前,慢慢蹲下身子,輕輕將兩個硬幣放進了帽子里,並微笑著向流浪歌手點頭示意。
母親,沒有念過多少書。但這一刻,小蔡覺得,自己實在輸她太多。
對比這件事,讓人想起了白岩松的一句話:
「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非看他的學歷有多高。
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
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
讀很多書,擁有很高的文憑,和有沒有文化,有時完全是兩碼事。
03
吳小閑講過另一個感人的故事。一次,他跟著老總去談業務,午餐時,便在酒店點了一桌菜。
吃飯中途,服務生端上一道特色菜,老總禮貌地說:
「謝謝,我們不需要菜了。」
服務生解釋:
「這道菜是免費贈送的。」
老總依然笑著回答:
「免費的我們也不要了,吃不了,很浪費。」
飯畢,老總將吃剩的菜打了包。
回公司途中,老總將車子開得很慢,好像在打量什麼,吳小閑正納悶時,老總把車停了下來,拿起打包的食物,下車走到一位乞丐跟前,雙手遞了過去。
什麼是文化?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04
在《人民日報》上看過另一個故事。
周末,一華人帶著侄兒去澳大利亞雪梨海域捕魚。每撒下一網,總有收穫。可每次網拉上來後,那華人總要挑揀一番,然後將其中大部分蝦蟹扔回大海。
侄兒不解:
「好不容易打上來,為啥扔回去?」
華人回答:
「符合規定尺寸的魚蝦才可以捕撈。」
侄兒說:
「遠在公海,誰也管不著你呀?」
華人淡淡一笑:
「不是什麼都要別人來提醒、督促的!」
什麼是文化?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無需提醒的自覺。
05
什麼是自由?很多人的理解就是:
自由就是由著自己,無拘無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是這樣想的人,還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美籍華人作家林達寫過一本《歷史深處的憂慮》,這本書呈現了一個事實:
美國既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最不自由的國家。
有一次,他陪朋友遊覽美國大峽谷。朋友拿起可樂罐,就想扔進大峽谷:
「這麼深的峽谷,不幹點什麼多可惜呀!」
林達嚇了一跳,趕緊制止:
「這是違法的。」
世界上最自由的美國,其實處處充滿了不自由:
在大街上拿著打開的酒瓶是違法的;
孩子哭鬧,家長上去就一巴掌,是違法的……
很多中國人不理解,美國為何有如此多約束。其實正是因為這麼多約束,才造就了美國的自由。
哲學家穆勒說:
「約束是自由之母。
個人的自由,須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自由。」
什麼是文化?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06
曾經有一位智者,他教導他的弟子,打碎了玻璃製品,要把碎片裝入垃圾袋,並用筆在上面寫道:
「裡面是玻璃碎片,危險!」
這樣,撿垃圾的人就不會劃傷手指。喝飲料之後的礦泉水瓶子,也倒空擰緊,這樣方便廢品回收者的收集。
你問我什麼是文化?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上廁所的時候,要想到下一個上廁所的人;
扔垃圾的時候,要想到下一個收垃圾的人;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想到下一個人。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只有具備這四點,才能算的上是一個「真正」的文化人。
—《END》—
後台回復以下數字,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1.早讀丨我願這樣老去......
2.帶上自己的陽光,向春天出發!
3.詩詞丨有一種陪伴,不在身邊,卻在心間
4.毛澤東詩詞里的春天,大氣磅礴,鏗鏘有力!
5.董卿:這個時代最高級的炫富,是家庭和睦
6.「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買單」(太精闢了!)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早讀丨似水流年,一年又一年
※2019:你是吉人,自有天相!
TAG:詩詞天地 |